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7163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0673268.7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落带水土保持系统及方法,其包括若干基桩构成的隔离带,隔离带沿消落带坡度向上将消落带分割成沉水植物区、潜水植物区、两栖植物区、小型草木区和大型灌木区,相邻隔离带的基桩之间设置有紧贴消落带面的保护布块和防浪布块,基桩上设置有气囊,监测水土流失程度。本发明的消落带水土保持系统的水土保持方法包括:监测水土流失的程度,通过水土流失的程度判断水土流失等级,根据水土流失等级确定种植密度。本方案根据消落带特殊的地形,有效的防止消落带的水土流失,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河流库岸带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持河流库岸带的稳定,增加物种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177163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73268.7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落带水土保持系统及方法,其包括若干基桩构成的隔离带,隔离带沿消落带坡度向上将消落带分割成沉水植物区、潜水植物区、两栖植物区、小型草木区和大型灌木区,相邻隔离带的基桩之间设置有紧贴消落带面的保护布块和防浪布块,基桩上设置有气囊,监测水土流失程度。本发明的消落带水土保持系统的水土保持方法包括:监测水土流失的程度,通过水土流失的程度判断水土流失等级,根据水土流失等级确定种植密度。本方案根据消落带特殊的地形,有效的防止消落带的水土流失,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河流库岸带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持河流库岸带的稳定,增加物种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752434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1555371.1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四川大学
IPC: G16C20/30 ,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天地联动式水动力水质水生态耦合模型构建和评估方法,包括:构建水动力水质水生态耦合模型;采用历史数据对水动力水质水生态耦合模型进行训练和参数率定,得到训练完成的水动力水质水生态耦合模型;对研究流域进行水生态评估。本发明将水动力模型的输出作为水质模型的输入,将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模型的输出作为水生态评估模型的输入,从而可以使水生态评估模型快速获得准确全面的输入数据,提高对研究水体水环境评估的效率;水动力模型、水质模型和水生态评估模型耦合,各个模型可同时对不同栅格模拟运行,从而可精准地运用于大尺度且边界复杂的区域;从决策时效性而言,具有模型演算时长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7163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676904.1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库消落带植被修复方法,修复方法包括在枯水期,在库岸设定位置沿与水平面成30度倾角,向内开挖设定深度的岸边土,得到与水平面呈60度倾角的倾斜槽;在倾斜槽偏离水源的侧面上沿设定位置开挖若干安装槽;预制分隔架和石笼柱,在分隔架中填充有压实的混合土,在安装槽中分别安装分隔架和石笼柱,使分隔架、石笼柱与倾斜槽侧面间形成若干种植槽。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库消落带的治理效果不佳的问题,高效率、低施工量、高成功率,同时还能保证植被成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85581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0154513.8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型施工机械设备碳排放量的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重型施工机械设备的型号,并基于所述型号从所述碳排放系数数据库内确定所述重型施工机械设备施工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碳排放系数;利用所述振幅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重型施工机械设备工作状态下的振幅数据;根据所述振幅数据以及所述碳排放系数确定所述重型施工机械设备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碳排放系数和时间的关系曲线;根据所述关系曲线确定所述重型施工机械设备的碳排放量参数,并将所述碳排放量参数显示在所述手持终端上。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所有基础设施施工现场,测试结果稳定,准确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8558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54513.8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型施工机械设备碳排放量的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重型施工机械设备的型号,并基于所述型号从所述碳排放系数数据库内确定所述重型施工机械设备施工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碳排放系数;利用所述振幅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重型施工机械设备工作状态下的振幅数据;根据所述振幅数据以及所述碳排放系数确定所述重型施工机械设备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碳排放系数和时间的关系曲线;根据所述关系曲线确定所述重型施工机械设备的碳排放量参数,并将所述碳排放量参数显示在所述手持终端上。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所有基础设施施工现场,测试结果稳定,准确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923775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26495.9
申请日:2016-04-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2 , C02F1/28 , C02F3/087 , C02F3/101 , C02F3/322 , C02F3/327 , C02F3/34 , C02F3/342 , C02F7/00 , C02F2003/001 , C02F2103/007 , Y02W10/15 , Y02W10/18 , C02F3/02 , C02F3/325 , C02F3/3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库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包括漂浮在湖库水面上的生态浮床,固定在生态浮床上的若干种植床,固定在生态浮床的底部的吸附网和反应床,以及设置在湖库的水底的水藻格栅和曝气管;曝气管通过通气管与一气泵连接;曝气管上设有若干曝气孔;水藻格栅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充气囊,充气囊通过充气管连接至送气管,送气管的输入端连接至气泵的第二输出端。本湖库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可以对湖库里的水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修复,其修复效率高,且便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248846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011274802.3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拱坝安全协同评价的方法、装置。该高拱坝安全协同评价方法,包括:获取高拱坝的均匀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获取高拱坝的均衡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获取高拱坝的协调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三权重系数;获取高拱坝的整体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四权重系数;根据所述均匀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均衡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协调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三权重系数以及整体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四权重系数计算最终的安全性综合评价值;本申请通过采用高拱坝安全协同评价方法,有效提高对大坝安全状态的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524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55371.1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四川大学
IPC: G16C20/30 ,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天地联动式水动力水质水生态耦合模型构建和评估方法,包括:构建水动力水质水生态耦合模型;采用历史数据对水动力水质水生态耦合模型进行训练和参数率定,得到训练完成的水动力水质水生态耦合模型;对研究流域进行水生态评估。本发明将水动力模型的输出作为水质模型的输入,将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模型的输出作为水生态评估模型的输入,从而可以使水生态评估模型快速获得准确全面的输入数据,提高对研究水体水环境评估的效率;水动力模型、水质模型和水生态评估模型耦合,各个模型可同时对不同栅格模拟运行,从而可精准地运用于大尺度且边界复杂的区域;从决策时效性而言,具有模型演算时长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31309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144245.1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增殖放流去向的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增殖放流点上游和下游的视频图像;采用具有色彩保护的多尺度视网膜图像增强算法增强上游和下游的视频图像;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识别增强后上游和下游的视频图像中鱼的种类及数量,获得增殖流放点上游鱼的种类及数量和下游鱼的种类及数量。本发明不损伤鱼体且降低了监测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