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58647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373278.7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IPC: A01K61/95 , A23K50/80 , A23K20/24 , A23K20/1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牙鲆鱼耳石元素标记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1)将六水氯化锶与鱼饲料混合均匀,使鱼饲料中含有锶元素,得到标记饲料;(2)使用所述标记饲料投喂待标记的牙鲆鱼;(3)每天投喂标记饲料1-2次,投喂时间至少为3天;(4)六水氯化锶含量至少占标记饲料总质量的0.8%。锶元素能够通过血液传输等生理过程沉积在耳石生长轮上,形成元素环带,产生放流牙鲆耳石元素指纹标记作用。耳石锶元素指纹标记稳定性好,不受外界影响,可以永久保存。六水氯化锶对待标记鱼无害,高低浓度致死率均很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258647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710373278.7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IPC: A01K61/95 , A23K50/80 , A23K20/24 , A23K20/1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牙鲆鱼耳石元素标记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1)将六水氯化锶与鱼饲料混合均匀,使鱼饲料中含有锶元素,得到标记饲料;(2)使用所述标记饲料投喂待标记的牙鲆鱼;(3)每天投喂标记饲料1‑2次,投喂时间至少为3天;(4)六水氯化锶含量至少占标记饲料总质量的0.8%。锶元素能够通过血液传输等生理过程沉积在耳石生长轮上,形成元素环带,产生放流牙鲆耳石元素指纹标记作用。耳石锶元素指纹标记稳定性好,不受外界影响,可以永久保存。六水氯化锶对待标记鱼无害,高低浓度致死率均很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738175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10125432.4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标本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鱼类早期生活史耳石样品制备方法,该方法为:于镜下滴加腐蚀性溶液以暴露耳石;用纯化水清洗暴露的耳石多次,同时吸除清洗后的液体和/或组织残余;待耳石室温干燥后用封片剂将耳石包埋,待封片剂铺平后烘干;鱼类早期生活史中后期耳石封片前还需要进行磨片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降低了鱼类早期生活史阶段耳石获取的难度,即便样品组织不透明也可以使用本方法,且制得的标本更洁净,杂质更少,更有利于标本的长期保存。
-
公开(公告)号:CN108265026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283741.3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IPC: C12N5/0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5/0609 , C12N250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鲆卵原细胞分离纯化方法,包括:1).将牙鲆雌鱼性腺组织剥去白膜剪碎、离心后得到的沉淀用组合酶液消化,所得细胞消化液经细胞筛网过滤、离心后重悬得到细胞悬液;其中,所述组合酶液中含有胰蛋白酶以及DNA酶Ⅰ;2).将生理渗透压的Percoll液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用制备好的每级Percoll梯度液按照密度从高到低逐层轻轻沿着管壁流入离心管中制备成Percoll梯度液,将所述细胞悬液置于梯度最上层;离心后吸取最上面两层的细胞带得到牙鲆卵原细胞。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易于操作,整个操作可控,采用上述方法能够成功分离出牙鲆卵原细胞,卵原细胞占比在80%以上,纯化前后卵原细胞的数量损失不大。
-
公开(公告)号:CN10826502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810283741.3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IPC: C12N5/0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鲆卵原细胞分离纯化方法,包括:1).将牙鲆雌鱼性腺组织剥去白膜剪碎、离心后得到的沉淀用组合酶液消化,所得细胞消化液经细胞筛网过滤、离心后重悬得到细胞悬液;其中,所述组合酶液中含有胰蛋白酶以及DNA酶Ⅰ;2).将生理渗透压的Percoll液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用制备好的每级Percoll梯度液按照密度从高到低逐层轻轻沿着管壁流入离心管中制备成Percoll梯度液,将所述细胞悬液置于梯度最上层;离心后吸取最上面两层的细胞带得到牙鲆卵原细胞。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易于操作,整个操作可控,采用上述方法能够成功分离出牙鲆卵原细胞,卵原细胞占比在80%以上,纯化前后卵原细胞的数量损失不大。
-
公开(公告)号:CN106086174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22623.7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Q2600/124 , C12Q2563/107 , C12Q2525/151 , C12Q2537/143 , C12Q2531/113 , C12Q2565/125
Abstract: 一种准确鉴别回捕褐牙鲆中放流鱼的方法,属于增殖放流领域,该方法首先进行形态学上区分,然后对褐牙鲆的线粒体DNA进行PCR扩增,通过倍型分析进一步确定疑似放流褐牙鲆,最后再分有针对性的进行荧光标记微卫星标记多重PCR扩增,确定放流个体,本发明方法减少了放流个体鉴定的盲目性,减轻了工作量,提高鉴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38175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25432.4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标本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鱼类早期生活史耳石样品制备方法,该方法为:于镜下滴加腐蚀性溶液以暴露耳石;用纯化水清洗暴露的耳石多次,同时吸除清洗后的液体和/或组织残余;待耳石室温干燥后用封片剂将耳石包埋,待封片剂铺平后烘干;鱼类早期生活史中后期耳石封片前还需要进行磨片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降低了鱼类早期生活史阶段耳石获取的难度,即便样品组织不透明也可以使用本方法,且制得的标本更洁净,杂质更少,更有利于标本的长期保存。
-
公开(公告)号:CN204482767U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20121711.4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IPC: A01K6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苗装置,包括网箱;所述网箱的一侧设有网箱门和鱼苗拦截门,所述鱼苗拦截门竖直设置,且能够沿水平方向开启。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利用虹吸管收集鱼苗相比,大大节约了集苗时间;与传统的拉网集苗相比,避免了连续多次拉网,节省了人力并且避免了鱼苗粘在网片上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伤苗的风险;与鱼苗在稚鱼后期和幼鱼期时,采用排水的方式在排水管道出口处收集鱼苗相比,避免了在排水管道出口处收集的不便,节约了集苗时间、降低鱼苗过于稠密缺氧死亡和鱼苗搁浅死亡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05180107U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20995815.8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IPC: A01K6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水养殖育苗生产换水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水装置的使用便捷性较低、换水效率低、育苗初期易造成苗种死亡的问题而发明。所述海水养殖育苗生产换水装置,包括挂壁:可沿竖直方向伸缩,其顶端上设有与育苗水池的边沿厚度匹配的第一挂钩;挂箱:包括网衣,以及位于网衣的外围、且使网衣成型为立体型的立体式挂架,挂架的顶端向其中心延伸有倾斜杆,倾斜杆上位于挂架中心的末端设置有钢圈,挂架的顶端上设有与挂壁匹配的第二挂钩;虹吸管:其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出水口,进水口上装设有逆水阀;使用时,挂箱挂设于挂壁上,虹吸管通过逆水阀安置在钢圈中。所述海水养殖育苗生产换水装置用于海水养殖育苗池的换水。
-
公开(公告)号:CN206576069U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20220997.0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性鱼卵收集系统,涉及捕捞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引流管、排水管、鱼卵收集装置和补水装置;引流管设置在池内,引流管的一端位于水面以下,引流管另一端与池内的排水口连接;池内连接控制水位的补水装置,以使引流管的一端与水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池内的鱼卵沿着引流管的一端流入;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排水管连接,排水管与鱼卵收集装置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收卵装置进卵口设置在水面下部,鱼卵不便收集的技术问题,采用引流管的上端引流方式收集鱼卵,达到高效收集鱼卵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养殖池,所述池内连接浮性鱼卵收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产卵池内鱼卵收集效果差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收卵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