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突扩突跌掺气坎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38842B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910078971.7

    申请日:2009-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型突扩突跌掺气坎,整体为簸箕状,包括分别设置在泄洪洞两侧边墙的三角形楔块及其下方的跌坎,三角形楔块是在泄洪洞断面由窄突变加宽的部位开始设置、并以泄洪洞侧边墙为直角边向外延伸而成,三角形楔块的高度和长度根据下泄水流的流速、水深等水力要素而定。本发明解决了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洞反弧末端断面形状、大小变化时水流安全下泄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使用中使高速水流先后出坎,上部水流先出坎先扩散,底部水流后出墙后扩散,合理控制扩散水流与边墙交汇轨迹,在促使边墙近壁水流掺气的同时又可有效抑制水翅的强度,改善水流流态,掺气坎后的底空腔与侧空腔连通状态好,通气顺畅,同时具有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施工的优点。

    异型突扩突跌掺气坎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38842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078971.7

    申请日:2009-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型突扩突跌掺气坎,整体为簸箕状,包括分别设置在泄洪洞两侧边墙的三角形楔块及其下方的跌坎,三角形楔块是在泄洪洞断面由窄突变加宽的部位开始设置、并以泄洪洞侧边墙为直角边向外延伸而成,三角形楔块的高度和长度根据下泄水流的流速、水深等水力要素而定。本发明解决了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洞反弧末端断面形状、大小变化时水流安全下泄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使用中使高速水流先后出坎,上部水流先出坎先扩散,底部水流后出墙后扩散,合理控制扩散水流与边墙交汇轨迹,在促使边墙近壁水流掺气的同时又可有效抑制水翅的强度,改善水流流态,掺气坎后的底空腔与侧空腔连通状态好,通气顺畅,同时具有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施工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