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放射性物质运输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04318966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72757.8

    申请日:2014-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F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放射性物质运输容器,下箱体的内底面安装有屏蔽桶,还包括预埋弯管,预埋弯管贯穿屏蔽桶的桶侧壁,预埋弯管延伸到屏蔽桶内的一端为内端,内端的最低点高于屏蔽桶的桶底壁上端面,预埋弯管延伸到屏蔽桶外的一端为外端,外端的最高点低于屏蔽桶的桶底壁上端面;桶底壁和桶侧壁分为从内到外的内壁、铅夹芯层、外壁,外壁采用低合金钢卷焊而成,铅夹芯层采用填充铅块整体加热而成。本容器能对大尺寸、大吨位、高剂量的放射性物质进行包装运输,适用于核电站主泵水力部件。当水力部件表面最大剂量率为600mSv/h的工况下,经本容器屏蔽后容器表面剂量率小于2mSv/h、距容器表面2m处的剂量率小于0.1mSv/h。

    一种反应堆退役三维辐射场仿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25282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811069321.1

    申请日:2018-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退役三维辐射场仿真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形成各放射性设备准确的源项;步骤2:建立后台数据库;步骤3:建立各放射性设备辐射水平计算的数学模型;步骤4:将数学模型计算的所有放射性设备辐射水平,编制退役环境下的空间辐射场,并将空间辐射水平所形成的辐射场自动写入后台数据库;步骤5:随着退役过程中放射性设备的动态拆除,将已拆除设备的屏蔽效果与辐射水平从后台数据库中去除;步骤6:将数据库中所有网格点的辐射水平利用图形算法,将空间辐射水平可视化;建立反应堆设备的三维空间的辐射场计算方法,建立三维辐射场仿真方法,实现反应堆退役过程中的三维空间的辐射场动态显示。

    人体待积有效剂量的计算方法及模型、系统、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70302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93648.3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人体待积有效剂量的计算方法及模型、系统、存储介质,本发明所述计算方法首次将气溶胶的分级取样及不同粒径气溶胶中放射性核素的分析测量应用于放射性核素致人体待积有效剂量计算中,通过对单位体积气溶胶中不同粒径气溶胶的取样、称量、放射性核素测量,结合气溶胶进入人体呼吸道分布情况,确定放射性核素通过工作人员呼吸道的摄入量,使摄入量的计算值更接近真实值,e(τ)值的选取更准确,从而计算得到的人体待积有效剂量更准确,可正确评价吸入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的健康影响。

    一种生物样中碳-14的制样方法及制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95623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77671.4

    申请日:2018-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 G01N1/42 G01N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样中碳‑14的制样方法及制样设备,该制样方法包括燃烧、凝华、吸收步骤,即将生物样放入生物氧化炉中,将氧化生成的气体依此通过除湿、冷凝二氧化碳为液态或固态相变物的方法进行分离,生物样氧化完成后,将干冰所处的温度环境进行升温,并用吸收液吸收干冰升华所得的二氧化碳气体。所述制样设备可用于所述制样方法实施,该方法与目前流行的NaOH吸收滴定法相比,不需化学试剂以及试剂瓶报废等后续处理,能有效降低分析成本。另外可以同时实现氚和碳‑14测量的生物样品制样工作,所述设备还可用于其他核素的制样。

    一种从含β放射性核素的水中分离K并测量β放射性核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0793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2047.0

    申请日:2023-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含β放射性核素的水中分离K并测量β放射性核素的方法,涉及环境样品中放射性检测技术领域,首先向水中加入硝酸酸化后加入磷酸,然后再进行加热,并调节pH值至碱性,使水中的β放射性核素共沉淀,形成碱式磷酸盐沉淀,即与水中的K分离;然后将碱式磷酸盐沉淀进行过滤,去除滤液,将固体用乙醇均匀铺设在样品盘中,并置于低β计数器中进行测量后计算活度浓度。该方法可使样品水中的锶、钡、稀土和其它人工β放射性核素共沉淀,从而与天然核素40K分离,将得到的沉淀制源后送入低本底α、β测量仪上测量,就可以测出人工β核素的总β放射性,从而快速准确获知核设施运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一种生物样中碳-14的制样方法及制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956232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877671.4

    申请日:2018-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样中碳‑14的制样方法及制样设备,该制样方法包括燃烧、凝华、吸收步骤,即将生物样放入生物氧化炉中,将氧化生成的气体依此通过除湿、冷凝二氧化碳为液态或固态相变物的方法进行分离,生物样氧化完成后,将干冰所处的温度环境进行升温,并用吸收液吸收干冰升华所得的二氧化碳气体。所述制样设备可用于所述制样方法实施,该方法与目前流行的NaOH吸收滴定法相比,不需化学试剂以及试剂瓶报废等后续处理,能有效降低分析成本。另外可以同时实现氚和碳‑14测量的生物样品制样工作,所述设备还可用于其他核素的制样。

    一种反应堆退役三维辐射场仿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2528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069321.1

    申请日:2018-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退役三维辐射场仿真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形成各放射性设备准确的源项;步骤2:建立后台数据库;步骤3:建立各放射性设备辐射水平计算的数学模型;步骤4:将数学模型计算的所有放射性设备辐射水平,编制退役环境下的空间辐射场,并将空间辐射水平所形成的辐射场自动写入后台数据库;步骤5:随着退役过程中放射性设备的动态拆除,将已拆除设备的屏蔽效果与辐射水平从后台数据库中去除;步骤6:将数据库中所有网格点的辐射水平利用图形算法,将空间辐射水平可视化;建立反应堆设备的三维空间的辐射场计算方法,建立三维辐射场仿真方法,实现反应堆退役过程中的三维空间的辐射场动态显示。

    一种用于环境γ剂量率测量的便携式智能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452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49894.X

    申请日:2019-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环境γ剂量率测量的便携式智能装置及测量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第一探测模块、第二探测模块、电源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套管的外壁设置有视频模块、二次仪表和通讯接口,所述第一探测模块与套管底部的距离为5cm,所述第二探测模块与套管底部的距离为100cm;所述二次仪表用于对测量数据、定位数据和拍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存储、显示,并将测量数据、定位数据和拍摄数据以及分析处理结果传递给PC终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环境γ剂量率测量的测量结果不准确、测量效率低的问题。

    人体待积有效剂量的计算方法及模型、系统、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70302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110993648.3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人体待积有效剂量的计算方法及模型、系统、存储介质,本发明所述计算方法首次将气溶胶的分级取样及不同粒径气溶胶中放射性核素的分析测量应用于放射性核素致人体待积有效剂量计算中,通过对单位体积气溶胶中不同粒径气溶胶的取样、称量、放射性核素测量,结合气溶胶进入人体呼吸道分布情况,确定放射性核素通过工作人员呼吸道的摄入量,使摄入量的计算值更接近真实值,e(τ)值的选取更准确,从而计算得到的人体待积有效剂量更准确,可正确评价吸入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的健康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