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4198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811133449.X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推移质取样装置以及输沙率测量方法,属于推移质取样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的自适应支撑架,同时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转动连接,将现有取样器中大小固定的方形门口转变为其开口大小可以任意调节,从而适应由于床面变形而出现的不同横比降河床;同时,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支撑板上设置贯穿第二连接板的角度测量板,可以准确计算出取样进口宽度,十分方便、简单。本发明在适应不同横比降河床的前提下还可以方便、快速地确定出河床的横比降数值,对于不同位置推移质输沙率的测量而言既准确又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58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68296.0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王友胜 , 刘冰 , 解刚 , 张晓明 , 殷小琳 , 王昭艳 , 张磊 , 袁利 , 邢先双 , 董明明 , 刘卉芳 , 任正龑 , 朱毕生 , 孟琳 , 魏小燕 , 杜鹏飞 , 屈丽琴 , 成晨 , 赵阳 , 辛艳 , 张永娥 , 郭米山 , 赵莹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映土壤侵蚀强度的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划定好需要测量的侵蚀区,以边界线为坐标系的X轴和Y轴进行划分,收集坐标系各个象限区域内的土壤侵蚀量数据;S2:规定土壤侵蚀强度的符号代码,土壤侵蚀强度以A‑F六级代码示意,即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剧烈侵蚀的数字代码分别对应A、B、C、D、E、F;本发明可以快速掌握区域土壤侵蚀强度间的变化状况,根据展示的结果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布设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同时四叉树编码,将复杂的数据进一步转化,使得存储空间小、运算速度快、栅格阵列各部分的分辨率可变,减少数据量的基础上满足了数据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58741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12425.0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王友胜 , 殷小琳 , 张明斌 , 王昭艳 , 辛艳 , 张晓明 , 张磊 , 任正龑 , 邢先双 , 董明明 , 成晨 , 刘冰 , 赵阳 , 解刚 , 朱毕生 , 杜鹏飞 , 郭乾坤 , 张永娥 , 刘卉芳 , 赵莹 , 李云霞 , 孟琳 , 魏小燕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期水土流失强度空间消长变化的可视化展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tif格式的各期水土流失强度空间栅格数据转化为ASCII格式;步骤二,获取水土流失强度空间数据的总栅格数m;步骤三,对m个栅格开展不同时期的水土流失强度空间消长分析;步骤四,将ASCII格式数据的水土流失强度空间消长分析结果转化为tif格式的空间栅格数据。本发明对于存在三期及以上水土流失强度空间数据,构建了一种可以全面、准确、快速的水土流失强度空间消长可视化展示方法,对于掌握区域水土流失强度消长变化状况,有针对性的布设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49287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209372.X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地坝建设环境效应评估指标系统,所述指标系统包括准则层、指标层和元指标,所述准则层包括淤地坝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社会效应、经济效应;所述生态环境效应包括三个指标层;所述社会效应包括两个指标层;所述经济效应包括两个指标层;水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包括两个元指标;拦泥减蚀指标包括六个元指标;退耕还林还草指标包括三个元指标;防洪减灾指标包括四个元指标;粮食安全指标包括三个元指标;坝地利用经济指标包括两个元指标;淤地坝经济指标包括两个元指标。该系统结合淤地坝建设的总体目标,提取了淤地坝建设对环境影响的关键性指标,进而为淤地坝建设的环境效应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7644113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575064.8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解刚 , 曹文洪 , 张治昊 , 王向东 , 袁普金 , 刘冰 , 张晓明 , 姚庆锋 , 殷小琳 , 王昭艳 , 尤伟 , 赵阳 , 朱毕生 , 成晨 , 王友胜 , 祁伟 , 刘卉芳 , 李希霞 , 杨震 , 解亮 , 解昊昱 , 杨晓阳 , 聂莉莉 , 李敬义 , 卢书慧 , 张旭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认节水型淤地坝放水涵洞位置的方法,首先根据淤地坝的设计规模,提取所述淤地坝的基本参数;根据所提取的基本参数,计算获得工程投资G工程随放水涵洞底高y的变化率dG工程/dy;根据所述淤地坝的设计年效益xi、年淤积厚度Δhi,计算得到坝地效益年增量变化-xi+1/Δhi;根据所述淤地坝的年水损失负效益增量cui、年淤积厚度Δhi,计算得到年水损失效益变化cui+1/Δhi;逐渐增大放水涵洞底高y值,得出一系列的xi+1/Δhi+cui+1/Δhi值,将其与-dG工程/dy进行比较,当两者相差最小时,对应的y值即为所确定的放水涵洞底高。