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57405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346659.7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灌区水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方法,通过供水总量约束和地下水埋深控制,以及逐时段地下水的合理考虑,可实现地下水和农业可供水分配量共同作用下的“真实”总量约束;通过不同用水单元供需调配的空间均衡,可实现用水单元有限水量的均衡,体现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平性;通过地下水埋深的控制,可实现区域用水总量约束下的社会经济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的均衡;通过逐时段的时间优化,在以上空间均衡约束下不同时段的均衡分配,包括灌溉用水周年年内和年际间的均衡分配,在保障地下水生态安全前提下实现区域各用水单元的时空间均衡分配,促进灌区“生态健康有调控‑生产用水有保障‑循环发展可持续”的健康协调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221571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65443.0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2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下水位调控的灌区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方法,包括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确定基准年及规划年,预测灌区内各水利计算单元的需水量和供水量,进行灌区的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建立灌区水土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模型,为其确定目标函数并求解,获取空间均衡优化结果;建立灌区水土资源时间优化配置模型,为其确定目标函数并求解,获取时间均衡优化结果;将上述优化结果输入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获取模拟的地下水位,根据模拟的地下水位与地下水位优化目标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需要调整供水量。优点是:实现灌区水土资源的区域均衡和时间均衡,同时兼顾灌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较全面地达到了灌区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2355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52045.9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A01B7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循环驱动的土壤盐渍化综合治理方法,包括:获取盐渍化区域水循环结构,并基于水平衡原理,得到盐渍化区域水循环要素的动态关系;获取盐渍化区域水循环要素携带的盐分浓度;根据盐渍化区域水循环要素携带的盐分浓度,辨识土壤非饱和带盐分的积聚状况;结合盐渍化区域水循环要素和水循环要素携带的盐分浓度,判别土壤非饱和带盐分积聚的贡献者;根据不同的土壤非饱和带盐分积聚的贡献者,采取不同的控盐措施。本发明围绕盐分在土壤中的动态变化,基于水资源配置、水循环过程管控,提出严格控制土壤盐分增量,合理消减存量两方面联合防治和控制土壤盐渍化治理的方法,以达到从根本上防治土壤盐渍化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36898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75978.5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解决干旱区灌溉绿洲缺水与盐渍化的方法,其包括获取绿洲盐渍化区域的水文地质状况及区域植被/作物类型,确定区域植被/作物类型耐盐渍化的地下水位临界埋深;根据绿洲盐渍化区域的灌溉用水量、当地降水和区域植被/作物的蒸发蒸腾量,计算地表水排水量;根据地下水位临界埋深和排水系统控制面积,计算地下水排水量;收集地表水排水量和地下水排水量,并根据用水植被/作物对灌溉水的水质要求,对收集的总水量进行淡化处理,供用水植被/作物进行浇灌。
-
公开(公告)号:CN11475740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346659.7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灌区水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方法,通过供水总量约束和地下水埋深控制,以及逐时段地下水的合理考虑,可实现地下水和农业可供水分配量共同作用下的“真实”总量约束;通过不同用水单元供需调配的空间均衡,可实现用水单元有限水量的均衡,体现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平性;通过地下水埋深的控制,可实现区域用水总量约束下的社会经济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的均衡;通过逐时段的时间优化,在以上空间均衡约束下不同时段的均衡分配,包括灌溉用水周年年内和年际间的均衡分配,在保障地下水生态安全前提下实现区域各用水单元的时空间均衡分配,促进灌区“生态健康有调控‑生产用水有保障‑循环发展可持续”的健康协调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19745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0352048.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循环过程驱动的土壤盐渍化调控方法,包括:基于水平衡原理,获取盐渍化区域不同水循环过程中的水循环要素;基于盐分平衡原理,获取水循环要素的盐分浓度,并根据水循环要素的盐分浓度,判断盐渍化区域土壤非饱和带盐分积聚状态;解析土壤非饱和带盐分积聚的主要来源;根据土壤非饱和带盐分积聚状态和土壤非饱和带盐分积聚的主要来源,选择对应的控盐措施。本发明基于水循环驱动盐渍化调控,融合水资源配置、水循环过程管控等措施,实现不同类型土壤盐渍化防控;同时,也可协同灌排,减少水资源无效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协同实现节水控盐,提升生态安全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3556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352045.9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A01B7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循环驱动的土壤盐渍化综合治理方法,包括:获取盐渍化区域水循环结构,并基于水平衡原理,得到盐渍化区域水循环要素的动态关系;获取盐渍化区域水循环要素携带的盐分浓度;根据盐渍化区域水循环要素携带的盐分浓度,辨识土壤非饱和带盐分的积聚状况;结合盐渍化区域水循环要素和水循环要素携带的盐分浓度,判别土壤非饱和带盐分积聚的贡献者;根据不同的土壤非饱和带盐分积聚的贡献者,采取不同的控盐措施。本发明围绕盐分在土壤中的动态变化,基于水资源配置、水循环过程管控,提出严格控制土壤盐分增量,合理消减存量两方面联合防治和控制土壤盐渍化治理的方法,以达到从根本上防治土壤盐渍化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19745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52048.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循环过程驱动的土壤盐渍化调控方法,包括:基于水平衡原理,获取盐渍化区域不同水循环过程中的水循环要素;基于盐分平衡原理,获取水循环要素的盐分浓度,并根据水循环要素的盐分浓度,判断盐渍化区域土壤非饱和带盐分积聚状态;解析土壤非饱和带盐分积聚的主要来源;根据土壤非饱和带盐分积聚状态和土壤非饱和带盐分积聚的主要来源,选择对应的控盐措施。本发明基于水循环驱动盐渍化调控,融合水资源配置、水循环过程管控等措施,实现不同类型土壤盐渍化防控;同时,也可协同灌排,减少水资源无效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协同实现节水控盐,提升生态安全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6898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375978.5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解决干旱区灌溉绿洲缺水与盐渍化的方法,其包括获取绿洲盐渍化区域的水文地质状况及区域植被/作物类型,确定区域植被/作物类型耐盐渍化的地下水位临界埋深;根据绿洲盐渍化区域的灌溉用水量、当地降水和区域植被/作物的蒸发蒸腾量,计算地表水排水量;根据地下水位临界埋深和排水系统控制面积,计算地下水排水量;收集地表水排水量和地下水排水量,并根据用水植被/作物对灌溉水的水质要求,对收集的总水量进行淡化处理,供用水植被/作物进行浇灌。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