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土石坝抗渗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8988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711097326.0

    申请日:2017-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土石坝抗渗性能的装置及方法,所述土石坝的防渗体的内部预先埋设有若干竖直设立的通气管,并位于防渗体的上游侧的1/3区域内;所述通气管为双层管,其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的底部封闭,所述内管的底部与外管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管的管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外管的上端通过阀门与外接气源连接。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气体通入通气管,空气通过内外管之间的空隙泵入防渗体内部,并将通气管内原有水沿内管挤出;空气经过外管的通孔通入到土石坝的防渗体内部,促使水面以下区域非饱和化,降低了土质防渗体上游侧的水头,提高土质防渗体上游侧刚度,并提高土石坝整体抗渗性能。

    一种提高土石坝抗渗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8988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097326.0

    申请日:2017-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土石坝抗渗性能的装置及方法,所述土石坝的防渗体的内部预先埋设有若干竖直设立的通气管,并位于防渗体的上游侧的1/3区域内;所述通气管为双层管,其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的底部封闭,所述内管的底部与外管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管的管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外管的上端通过阀门与外接气源连接。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气体通入通气管,空气通过内外管之间的空隙泵入防渗体内部,并将通气管内原有水沿内管挤出;空气经过外管的通孔通入到土石坝的防渗体内部,促使水面以下区域非饱和化,降低了土质防渗体上游侧的水头,提高土质防渗体上游侧刚度,并提高土石坝整体抗渗性能。

    200米以上超高坝水库放空洞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971183U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20815946.2

    申请日:2017-0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200米以上超高坝水库放空洞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山体中的导流洞和泄洪洞,在泄洪洞上游侧设有泄洪闸门,在导流洞的上游侧及下游侧分别设有前导流闸门和后导流闸门;还包括设于山体中的连通洞,并在连通洞的开口端设有连通闸门;于前导流闸门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设有水压计,在连通闸门处设有承接前导流闸门两侧的压力差信号,而驱使连通闸门启闭的伺服启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200米以上超高坝水库放空洞结构可于库底附近位置设置放空洞,而能够在当前闸门技术水平条件下解决200米以上超高坝水库的放空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