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131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35643.9

    申请日:2023-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部的换热器,冷却液箱以及设置在冷却液箱中的集汽装置,换热器与冷却液箱中的介质连通,换热器中的介质吸收安全壳的热量,通过集汽装置排入冷却液箱,冷却液箱中的介质返回至换热器。集汽装置包括对应不同冷却液箱液位高度的排汽阀组件,排汽阀组件设置为当液位高度降低时,排汽阀组件在自身受力作用下自动开启,至少部分进入集汽装置中的介质通过排汽阀组件进入冷却液箱。本申请提出的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避免了由于液位降低导致排热能力下降的问题,提高了系统驱动力和换热能力;并且能够消除汽锤振动、两相流动激振和流动停滞等风险。

    安全壳大空间冷热源联合布置消氢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1241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615331.5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壳大空间冷热源联合布置消氢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位于安全壳内蒸汽发生器外侧的蒸汽发生器隔间以及稳压器外侧的稳压器隔间,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以及稳压器隔间的上侧设置有出气口,下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以及稳压器隔间上侧的出气口内设置有氢气复合器,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上侧的安全壳的安全壳壁面上设置有换热器,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与所述安全壳壁面之间形成气体流道,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下侧的进气口内设置有冷源,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与所述稳压器隔间之间形成有稳压器隔间进气口。所述系统能够提高安全壳的气体循环能力,促进氢气的稀释消散,防止氢气燃爆危害安全壳完整性。

    一种具备阻火功能的事故自启动氢气消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034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33496.5

    申请日:2024-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阻火功能的事故自启动氢气消除装置,涉及核电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氢气复合器未工作时其内部氢气催化剂会被有害气体污染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氢气复合器壳体、若干阻火网、催化装置,若干阻火网分为两组,并分别平行设置于氢气复合器壳体入口和出口,两组阻火网中间设置有催化装置;阻火网包括滤网和聚乙烯醇膜,聚乙烯醇膜设置于滤网上对氢气复合器壳体内部进行密封;催化装置和滤网上负载有氢气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在阻火网上设置聚乙烯醇膜来对氢气复合器的出入口进行封闭,保证氢气催化剂不受污染,而当发生事故时聚乙烯醇膜迅速溶解使氢气复合器启动氢气消除功能。

    降低核电厂氢气风险的多隔间连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24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74623.0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核电厂氢气风险的多隔间连通装置,涉及核电站安全系统配置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位于核电厂安全壳中下部的卸压箱,所述卸压箱的外侧设置有卸压箱隔间,所述泄压箱隔间的上侧形成有稳压器隔间,所述稳压器隔间内设置有稳压器,通过在相应的隔间上设置不同的隔板,并在相应隔间的隔板上布置不同的连通口,使其形成事故后氢气扩散至安全壳大空间的主要通道,并针对性的布置PCS内置换热器以及若干个氢气复合器,使氢气在卸压箱隔间与环廊之间形成循环流动。所述装置能够避免氢气在卸压箱隔间聚集,防止局部氢气爆炸导致安全壳失效,提高核电厂安全性。

    具有多驱动源的安全壳气体循环消氢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591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15395.5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驱动源的安全壳气体循环消氢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位于安全壳内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外侧设置有压力容器隔间,所述压力容器隔间的左侧设置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外侧设置有蒸汽发生器隔间,所述压力容器隔间的右侧设置有稳压器,所述稳压器的外侧设置有稳压器隔间,所述蒸汽发生器隔间以及稳压器隔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安注箱,反应堆压力容器通过两根注水管线分别与所述安注箱连接,蒸汽发生器隔间上侧的安全壳上以及所述稳压器隔间上侧的安全壳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换热器,换热器之间设置有一个周向喷淋装置。所述装置能够防止氢气浓度过大产生燃爆现象,确保事故条件下安全壳完整性。

    一种自驱动抽气式非能动安全壳排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3539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244973.X

    申请日:2021-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驱动抽气式非能动安全壳排热系统,低压水池布置于双层混凝土安全壳环形夹层中下部。自驱动抽气结构布置在安全壳内置换热器附近。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入口管线一端连通安全壳外置换热水箱底部出口管线,另一端伸入安全壳内部并连通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入口联箱,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出口管线一端连通安全壳外置换热水箱底部入口管线,另一端伸入安全壳内部并连通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出口联箱,形成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本发明在安全壳内发生破口事故时可高效带走安全壳内部热量,其利用自驱动抽气结构,可在事故过程中不断抽走安全壳内置换热器附近的高浓度空气,增强安全壳内置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实现高效传热。

    一种自驱动引流式安全壳内置高效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303539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246387.9

    申请日:2021-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驱动引流式安全壳内置高效换热器,安全壳内置换热器采用螺旋管强化换热管,并在四周设置多个聚流板。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入口管线一端连通安全壳外置换热水箱底部出口管线,另一端伸入安全壳内部并连通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入口联箱,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出口管线一端连通安全壳外置换热水箱底部入口管线,另一端伸入安全壳内部并连通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出口联箱,形成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本发明在安全壳内发生破口事故时可高效的带走安全壳内部热量,其利用多个聚流板拼接形成的漏斗形结构可增大非能动空气自然循环,实现高效传热,并且可抑制氢气燃爆对安全壳及换热器带来的潜在危害,为安全壳的完整性提供保障。

    一种用于研究安全壳隔间内多组分气体输运行为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1222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86701.4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研究安全壳隔间内多组分气体输运行为的试验装置,包括安全壳模拟体、多组分气体供应系统、隔间模拟体以及数据采集系统。多组分气体供应系统包括氦气、空气、蒸汽和二氧化碳等多个供气单元,用于模拟不同事故背景的气体释放,可实时切换气体喷放位置、流量与持续时间;隔间模拟体的隔间之间设置模块化的联通口可用于模拟及优化隔间内多组分气体的迁移路径;数据采集系统的气体浓度采样单元用于实时获取不同隔间内的局部浓度变化;采用风速仪测速装置和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结合使用的方法对局部流场进行测量,可获取联通隔间之间、隔间与外部自由空间的气体置换情况;温度和压力采集单元用于接收隔间内温度和压力等热工参数信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