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9104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832363.0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Q2565/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用于检测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的核酸试纸条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特异引物组,由引物PSPL-BF、引物PSPL-MBF、引物PSPL-DF、引物PSPL-CPR和引物PSPL-BR组成,上述各个引物依次如序列表的序列1至5所示。所述特异引物组的用途为鉴定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或检测待测植物样本中是否含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本发明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等优点,能满足口岸和田间检测的基本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222308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95317.5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核酸试纸条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特异引物组,由引物CGMMV-BF、引物CGMMV-MBF、引物CGMMV-DF、引物CGMMV-CPR和引物CGMMV-BR组成,上述各个引物依次如序列表的序列1至5所示。所述特异引物组的用途为鉴定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或检测待测植物样本中是否含有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本发明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方便,检测效率高等优点,能满足口岸和田间检测的基本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222308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610895317.5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Q1/70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核酸试纸条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特异引物组,由引物CGMMV‑BF、引物CGMMV‑MBF、引物CGMMV‑DF、引物CGMMV‑CPR和引物CGMMV‑BR组成,上述各个引物依次如序列表的序列1至5所示。所述特异引物组的用途为鉴定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或检测待测植物样本中是否含有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本发明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方便,检测效率高等优点,能满足口岸和田间检测的基本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19104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610832363.0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N15/11 ,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Q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用于检测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的核酸试纸条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特异引物组,由引物PSPL‑BF、引物PSPL‑MBF、引物PSPL‑DF、引物PSPL‑CPR和引物PSPL‑BR组成,上述各个引物依次如序列表的序列1至5所示。所述特异引物组的用途为鉴定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或检测待测植物样本中是否含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本发明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等优点,能满足口岸和田间检测的基本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758005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109529.8
申请日:2012-04-13
Applicant: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瓜类果斑病菌的引物及其检测方法,其核苷酸序列为:ACLF3:5’-GGCTAACTACGTGCCAGC-3’ACLB3:5’-ACGCATTTCACTGCTACA-3’ACLBIP:5’-CAGATGTGAAATCCCCGGGCTCTGCCGTACTCCAGCGAT-3’ACDF5b1:5’-GCAAGCGTTAATCGGAATTACT-3’ACDF5f2:5’-CAACCTGGGAACTGCATTTGT-3’其中引物ACDF5b15端生物素标记,引物ACDF5f2的5端FITC标记。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检测瓜类果斑病菌的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以样品总DNA或菌液为模板,利用上述引物进行恒温扩增,反应结束后利用封闭式的胶体金标记DNA检测装置即可直接进行结果判定。本发明特异性好,准确性高,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为进出口安全提供了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1899501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010108381.7
申请日:2010-02-10
Applicant: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 ,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品过敏原甲壳类基因的恒温扩增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该试剂盒,包括:DNA裂解液和恒温扩增反应液;所述恒温扩增反应液包括正向外围引物、反向外围引物、两条探针、一条交叉扩增引物、1×Thermol buffer、MgSO4、dNTPs、Bst DNA聚合酶和无菌双蒸水;本发明还提供用所述试剂盒检测食品过敏原甲壳类基因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用DNA裂解液从待检测的标本中提取DNA;进行扩增反应;检测。该检测方法准确、灵敏,能够快速地检测食品过敏原甲壳类基因,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899501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108381.7
申请日:2010-02-10
Applicant: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 ,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品过敏原甲壳类基因的恒温扩增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该试剂盒,包括:DNA裂解液和恒温扩增反应液;所述恒温扩增反应液包括正向外围引物、反向外围引物、两条探针、一条交叉扩增引物、1×Thermol buffer、MgSO4、dNTPs、Bst DNA聚合酶和无菌双蒸水;本发明还提供用所述试剂盒检测食品过敏原甲壳类基因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用DNA裂解液从待检测的标本中提取DNA;进行扩增反应;检测。该检测方法准确、灵敏,能够快速地检测食品过敏原甲壳类基因,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940942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01417.8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酸检测温度控制模块及检测设备,其中核酸检测温度控制模块包括温度控制器、核酸检测工位、温控结构和散热结构,所述温控结构包括第一导热组件、第二导热组件和第三制冷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导热组件、所述第二导热组件和所述第三制冷加热组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核酸检测工位的外侧,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核酸检测工位下方的散热风机,所述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热组件、所述第二导热组件、所述第三制冷加热组件和所述散热风机电连接。本发明核酸检测温度控制模块减少了人工的温度控制难度和步骤,且核酸检测过程完全在核酸检测工位中进行,减少了样品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具有检测高效、温度可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17707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1394888.8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变重组逆转录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突变位点为:将野生型逆转录酶M‑MLV的第67位氨基酸从S突变为T,第303位氨基酸从F突变为R,第312位氨基酸从L突变为S,第432位氨基酸从L突变为G,第479位氨基酸从N突变为F,第524位氨基酸从D突变为Q。该酶是通过人工合成表达载体,利用优选的宿主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经改造后的一种重组突变型逆转录酶的活性温度为37‑65℃,逆转录效率是野生型逆转录酶的41.9倍,对常见干扰物的耐受能力明显提高。其性能明显优于野生型M‑MLV,并在与市场化M‑MLV的性能比较中显示出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81770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95841.3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DNA聚合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基于野生型DNA聚合酶I进行定点突变,通过逐步筛选,最终获得扩增效率较高的突变型DNA聚合酶。本发明的重组DNA聚合酶的方法是将含突变型DNA聚合酶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得到重组DNA聚合酶。通过该技术获得的重组DNA聚合酶相较于现有聚合酶在适用温度、扩增效率、DNA结合能力以及对干扰物的耐受能力均体现明显优势,并可应用于恒温扩增方法中检测核酸,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