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0716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55397.3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 ,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和土木工程交叉科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水泥与化学灌浆技术组合的裂缝修复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S1、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材料的制备:预先进行营养盐溶液的配制以及微生物水泥的制备;S2、在室外混凝土骑缝处的上方粘贴灌浆嘴,灌浆嘴以外的缝面和灌浆嘴周边采用环氧涂层进行封闭,且灌浆嘴的方向为倾斜向上,灌浆嘴的数量为偶数,灌浆嘴沿缝排列。本发明通过提供了一种利用微生物水泥与传统化学灌浆技术组合的裂缝修复方法,环氧灌浆不受结构形状限制,将裂缝完全封堵,表面碳酸钙覆膜层封闭密实,可大规模、可持续使用,在裂缝的不同位置使用不同的修复方法,避免了一种方法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0716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0255397.3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 ,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和土木工程交叉科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水泥与化学灌浆技术组合的裂缝修复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S1、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材料的制备:预先进行营养盐溶液的配制以及微生物水泥的制备;S2、在室外混凝土骑缝处的上方粘贴灌浆嘴,灌浆嘴以外的缝面和灌浆嘴周边采用环氧涂层进行封闭,且灌浆嘴的方向为倾斜向上,灌浆嘴的数量为偶数,灌浆嘴沿缝排列。本发明通过提供了一种利用微生物水泥与传统化学灌浆技术组合的裂缝修复方法,环氧灌浆不受结构形状限制,将裂缝完全封堵,表面碳酸钙覆膜层封闭密实,可大规模、可持续使用,在裂缝的不同位置使用不同的修复方法,避免了一种方法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6858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24949.3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沉降大颗粒物的第一沉淀池、去除废水中油污的第二沉淀池和沉降细小颗粒物的第三沉淀池,该装置采用整体式设置,对第一隔墙的高度进行限定,使其低于废水水面的高度,进而连通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该方式可以扩大水流面积,降低水流速度,使得废水中的颗粒物最大程度的在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中沉淀,同时水波可以从第一沉淀池传递至第二沉淀池,使浮在废水表面的油污借助水波的推动力吸附在吸油装置中,不需要再增加额外的外力即可达到提高吸附油污的效果;第三沉淀池可以对细小颗粒物进行再次沉淀,达到了清除细小颗粒物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58301.6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峰谷约束的“以水定电”负荷最优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目标函数的确定、库容上下限和发电流量上限的确定,约束条件的建立,其中约束条件包括负荷约束、总用水量约束、水库特性约束以及水电站特性约束;而后将Pb作为决策变量并反推发电流量,最后采用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逐时段的水位、出力以及发电流量过程。本发明通过建立新型负荷约束考虑电力系统对该水电站调峰要求,并将基荷Pb作为决策变量,使得出力过程与电力系统负荷曲线高度匹配,本发明基于水文学基本原理制作,数学模型简洁可靠,易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74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758301.6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峰谷约束的“以水定电”负荷最优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目标函数的确定、库容上下限和发电流量上限的确定,约束条件的建立,其中约束条件包括负荷约束、总用水量约束、水库特性约束以及水电站特性约束;而后将Pb作为决策变量并反推发电流量,最后采用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逐时段的水位、出力以及发电流量过程。本发明通过建立新型负荷约束考虑电力系统对该水电站调峰要求,并将基荷Pb作为决策变量,使得出力过程与电力系统负荷曲线高度匹配,本发明基于水文学基本原理制作,数学模型简洁可靠,易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1284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99875.8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SO‑SVR的土石坝浸润线的测压管水位预测方法,包括:S1、获取原始数据并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S2、对SVR及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种群和速度进行初始化;S3、利用原始数据对SVR进行训练,将训练误差作为PSO的适应度;S4、运行PSO得到最优解;S5、将最优解作为SVR中的最优SVR参数,得到预测模型;S6、基于测压管水位的影响因子,利用预测模型进行测压管水位预测。本发明方法中在进行水位预测时,无需人为假定回归公式,通过PSO算法来优化SVR中的参数,进而通过有优化后SVR模型来进行水位预测,提高了最终得到的预测精度,能满足对预测精度较高的领域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1570274U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21638464.X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沉降大颗粒物的第一沉淀池、去除废水中油污的第二沉淀池和沉降细小颗粒物的第三沉淀池,该装置采用整体式设置,对第一隔墙的高度进行限定,使其低于废水水面的高度,进而连通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该方式可以扩大水流面积,降低水流速度,使得废水中的颗粒物最大程度的在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中沉淀,同时水波可以从第一沉淀池传递至第二沉淀池,使浮在废水表面的油污借助水波的推动力吸附在吸油装置中,不需要再增加额外的外力即可达到提高吸附油污的效果;第三沉淀池可以对细小颗粒物进行再次沉淀,达到了清除细小颗粒物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