用于安装装配式建筑的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38457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811007199.5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装装配式建筑的支撑系统,包括:立设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作业面的支撑柱;垂直设于所述支撑柱的横向调节件,且所述横向调节件的端部距所述支撑柱的距离可调,通过所述横向调节件连接装配式建筑的竖向构件并将所述竖向构件调节到位;架设于相对的两个支撑柱之上的支撑桁架;以及装设于所述支撑桁架上的多个竖向调节件,所述竖向调节件的支撑高度可调,通过所述竖向调节件承托装配式建筑的横向构件,并通过调节所述的多个竖向调节件的支撑高度以将所述横向构件调节至水平状态。本发明实现了装配式建筑的侧向支撑和竖向支撑一体化,大大减少传统支撑中侧向支撑和竖向支撑的数量,增加了施工作业层的空间,且安装与拆卸均方便。

    预制混凝土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0212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82662.5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柱结构,包括:预制形成的第一预制段,该第一预制段中预埋有若干第一钢筋;预制且置于第一预制段顶部的核心段,该第一钢筋通过贯通孔穿过核心段并部分字核心段的顶部露出,该核心段中预埋有部分向外凸伸且供与横梁固定连接的连接件;预制且置于核心段顶部的第二预制段,该第二预制段中对应第一钢筋预埋有若干第二钢筋,该第一钢筋通过插接孔伸入第二预制段中并与第二钢筋对接连接;以及与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的连接处相连通且开设于第二预制段的注浆孔。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预制混凝土柱施工困难的问题,简化连接工艺,不需要额外搭设临时支撑,提升施工效率,提升混凝土柱的整体稳定性。

    一种现浇混凝土变形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3834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610850489.0

    申请日:2016-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变形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测量系统主要由测距装置、挡板装置和检查尺装置三部分组成。测距装置中包含有激光测距仪、测距盒、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主要功能为发射激光线及调整激光线的反射高度和角度;挡板装置中包含有激光反射板、调节基础和第三调节杆,主要功能为反射测距装置发射的激光线,以及对反射中心的位置调节;检查尺装置中包含有检查尺尺体和尺托,主要功能为检查、校正挡板装置的竖向垂直度和水平垂直度,确保测距装置反射的激光线能够正好打在挡板装置的反射中心,且与挡板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保持垂直,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变形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度。

    大跨度双曲面树影状天花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98124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650989.5

    申请日:2015-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度双曲面树影状天花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根据定位放线确定的位置施工基座;将天花板结构以椭球形的边沿开始进行区域划分;将所述施工区域沿瞬时针进行施工区段划分;从椭球形的天花板结构的边沿向内依次进行单块天花板的拼装,将边沿处的单块天花板支设于所述基座上,其余的单块天花板吊装于结构主体上;以及于拼装好的天花板结构之下吊装装饰构件,所述装饰构件于椭球形的中心向四周辐射安装。从穹顶的边沿向内进行单块天花板的拼装,先安装完成一个施工区域在进行下一个施工区域的安装,每一施工区域安装完成后形成闭合的稳定空间结构,能够减少累计误差以及防止局部荷载集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一种现浇混凝土变形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3834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50489.0

    申请日:2016-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变形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测量系统主要由测距装置、挡板装置和检查尺装置三部分组成。测距装置中包含有激光测距仪、测距盒、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主要功能为发射激光线及调整激光线的反射高度和角度;挡板装置中包含有激光反射板、调节基础和第三调节杆,主要功能为反射测距装置发射的激光线,以及对反射中心的位置调节;检查尺装置中包含有检查尺尺体和尺托,主要功能为检查、校正挡板装置的竖向垂直度和水平垂直度,确保测距装置反射的激光线能够正好打在挡板装置的反射中心,且与挡板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保持垂直,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变形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度。

    混凝土楼板施工缝处干燥收缩约束应变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3010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641654.8