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涵洞、卧管、竖井、泄水陡槽等关键放水建筑物的工程投资,使淤地造田效益不降低,减少初期蓄水无效蒸发负效益,达到拦泥不减水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250864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103376.X
申请日:2008-04-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坠坝坝体排水系统及其应用,包括排水褥垫、排水砂井和水平排水管,排水褥垫设于坝体的底部并与坝体的外部相通,排水砂井竖直设于坝体的内部并通过排水盲沟与排水褥垫连接,水平排水管水平设于坝体的内部并与排水砂井连接。排水褥垫包括沙砾石,沙砾石的上面覆盖有土工布,并在出口处的坝体上贴有反滤体。排水砂井由装有沙砾石的土工布袋砌筑。水平排水管设有多层,每层排水管呈网格状设置,采用PE波纹管,PE波纹管上开有多个微孔。坝体通过水平排水管、排水砂井和排水褥垫排水,排水速度快、施工安全、工期短,该系统应用于重质壤土或高黏粒性壤土的地区构筑水坠坝效果尤为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238064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48339.8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春晶 , 曹文洪 , 刘磊 , 胡健 , 刘飞 , 谷蕾蕾 , 鲁婧 , 耿旭 , 董占地 , 朱毕生 , 解刚 , 王玉海 , 张磊 , 王大宇 , 赵慧明 , 张凌峰 , 陈月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流模型试验水泵组合选择方法,包括S1获取模拟区域的边界设定区域所有水泵的额定流量;S2对水泵由小至大排序;S3计算水泵由小至大的累加流量;S4计算Qj<Q需<Qj+1中j;S5、判断j是否大于1;S6、若j≤1时,记录序号j,进入步骤S12;S7、若j>1,判断Q需‑Qj是否小于等于q1,若Q需‑Qj≤q1,进入步骤S8,若Q需‑Qj>q1,进入步骤S9;S8、记录序号2~j,进入步骤S12;S9、记录序号j+1;S10、判断Q需‑qj+1是否小于等于q1,若小于等于,进入步骤S12,否则进入步骤S11;S11、令Q需′=Q需‑qj+1,将Q需′作为新的Q需,进入步骤S4,直至进入S12为止;S12、所记录的序号只有0或1时,序号为1的水泵为所需水泵组合;所记录序号为其他组合时,所有已记录序号加上序号为1的水泵构成所需水泵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09033725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1079731.4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床河工模型试验大面积床面切应力的估算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底部颗粒运动轨迹估算底部床面切应力的方法,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粒径的小球,减少水深对切应力测量的影响,通过本发明可以同步快速获取河工定床模型试验中大面积不同部位的床面切应力,大大提高了床面切应力估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4198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33449.X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推移质取样装置以及输沙率测量方法,属于推移质取样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的自适应支撑架,同时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转动连接,将现有取样器中大小固定的方形门口转变为其开口大小可以任意调节,从而适应由于床面变形而出现的不同横比降河床;同时,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支撑板上设置贯穿第二连接板的角度测量板,可以准确计算出取样进口宽度,十分方便、简单。本发明在适应不同横比降河床的前提下还可以方便、快速地确定出河床的横比降数值,对于不同位置推移质输沙率的测量而言既准确又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44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79210.9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获取实时相对位置的悬移质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采用水位传感器和地形传感器,可以同时获取由于泥沙运动导致的床面冲淤高度变化信息,并利用该信息实时控制悬移质取样器距床面绝对位置和相对水深位置,提高了取样的准确度;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悬移质浓度沿垂线分布的规律,多个取样管距离按指数增长分布,在有限的可用距离内设置了能充分反映悬移质浓度分布特征的最少数量的取样管,既减少了取样管对水流的干扰,又提高了取样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