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81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18955.6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口径三通及其制造工艺,包括安装模块和变径模块,安装模块包括模块本体和三个连通口,模块本体具有连通腔,三个连通口伸出模块本体设置,并通过连接腔相互连通;变径模块为管状结构,包括内径不同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连通,第一管体的外径与连通口的内径相适配,适于嵌套连通口,并与连通口内壁抵接,从而调整连通口的内径。变径模块还包括与第一管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定位结构,具有第一定位结构与连通口抵接的安装状态。第一定位结构用于确保变径模块在连通口上安装到位,以及起到结构加强的效果,提高了变径模块的整体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三通的整体承压上限,以满足核电站管路的压力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08585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76801.5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F24D12/02 , F24D11/00 , F24D18/00 , F24D19/10 , A01G9/24 , F03G6/06 , F01D15/08 , G21D9/00 , F24D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能和太阳能的热电联产系统及供暖网,该系统包括:核能供热装置,与热力站换热装置连接,核能供热装置通过将核能转换为热能进行供热;太阳能供热装置,与热力站换热装置连接,太阳能供热装置通过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进行供热;热力站换热装置,核能供热装置、太阳能供热装置配合与热力站换热装置换热,热力站换热装置用于为用户端供热。本发明中的基于核能和太阳能的热电联产系统及供暖网,将核能与太阳能进行热电联产并结合储能,避免了传统利用化石燃料取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太阳能与核能互为补充,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了核能与太阳能的综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9362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39089.6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冷微堆直管式主管道,用于连接反应堆系统和发电系统,所述主管道包括外层管道、内层管道,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之间通过环向均匀布置的若干个支撑件固定。本发明的直管式主管道采用内、外双层管的设计方案,并采用隔热和热补偿等关键技术,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布置空间,同时兼顾了保温隔热的效果以保证系统功能。本发明为气冷微堆主管道提供了一种布置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89362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439089.6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冷微堆直管式主管道,用于连接反应堆系统和发电系统,所述主管道包括外层管道、内层管道,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之间通过环向均匀布置的若干个支撑件固定。本发明的直管式主管道采用内、外双层管的设计方案,并采用隔热和热补偿等关键技术,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布置空间,同时兼顾了保温隔热的效果以保证系统功能。本发明为气冷微堆主管道提供了一种布置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5439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20244.1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四川汇通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机组动态管夹试验工装、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工装包括:连接结构和管道模拟体,管道模拟体与动态管夹的管箍卡接且与竖向施力设备相连,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连接盘、连接销和两块挡板,连接板可调节地安装在试验台上,两块挡板平行设置且均竖向固定于连接板上,连接销固定于两块挡板之间,连接盘上开设有第一和第二销孔,其通过第一销孔穿设于连接销上,连接盘能够从竖直状态偏转至第一和第二销孔的中心连线,与施力设备的施力方向呈设定角度,以使安装在试验台不同位置的连接结构能够和动态管夹通过第二销孔和动态管夹的固定销固连。本发明能够模拟动态管夹正常运行或在运行时因管道晃动产生偏转和摆动时的受力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40374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14308.X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冷微堆弯管式主管道及具有其的气冷微堆发电系统。气冷微堆弯管式主管道,包括:内层管道,为弯管形式,内层管道至少具有一个折弯,内层管道两端开口的轴线之间不共线;外层管道,套设在内层管道外部,外层管道沿内层管道延伸;辐照屏蔽组件,安装在外层管道的外壁上,辐照屏蔽组件正对内层管道与气冷微堆本体的连接口设置。内层管道设置有折弯,使内层管道两端开口的轴线之间不共线,同时在外层管道上设置辐照屏蔽组件,使得核辐射被阻隔在内层管道,能够极大地降低从气冷微堆本体中传输到发电子系统内的核辐射剂量。使得发电子系统内部的设备无需具备抗辐射能力,能够大大降低发电子系统的建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15528.2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电厂内部水淹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布置方法和系统。该水淹分析方法根据核电厂内的重要设备分布情况,选取水淹源,并确定水淹源信息。根据所述水淹源信息,将所述水淹源离散模拟为多个运动粒子。获取核电厂的三维模型,并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前处理,以生成水淹分区边界条件。设定求解器控制参数。根据水淹源信息、水淹分区边界条件和求解器控制参数,对核电厂进行运动粒子的水淹模拟计算,以得出所述核电厂内部的水淹积累高度。该水淹分析方法能够利用核电站已有三维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计算出事故条件下核电厂内部水淹漫延情况和水淹积累高度,且计算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398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62137.5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估算核能海水淡化装置淡化水放射性浓度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核能热法海水淡化装置的工艺流程,梳理介质的流动方向及放射性物质迁移方向,然后根据中间回路流体中放射性物质进入及去除的途径,建立中间回路流体的核素平衡方程,进而得到中间回路水的放射性浓度计算模型及闪蒸罐闪蒸蒸汽的放射性浓度计算模型,然后根据MED装置的工艺方案,对每一效换热器产生的蒸汽及冷凝水建立放射性浓度计算模型,接着计算MED每一效换热器产生的蒸汽及冷凝水的放射性水平,最后评估淡化水能否满足放射性控制指标。该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出淡化水放射性活度浓度,为核能热法海水淡化装置安全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06689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77948.6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F24D18/00 , F24D3/18 , F24D11/00 , F25B29/00 , F01K17/02 , F28B9/06 , F24F5/00 , F24D101/10 , F24D1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核能结合热泵的冷热联供方法,包括:在供暖季的用电低谷时段,利用核电厂中的汽轮机抽汽,换热制得高温供暖介质进行供暖;在供冷季的用电低谷时段,利用核电厂谷电,通过热泵机组制得低温供冷介质进行供冷。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基于核能结合热泵的冷热联供系统。本发明可充分利用核能,实现供暖和供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4895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77854.9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C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核能的道路除雪系统,包括第一除雪单元和/或第二除雪单元,第一除雪单元包括相变蓄热装置、第一融雪管道,相变蓄热装置与核电厂中的温排水系统相连,相变蓄热装置内设有相变材料,第一融雪管道与相变蓄热装置相连,并铺设在道路下,第一融雪管道内流通有除雪介质,在除雪工况下,第一融雪管道中的除雪介质流经相变蓄热装置并与相变材料换热,吸收相变材料的热量后返回;第二除雪单元包括第二融雪管道,第二融雪管道与核能供暖管网相连,并铺设在道路下,用于通入核能供暖管网中的供暖介质进行除雪。本发明除雪效率高,节能环保,不会对道路造成破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