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468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25846.7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设施贮存库余热导出通风方法,包括:将室外的新风以非能动输送方式送入到贮存库内换热,并将贮存库内的空气以非能动输送方式排出贮存库;和/或,将室外的新风以能动输送方式送入到贮存库内换热,并将贮存库内的空气以非能动输送方式排出贮存库;和/或,将室外的新风以能动输送方式或非能动输送方式送入到贮存库内换热,并将贮存库内的空气以能动输送方式排出贮存库。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核设施贮存库余热导出通风系统,以及所述核设施贮存库余热导出通风系统的核设施贮存库。本发明能够在各种工况下安全导出贮存库余热,同时,可减少运行能耗,降低设备投资成本,减少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65384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91881.0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气体输送方法及输送装置,属于气体输送的技术领域,所述输送方法为:利用洁净气体在输气管道内形成贴合在输气管道内壁上的环形的保护气幕,在所述保护气幕内侧输送放射性气体,能够通过保护气幕阻止放射性气体与输气管道的内壁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对输气管道的污染和腐蚀,当输气管道退役时也无需进行复杂繁琐的去污,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2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04427.4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家正 , 李园园 , 汪朝晖 , 樊开霄 , 杜文伟 , 王寅 , 李超 , 陈萌 , 侯京婧 , 张冰芝 , 李昂 , 杨少东 , 赵洲 , 车大禹 , 郑雨兰 , 付郁璋 , 李红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设施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放射性气体处理装置、核设施通风系统及核设施泄压方法,放射性气体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和隔板,箱体内设有吸收介质,箱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隔板设置在箱体内,隔板一端与箱体内顶壁连接,另一端位于吸收介质中,且与箱体内底壁留有间隙,本发明当高放射性区域内超压时,含有放射性气溶胶等尘粒的高温烟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到吸收介质中,烟气中的气溶胶等尘粒通过与吸收介质中的液滴惯性碰撞与截获,使其被截留在吸收介质中,可有效去除泄压气体中的气溶胶等尘粒,达到净化除尘的目的,同时高温烟气在通过吸收介质时温度也将有所下降,有效的避免了高放射性物质大量向低污染区的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648136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39192.2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相变储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储热模块和供热模块,供热模块连接储热模块,对储热模块进行加热,储热模块包括第一腔体和位于第一腔体内底部的多孔体,多孔体本体形成第一换热区域,多孔体上部形成位于第一腔体的第二换热区域,多孔体本体内填充相变材料,在加热状态下,相变材料在第一换热区域以热传导方式与多孔体进行热量交换,避免相变材料在第一腔体底部沉积,经过热量交换后的相变材料由第一换热区域进入第二换热区域。本发明将相变材料与热管物理隔离,避免了热管腐蚀泄露;同时通过在储热模块底部设置多孔体,降低相变材料侧传热热阻,提高储热装置整体的传热性能,避免相变材料在腔体内沉积。
-
公开(公告)号:CN1191640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94714.5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F8/108 , F24F6/02 , F24F13/30 , F24F13/22 , F24F11/33 , F24F11/74 , F24F11/89 , F24F1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风沙寒冷放射性区域的新风系统,包括:除沙过滤器、输入风道、新风机组、输出风道,除沙过滤器通过输入风道与新风机组连接,新风机组与输出风道连接,其中,新风机组包括:预过滤器,与输入风道连接;喷淋加湿器,与预过滤器连接,喷淋加湿器用于进行喷淋除尘加湿;亚高效过滤器,与喷淋加湿器连接,亚高效过滤器用于进行二次过滤;风机组,风机组入口与亚高效过滤器连接,风机组出口与输出风道连接,风机组用于将空气输送到输出风道;壳体,预过滤器、喷淋加湿器、亚高效过滤器、风机组均设置于壳体内。本系统大幅度降低初投资与建造周期,提高设计效率,应对变风量系统时可方便快捷地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404857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49830.4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厂房负压梯度的分析方法,包括:建立厂房通风系统的三维几何模型;将厂房通风系统的三维几何模型导入FLUENT软件,并对设计风量下厂房通风系统的各房间负压值进行模拟计算;分别判断各房间的负压值与相应的各规范要求值之间的大小,并根据判断结果调整相应房间的送风量并再次进行模拟计算,直至负压值趋近于相应的各规范要求值,以得到满足规范要求的厂房负压梯度。进一步地,还提供一种送风风机的选型方法、通风系统的调节方法、负压梯度的分析装置,以及通风系统的调节系统。该厂房负压梯度的分析方法,能获取满足规范要求的且与实际工况一致的厂房负压梯度,从而提高设计准确性,避免后处理厂工作人员接触放射性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7584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94219.3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气载污染量评估方法、装置和核设施分区方法,该评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存储桶的几何参数、所述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特性和所述核设施的通风参数;基于所述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特性,得到所述放射性物质的空气导出浓度;基于所述放射性物质的空气导出浓度和所述存储桶的几何参数、以及所述核设施的通风参数,确定所述核设施正常工况下的第一气载污染量和异常工况下的第二气载污染量;基于所述第一气载污染量、第二气载污染量以及所述放射性物质的空气导出浓度,确定所述核设施正常工况下的第一气载污染水平和异常工况下的第二气载污染水平。由此可以准确计算得到核设施的气载污染物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2990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89909.4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核设施防排烟方法,在发生火灾时,先判断火灾发生的区域,若火灾发生在放射性核设施除无污染区外的其他区域时:向第一疏散通道内通入气流,从而维持第一疏散通道相对于走廊以及第一过渡区的正压;排出走廊内气体,同时向走廊内通入气流,从而将走廊内负压维持于设定范围。本发明的放射性核设施防排烟方法步骤简单,执行流程可靠合理,既能够满足防排烟需求,又有效避免放射性气氛泄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放射性核设施防排烟系统以及一种放射性核设施。
-
公开(公告)号:CN1182087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05443.2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处理厂高放射性区域的通风系统,包括排风过滤器子系统,通风系统使得多个房间内的排风均经过排风过滤器子系统的过滤流向排风机房,排风过滤器子系统包括穿地阀、带屏蔽过滤器和第一密闭阀,房间的排风口连通至穿地阀,穿地阀与带屏蔽过滤器的入口连通,带屏蔽过滤器的出口连通至第一密闭阀,第一密闭阀通过通风管道连通至排风机房;穿地阀包括阀体部分和操作部分,阀体部分设置于通风管道上,操作部分控制阀体部分,穿地阀穿过地面以使得阀体部分和操作部分隔离在不同的空间内。本发明的通风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放射性区域的通风净化问题,满足辐射安全标准,以保证放射性场所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010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83159.8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验台架及过滤器过滤效果的测试方法,用于实现在同一试验台架中满足不同形式过滤器的测试需求,降低试验台架的建设成本。该试验台架包括环形管路(2)、循环风机(1)、过滤器固定装置和测试组件。过滤器固定装置包括地坑式过滤器固定装置(7)和方形过滤器固定装置(6),地坑式过滤器固定装置(7)用于固定地坑式过滤器,方形过滤器固定装置(6)用于固定方形过滤器;环形管路(2)依次连通地坑式过滤器和方形过滤器。测试组件设置在环形管路(2)上,用于测试环形管路(2)内的气体的参数,以得到地坑式过滤器和方形过滤器对流过的气体的过滤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