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76166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94943.2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疲劳损伤本构模型的双开洞梁疲劳性能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据双开洞梁的设计方案分别建立双开洞梁的混凝土模型和钢筋模型;对制备的双开洞梁的试件进行加载试验以得到试验数据;基于试验数据建立混凝土静力本构模型、混凝土疲劳本构模型、钢筋静力本构模型和钢筋疲劳本构模型;设定疲劳破坏准则;对建立的混凝土模型和钢筋模型进行加载模拟试验,并利用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对疲劳后的双开洞梁的性能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模拟计算结果。本发明基于试验的基础,引入混凝土及钢筋的疲劳本构模型,使用有限元软件对开洞梁进行数值模拟,以预测开洞梁的疲劳加载后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65308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87219.8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溶发育区的降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岩溶发育区的三维地质模型;从所述三维地质模型中找出地下水位下降区域,并于所述地下水位下降区域处找出溶洞和/或裂隙所在的位置;对应所述地下水位下降区域处的溶洞和/或裂隙所在的位置处设置降水井,利用所设置的降水井将对应的溶洞和/或裂隙处的岩溶水抽出以实现降水。本发明的降水施工方法通过建立岩溶发育区的三维地质模型能够准确的找出岩溶水的分布位置,从而有针对性的设置降水井,实现对岩溶水的高效降水,提高了降水效率,避免了岩溶水的存在而影响后续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3719031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00014.9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洞梁的补强结构,该开洞梁的内部埋设有钢骨架且该开洞梁的侧部开设有通孔,该补强结构包括:穿设于该钢骨架内且与该钢骨架的长度相匹配的支撑件,该支撑件的侧部对应通孔形成有孔洞;以及固定连接于支撑件且位于孔洞的周围的补强件,浇筑混凝土形成开洞梁后,支撑件和补强件埋设于开洞梁内,以对通孔的位置进行补强。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施工中直接于梁上开洞容易破坏梁的结构,降低梁的承载力的技术问题,通过一种具有孔洞的钢骨架,并与钢骨架的位置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具有通孔开洞梁的补强结构,由于该通孔和梁一体成型,从而提高了开洞梁的补强结构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17480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103227.9
申请日:2014-03-1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23K3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7/04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梁底部阻尼器焊接定位结构及焊接方法,包括钢梁,夹具以及通过所述夹具定位于所述钢梁底部的阻尼器;所述夹具包括吊架和推顶装置,所述吊架包括支撑梁及垂设于所述支撑梁两端的吊臂,所述推顶装置固设于所述支撑梁上,所述吊架通过吊臂吊设于所述钢梁底部,所述推顶装置的顶部推顶所述阻尼器固定于所述钢梁底部。本发明钢梁底部阻尼器焊接定位结构及焊接方法,使得阻尼器与钢梁的焊接可在阻尼墙施工之前进行,将阻尼器与钢梁底部可靠固定,保证阻尼器与钢梁焊接连接时位置准确,焊接质量和安装精度能满足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658334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0885916.X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溶发育区锚索入岩长度的快速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创建岩溶发育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创建锚索模型;利用所创建的锚索模型获取锚索的尺寸信息;将所创建的锚索模型组合在所创建的三维地质模型中,利用三维地质模型中的岩层剪切掉位于岩层内的锚索模型的对应部分,形成剪切后的锚索模型,利用剪切后的锚索模型获取剪切后的锚索的尺寸信息;利用获取的锚索的尺寸信息和剪切后的锚索的尺寸信息计算得到对应的锚索的入岩长度。本发明的计算方法为各方提供一个客观的入岩长度计算标准,解决现有人工经验判断存在误差较大的问题,还省去了报审流程,节省了监理、业主等到现场确认的流程,节省人力及时间成本,能够保障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655644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74394.8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索可变角度定位穿越地下溶洞的模拟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该模拟装置包括试验箱(30)、滑车组件、定位钻进组件、锚索穿越组件、锚索锚固组件和量测组件;试验箱内形成带有地下溶洞(29)的岩土材料(31),定位钻进组件设置在试验箱的旁侧,滑车组件可自由移动式设置在定位钻进组件内;锚索穿越组件的一端与定位钻进组件连接,使锚索穿越组件的另一端通过定位钻进组件钻进至岩土材料内,锚索穿越组件的另一端穿越地下溶洞后通过锚索锚固组件锚固在岩土材料内;量测组件设置在岩土材料内部和顶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通过试验为岩溶区锚索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1903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900014.9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洞梁的补强结构,该开洞梁的内部埋设有钢骨架且该开洞梁的侧部开设有通孔,该补强结构包括:穿设于该钢骨架内且与该钢骨架的长度相匹配的支撑件,该支撑件的侧部对应通孔形成有孔洞;以及固定连接于支撑件且位于孔洞的周围的补强件,浇筑混凝土形成开洞梁后,支撑件和补强件埋设于开洞梁内,以对通孔的位置进行补强。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施工中直接于梁上开洞容易破坏梁的结构,降低梁的承载力的技术问题,通过一种具有孔洞的钢骨架,并与钢骨架的位置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具有通孔开洞梁的补强结构,由于该通孔和梁一体成型,从而提高了开洞梁的补强结构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5276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94939.6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荷载下双开洞梁疲劳性能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据双开洞梁的设计方案制作形成第一试件至第四试件;设定加载方案,包括静力加载、疲劳加载以及破坏加载三个阶段;对所述双开洞梁的洞口处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洞口处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根据采集的试验数据分析对应的试件在试验过程中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变化以及钢筋应变变化;对所建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得到疲劳后双开洞梁剩余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本发明根据采集的试验数据分析得到混凝土疲劳后强度退化规律,然后通过试验数据得到的系数对承载力公式进行修正得到疲劳后双开洞梁的剩余抗剪承载力,能够为后续对开洞梁的研究与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65304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85908.5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穿溶洞处锚索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创建施工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获取锚索的布设方案,将所获取的锚索的布设方案组合在所述三维地质模型中,并找出需穿设所述三维地质模型中的溶洞的锚索;对需穿设溶洞的锚索进行加强处理以提高锚索的锚固力。本发明通过创建三维地质模型而精确的模拟地质中溶洞的位置,将三维地质模型与锚索的布设方案相组合,快速识别遇溶洞的锚索并指导现场施工,能够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提高钻孔施工的成型效率,减少重新钻孔施工的现象,从而确保施工进度,还减少了对地层的扰动,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090556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83669.5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线盾构提前接收的地铁车站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该支撑体系包括第一道支撑结构(1)、第二道支撑结构、第三道支撑结构和临时立柱,第一道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结构主体(11)和吊装口支撑梁(12)和吊装口连接梁(13);盾构接收端处的冠梁、吊装口连接梁和吊装口支撑梁之间形成两个盾构吊装口(14);车站主体结构的中板上预留两个中板盾构吊装口,位于两个盾构吊装口的正下方,在车站主体结构内形成双线盾构吊出通道供双线盾构机吊出车站主体结构。本发明用于双线盾构提前接收的地铁车站支撑体系,在车站主体结构中板施工完成后即可提供盾构接收并出井的条件,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