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共振截面的控制棒尖齿效应处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049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0838415.6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有效共振截面的控制棒尖齿效应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面向二维/一维方法进行建模;确定棒位,对于无控制棒插入或者控制棒完全插入的层,进行二维非均匀堆芯共振计算,得到宏观截面;对于存在控制棒部分插入情况的层Zi,采用基于高精度有效共振截面方法进行计算求解,得到宏观截面;根据宏观截面,对Zi层开展二维堆芯特征线方法输运计算;基于二维输运计算,按照二维/一维框架完成全堆芯数值求解后,对于每一层,分别根据其轴向平均通量开展该层微观燃耗计算,获得该层各燃耗区的轴向平均核子密度;以所得的各层轴向平均核子密度为基础,更新开始的模型,开展下一燃耗步处理,直至完成所有待解燃耗点。

    基于松弛因子的三维中子输运方程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4881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815862.4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松弛因子的三维中子输运方程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核反应堆堆芯设计技术领域,建立三维中子输运方程;将三维中子输运方程转化成一维方程和二维方程;分别对一维方程和二维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反应堆芯特征值和三维中子通量;求解一维方程时,基于一阶差分形式进行通量展开,并引入松弛因子计算三维中子通量将直接三维求解转化为一维和二维分别进行求解,基于松弛因子修正求解一维方程,保证了一维方程求解过程流与通量的匹配,解决了二维和一维计算通量不匹配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三维中子输运方程计算方法的稳定性。

    基于有效共振截面的控制棒尖齿效应处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0499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38415.6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有效共振截面的控制棒尖齿效应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面向二维/一维方法进行建模;确定棒位,对于无控制棒插入或者控制棒完全插入的层,进行二维非均匀堆芯共振计算,得到宏观截面;对于存在控制棒部分插入情况的层Zi,采用基于高精度有效共振截面方法进行计算求解,得到宏观截面;根据宏观截面,对Zi层开展二维堆芯特征线方法输运计算;基于二维输运计算,按照二维/一维框架完成全堆芯数值求解后,对于每一层,分别根据其轴向平均通量开展该层微观燃耗计算,获得该层各燃耗区的轴向平均核子密度;以所得的各层轴向平均核子密度为基础,更新开始的模型,开展下一燃耗步处理,直至完成所有待解燃耗点。

    一种基于多层粗网改进的准三维运输方法及系统、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5581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01270.3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堆芯设计和安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多层粗网改进的准三维运输方法及系统、介质,将所要模拟的压水堆三维堆芯划分若干输运层,在每个输运层中径向划分多个细网;在压水堆每个输运层中再划分若干差分层;在每个差分层中径向划分多个粗网,并在每个粗网上建立粗网有限差分模型;在每个差分层中采用菱形差分假设中子角通量密度线性变化;在每个输运层上建立差分层中心面和交界面的面中子标通量密度修正的新的准三维输运模型。本发明方法可扩展准三维输运计算的轴向高度,减少准三维输运计算的建模层数,节省内存、提高计算效率,可用于压水堆数值反应堆模拟计算及工程应用。

    基于松弛因子的三维中子输运方程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48811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815862.4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松弛因子的三维中子输运方程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核反应堆堆芯设计技术领域,建立三维中子输运方程;将三维中子输运方程转化成一维方程和二维方程;分别对一维方程和二维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反应堆芯特征值和三维中子通量;求解一维方程时,基于一阶差分形式进行通量展开,并引入松弛因子计算三维中子通量将直接三维求解转化为一维和二维分别进行求解,基于松弛因子修正求解一维方程,保证了一维方程求解过程流与通量的匹配,解决了二维和一维计算通量不匹配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三维中子输运方程计算方法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