    申请日:2013-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楼板施工缝处干燥收缩约束应变的测量方法,包括步骤:浇筑一混凝土楼板,测定所述混凝土楼板施工缝处的实际干燥收缩应变δ实际干缩;利用与所述混凝土楼板相同的混凝土材料制作混凝土试件,测定所述混凝土试件的自由干燥收缩应变δ自由干缩;计算所述混凝土楼板施工缝处受到下层框架柱或墙约束而产生的干燥收缩约束应变δ约束=δ自由干缩?δ实际干缩。通过测量出混凝土楼板施工缝处实际发生的干燥收缩应变δ实际干缩与同条件下自由变形试件的干燥收缩应变δ自由干缩,计算出混凝土楼板施工缝处受到下层框架柱或墙约束而产生的干燥收缩约束应变δ约束,进而指导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

    一种崖壁逃生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613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1029725.4

    申请日:2015-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1/00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崖壁逃生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待施工的逃生通道划分为多个钢锚梁结构拼接而成,钢锚梁结构包括顶部水平钢锚梁、底部水平钢锚梁及斜撑梁;在崖壁山体上确定顶部水平钢锚梁及底部水平钢锚梁的安装位置;在崖壁山体上钻孔形成对应的安装孔;将顶部水平钢锚梁及底部水平钢锚梁插入对应的安装孔中;安装斜撑梁;对安装孔进行注浆加固,注浆后在安装孔内安装封口钢筋笼,将封口钢筋笼部分外露于安装孔;对外露于安装孔的部分浇筑混凝土;在相邻两个顶部水平钢锚梁之间安装连系钢梁;在顶部水平钢锚梁及连系钢梁的顶部安装踏步结构,将踏步结构所在的平面设为垂直于铅垂面;在踏步结构上铺设逃生通道的面层板。

    大跨度双曲面树影状天花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98124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50989.5

    申请日:2015-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度双曲面树影状天花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根据定位放线确定的位置施工基座;将天花板结构以椭球形的边沿开始进行区域划分;将所述施工区域沿瞬时针进行施工区段划分;从椭球形的天花板结构的边沿向内依次进行单块天花板的拼装,将边沿处的单块天花板支设于所述基座上,其余的单块天花板吊装于结构主体上;以及于拼装好的天花板结构之下吊装装饰构件,所述装饰构件于椭球形的中心向四周辐射安装。从穹顶的边沿向内进行单块天花板的拼装,先安装完成一个施工区域在进行下一个施工区域的安装,每一施工区域安装完成后形成闭合的稳定空间结构,能够减少累计误差以及防止局部荷载集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尾矿渣填区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63435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092254.5

    申请日:2015-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0 E21D11/00 E21D11/10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矿渣填区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包括:根据施工测量放样的加固范围对地面的矿渣填土进行袖阀管注浆加固处理;对地面土方进行边坡、仰坡刷坡至待开挖隧道的标高,在待开挖隧道的洞口位置进行套拱基桩的施工;对边坡和仰坡进行预应力锚索加固,在套拱基桩上进行套拱和大管棚的施工;采用双侧壁上下导洞的开挖方法进行隧道洞身开挖;隧道洞身开挖完成后,对隧道洞身进行初期支护施工和锚喷混凝土施工;对隧道洞身进行防水层施工和二次衬砌施工;在隧道洞身上方进行回填粘土至恢复地面标高。本发明针对尾矿渣填区浅埋暗挖大断面的特点,采用双侧壁上下导洞的开挖方法进行隧道洞身开挖,简化了隧道开挖难度,保证了施工质量。

    混凝土楼面的结构养护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726655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46671.8

    申请日:2013-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楼面的结构养护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1)在楼面板上设有位于监测内部温度T板的第一测量点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在楼面梁上的不同高度层分别设有位于第二测量点、第三测量点以及第四测量点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以及第四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楼面梁的平均温度T梁,(2)计算T板和T梁的温度差△T:△T=T梁-T板;(3)当温度差△T大于预设值时,对楼面结构添加保温层;(4)当温度差△T达到最大值并开始下降时,对楼面进行喷洒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加盖保温层的措施减小楼面板和楼面梁温差以及通过洒水保持混凝土楼面结构的表面湿润,最终达到实时、高效的防止楼面裂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