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8590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0200634.X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楼梯的连接装置、装配式楼梯及其安装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物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梯段板无法同时满足释放顺楼梯方向的斜撑作用和抵抗垂直楼梯方向的地震力的问题。上述连接装置包括螺栓、套设于螺栓上部的弹性灌注件以及与螺栓的上端固定连接的螺母;弹性灌注件的形状为哑铃形。上述连接装置可用于装配式楼梯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947448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810805497.2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28/16 , E04F11/02 , E04F1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楼梯的柔性灌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装配式楼梯及其安装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物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配式楼梯的梯段板两端的灌孔材料强度大、无法产生较大变形的问题。上述材料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阴离子型乳液6~12%、消泡剂0.2~0.4%、胶凝材料30~50%、级配砂40~60%、减水剂0.1~0.2%、凝结时间调节剂0.1~0.2%、防沉降调节剂0.1~0.2%、钢纤维5~10%,余量为水。上述装配式楼梯包括上下交接的多个梯段板,相邻两个梯段板的连接处设有梯梁和牛腿,梯段板的两端通过连接装置与牛腿固定连接;连接装置包括螺栓、套设于螺栓上部的弹性灌注件以及与螺栓上端固定连接的螺母,弹性灌注件的形状为哑铃形,采用上述材料制成。
-
公开(公告)号:CN10894744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05497.2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28/16 , E04F11/02 , E04F1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16 , C04B2111/70 , C04B2201/50 , E04F11/02 , E04F11/022 , E04F2011/0214 , C04B7/02 , C04B7/32 , C04B22/143 , C04B24/26 , C04B2103/50 , C04B24/06 , C04B22/147 , C04B22/10 , C04B24/383 , C04B14/48 , C04B1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楼梯的柔性灌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装配式楼梯及其安装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物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配式楼梯的梯段板两端的灌孔材料强度大、无法产生较大变形的问题。上述材料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阴离子型乳液6~12%、消泡剂0.2~0.4%、胶凝材料30~50%、级配砂40~60%、减水剂0.1~0.2%、凝结时间调节剂0.1~0.2%、防沉降调节剂0.1~0.2%、钢纤维5~10%,余量为水。上述装配式楼梯包括上下交接的多个梯段板,相邻两个梯段板的连接处设有梯梁和牛腿,梯段板的两端通过连接装置与牛腿固定连接;连接装置包括螺栓、套设于螺栓上部的弹性灌注件以及与螺栓上端固定连接的螺母,弹性灌注件的形状为哑铃形,采用上述材料制成。
-
公开(公告)号:CN11824708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05175.9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50/08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风险等级评估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属于建筑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高层建筑风险等级评估面临的评估主观性较强、精细化不足以及缺乏系统性解决方案的问题。本申请基于目标建筑所在地域环境和建筑特征,选取目标建筑的风险源指标,计算目标建筑的风险源指标的权重集;根据目标建筑的风险源指标分别确定目标建筑的各个风险源指标的实际值;将所述目标建筑的风险源指标的实际值输入至组合云模型中,确定所述风险源指标的实际值在不同等级风险下的关联度矩阵;结合所述风险源指标的权重集以及所述关联度矩阵,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出目标建筑的风险评估等级。本申请实现了客观普适性以及精细化风险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24708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05175.9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50/08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风险等级评估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属于建筑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高层建筑风险等级评估面临的评估主观性较强、精细化不足以及缺乏系统性解决方案的问题。本申请基于目标建筑所在地域环境和建筑特征,选取目标建筑的风险源指标,计算目标建筑的风险源指标的权重集;根据目标建筑的风险源指标分别确定目标建筑的各个风险源指标的实际值;将所述目标建筑的风险源指标的实际值输入至组合云模型中,确定所述风险源指标的实际值在不同等级风险下的关联度矩阵;结合所述风险源指标的权重集以及所述关联度矩阵,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出目标建筑的风险评估等级。本申请实现了客观普适性以及精细化风险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08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89305.X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 B64U10/16 , B64U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保温板的加固施工装置,属于建筑外保温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解决现有的外保温板锚钉施工存在的额外工程量大,高空作业风险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施工箱体、固定单元、施工单元和控制单元;固定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部件和伸缩部件,施工单元包括工具组件和保温钉输送组件;工具组件包括钻孔工具和锚钉工具,保温钉输送组件设有输送开关和控位组件;控制单元能够接收远程指令且控制固定单元和施工单元完成外保温板的钻孔和锚钉施工。本发明能够实现外保温板的加固的远程操控,既减少了外保温板加固施工的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又能够降低施工人员高空作业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0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89305.X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 B64U10/16 , B64U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保温板的加固施工装置,属于建筑外保温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解决现有的外保温板锚钉施工存在的额外工程量大,高空作业风险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施工箱体、固定单元、施工单元和控制单元;固定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部件和伸缩部件,施工单元包括工具组件和保温钉输送组件;工具组件包括钻孔工具和锚钉工具,保温钉输送组件设有输送开关和控位组件;控制单元能够接收远程指令且控制固定单元和施工单元完成外保温板的钻孔和锚钉施工。本发明能够实现外保温板的加固的远程操控,既减少了外保温板加固施工的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又能够降低施工人员高空作业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6162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85961.5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一体化装配式免拆模板加固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房屋加固施工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锚筋、预制免拆模板墙板构件和后浇混凝土层,所述锚筋的一端锚入原砌体墙,另一端与后浇混凝土层连接,所述后浇混凝土层填充在预制免拆模板墙板构件内以及预制免拆模板墙板构件与原砌体墙之间的空隙,从而使原砌体墙与预制免拆模板墙板构件和后浇混凝土层组合成新墙体,以约束、支撑及加固原砌体墙。本发明通过现场安装预制免拆模板墙板构件,并浇筑后浇混凝土层后即可约束、支撑及加固原砌体墙,无需现场模板制作,从而减少了现场模板的工序,提高了房屋加固的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735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89303.0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保温板的远程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外保温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解决现有的外保温板锚固施工存在的额外工程量大,高空作业风险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施工箱体、固定单元、施工单元和控制单元;固定单元、施工单元和控制单元安装在施工箱体上;固定单元用于与将施工箱体固定在施工墙面上;控制单元能够接收远程指令且控制固定单元和施工单元完成外保温板的钻孔和锚固施工。本发明能够实现外保温板的加固的远程操控,既减少了外保温板加固施工的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又能够降低施工人员高空作业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20434015U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21919216.9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B5/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底板不出筋的双向受力密拼叠合板,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叠合楼板生产效率低或双向受力性能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二预制底板、两个第一预制底板和连接钢筋,第一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底板均为长方体结构,两个第一预制底板对称位于第二预制底板的两侧,第一预制底板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钢筋槽,第二预制底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第二钢筋槽,第一钢筋槽和第二钢筋槽正对设置,相邻的第一钢筋槽和第二钢筋槽拼接为矩形槽,连接钢筋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底板的顶部,连接钢筋的中部位于矩形槽内。本实用新型的叠合板生产效率高、双向受力性能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