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海参精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0029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46937.8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海参精养装置,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外架体上端用于悬挂,网衣围护于外架体的外周,且网衣内空间用于放置海参,外架体下端面开设有排污孔,排污袖网一端固定在排污孔处,排污袖网另一端固定有沉子,沉子与一牵引绳的一端连接,牵引绳的另一端向外架体上远离排污孔的方向延伸,沉子能够带动排污袖网经排污孔向下伸出网衣,牵引绳能够带动排污袖网向上收回于网衣内,投饵机构的下端伸入外架体内,且投饵机构的上端向远离外架体的方向延伸,投饵机构的上端能够伸出水面,且投饵机构用于向网衣内投放饵料,排污袖网用于残饵和海参粪便的排出。本发明能够满足吊养模式下饵料的高效利用,投饵操作方便,且具有高效排污功能。

    一种莱氏拟乌贼冰鲜饵料转化及活饵投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130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0582816.5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莱氏拟乌贼冰鲜饵料转化及活饵投喂的方法,本发明在苗种培育前期,通过降低水位,缩小莱氏拟乌贼和池底的距离,以及投喂配合饲料增加糠虾和鱼苗因摄食饵料时的活动频率,驯化莱氏拟乌贼摄食底部活饵。本发明采用冷麻醉的方法将活饵麻醉,莱氏拟乌贼摄食后,鱼苗在口中挣扎,让乌贼感受到摄食的是活饵,而不吐出,同时麻醉复苏后的活饵还可在池底存活,然后被乌贼摄食,从而通过驯化解决了乌贼不摄食冰鲜饵料的难题。在投喂饵料时,莱氏拟乌贼能够争抢下沉阶段的饵料,针对这一特性,本发明通过升高水位的方式,增大饵料下沉距离,延长饵料下沉时间,有效避免了因莱氏拟乌贼不摄食池底死饵而造成的浪费。

    一种弱光诱导绿鳍马面鲀幼鱼集群投喂与倒池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55999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710523761.9

    申请日:2017-06-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弱光诱导绿鳍马面鲀幼鱼集群投喂与倒池装置及方法。包括养殖池、结构骨架、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所述养殖池包括高水位鱼池和低水位鱼池,高水位鱼池和低水位鱼池间通过虹吸管连接;所述结构骨架设置于高水位鱼池和低水位鱼池之间,结构骨架包括固定支架、饵料投喂装置和诱食灯,饵料投喂装置和诱食灯通过水平支撑杆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所述控制系统与执行机构连接,控制系统控制执行机构执行相关操作。通过改造养殖车间的照明设备,在满足日常养殖管理的前提下,提高绿鳍马面鲀幼鱼的饵料利用率,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可以有效减少倒池对幼鱼的物理伤害,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养殖成本。

    一种基于足囊生殖的海蜇苗种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3275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007225.6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足囊生殖的海蜇苗种生产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所述方法为准备海蜇螅状体苗板,提供足囊生殖适宜条件,促使螅状体生成优质足囊,随水温自然下降进入越冬培育阶段;春季采用低温化学诱导法,诱导螅状体发生横裂生殖释放碟状体苗种;碟状体释放完成后,将附有大量足囊的苗板集中于保育池,进入足囊保育休眠阶段;夏末秋初,采用足囊萌发诱导措施促使足囊萌发,生成新的螅状体,开始新的苗种生产周期。本发明仅通过无性繁殖获取足够的螅状体保障碟状体苗种的正常生产,避免了每年从自然海域采捕亲蜇以及室内控温培育的大量投入,提出了非低温式的足囊休眠保育方法,充分利用了螅状体生长过程产生的大量足囊,节约苗种生产成本。

    一种基于足囊生殖的海蜇苗种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3275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007225.6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足囊生殖的海蜇苗种生产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所述方法为准备海蜇螅状体苗板,提供足囊生殖适宜条件,促使螅状体生成优质足囊,随水温自然下降进入越冬培育阶段;春季采用低温化学诱导法,诱导螅状体发生横裂生殖释放碟状体苗种;碟状体释放完成后,将附有大量足囊的苗板集中于保育池,进入足囊保育休眠阶段;夏末秋初,采用足囊萌发诱导措施促使足囊萌发,生成新的螅状体,开始新的苗种生产周期。本发明仅通过无性繁殖获取足够的螅状体保障碟状体苗种的正常生产,避免了每年从自然海域采捕亲蜇以及室内控温培育的大量投入,提出了非低温式的足囊休眠保育方法,充分利用了螅状体生长过程产生的大量足囊,节约苗种生产成本。

    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脱黏和孵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3803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68295.5

    申请日:2020-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脱黏和孵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所述的方法为将来源于地衣芽孢杆菌的碱性蛋白酶溶于海水中,制备成5g/L的脱黏溶液;收集绿鳍马面鲀的受精卵,将受精卵放入脱黏液中,不断翻动混匀,当受精卵不再相互粘黏、黏附于桶壁,并呈现一定光亮透明的状态时停止脱黏,脱黏后的受精卵通过增加海水盐度来分离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分离后的受精卵冲洗干净后按照正常程序孵化。本发明发方法能够减少孵化和育苗过程的病菌污染,提高孵化率和出苗率。

    一种具有排污功能的海参养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1720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1250158.5

    申请日:2022-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排污功能的海参养殖装置,包括:网箱;排污袖网,其包括袖顶和袖基,袖基的一端与网箱的网衣的底部中心相连通,袖基的另一端与袖顶相连通,袖顶远离所述袖基的一端封闭;支撑机构,其设置于网箱的网衣内部,其设置于网衣底部,且其上设置有供排污袖网穿过的贯通结构;升降机构,其设置于网箱上,其与袖顶的内侧相连接,且处于第一状态时,排污袖网穿过贯通结构、并倒置于网箱内部,处于第二状态时,排污袖网置于网箱外部;第一沉子,其连接于袖顶的外侧。处于第一状态时,该装置能够方便地将污物自网衣内部排出。该装置不仅适用于海参大规格苗种、成参养殖,而且适用于鲍鱼、海胆的养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