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埋管线敷设装置、使用方法和阀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7585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30852.8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暗埋管线敷设装置、使用方法和阀门系统,该暗埋管线敷设装置包括:套管和出地单元。套管埋设于建筑结构构件内,并位于待控制的阀门和控制单元之间。套管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靠近于阀门,套管的第一端部的管口与建筑结构构件的表面齐平。第二端部靠近于控制单元,第二端部伸出建筑结构构件,以使得第二端部的管口高于建筑结构构件的表面。出地单元包括盒体,盒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盒壁和第二盒壁,第一盒壁开设有敞口,第二盒壁上开设有连通口,第一盒壁贴合于建筑结构构件的表面,敞口正对套管的第一端部的管口,并与第一端部的管口连通。本装置能够满足暗埋管线端部的防水需求,又能方便对阀门进行检修。

    放射性废液蒸发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592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245294.X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放射性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放射性废液蒸发器。其中,放射性废液蒸发器包括反应釜、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第一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通道、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第一换热通道分别绕反应釜下封头和反应釜釜体的外表面环形设置;第二换热装置包括第二换热通道、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分别与第二换热通道连通,第二换热通道设于反应釜釜体内部适于与放射性废液接触,第二入口与第二出口均设于反应釜外部,本发明通过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对放射性废液进行加热,有效提高放射性废液蒸发器的蒸发能力,避免反应釜内的放射性废液出现暴沸现象,保证蒸发二次蒸汽冷凝液放射性达标。

    一种射线透射谱和荧光谱的混合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4803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0451410.1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射线透射谱和荧光谱的混合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仪器分析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目标样品、系列混合标准样品、空白标准样品对应的透射谱和荧光谱;对系列混合标准样品和空白标准样品的透射谱进行分析,得到第一线性拟合关系中的拟合系数;对待测目标样品和空白标准样品的透射谱进行分析,并基于所述第一线性拟合关系,计算待测目标样品中N组分的浓度值;对系列混合标准样品、待测目标样品的荧光谱进行分析,获取待测目标样品中M组分的浓度值。其中,在透射谱分析中计算累积透射率。该方法得到的目标组分浓度值的测量结果准确、精密度高,且计算过程简单。

    主控室大屏幕画面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521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03798.9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控室大屏幕画面的显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S1.获取任一工况下的一组监控画面;S2.将大屏幕划分为多个显示子区域,并将所述一组监控画面布设到大屏幕的各显示子区域中,以在大屏幕上形成一组显示画面;S3.获取大屏幕上的所述一组显示画面中的最小显示单元;S4.调整最小显示单元在大屏幕上的显示大小,以确定出满足作业人员的最佳作业视觉需求的目标最小显示单元。本申请,可以确定出满足作业人员的最佳作业视觉需求的大屏幕中的目标最小显示单元,使得在大屏幕画面显示过程中,便于作业人员清楚查看大屏幕中的各显示画面,提高主控室中作业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

    混合澄清槽及乏燃料后处理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21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57327.0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后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澄清槽及乏燃料后处理系统,本发明的混合澄清槽包括槽本体和搅拌机构。其中,槽本体包括至少一级混合澄清槽体,每级所混合澄清槽体包括混合室、澄清室和分离室,搅拌机构设于混合室内;搅拌机构的搅拌叶片包括柔性叶片。此结构的混合澄清槽,搅拌叶片包括柔性叶片,柔性叶片在搅拌有机相和水相过程中可以吸收部分能量,减少水相和有机相之间的摩擦,减少两相混合过程中产生的乳化现象,从而减少界面污物的产生,进而减少清理界面污物的频率和次数;混合澄清槽界面污物产生量降低,混合澄清槽运行问题减少,从而提高混合澄清槽运行状态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