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049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46036.2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坝体碾压混凝土与导墙常态混凝土同步上升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对坝体碾压混凝土与导墙常态混凝土编制单仓升层仓面设计;步骤S2:绑扎单仓上、下游抗震钢筋和导墙钢筋;步骤S3:架设单仓上、下游模板和导墙模板,其中上、下游模板和导墙模板均为翻转模板;步骤S4:进行仓面验收;步骤S5:采用斜层碾压法对大坝碾压混凝土进行浇筑,采用台阶法对导墙常态混凝土进行浇筑;步骤S6:进行仓面养护;步骤S7:重复步骤S1~步骤S6完成一个工序循环施工。本发明降低了二期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缝面结合存在的质量问题,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保证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98847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97801.X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碾压混凝土斜层仓面面积动态调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编制动态仓面面积S;S2、混凝土运输入仓;S3、混凝土卸料和平仓;S4、混凝土斜层碾压施工。本发明的一种碾压混凝土斜层仓面面积动态调控方法,通过调节动态仓面面积S的大小,解决了高温季节大仓面和雨季等特殊条件下不增加施工资源和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情况下,使较大的浇筑仓面连续施工,灵活地控制层间间隔时间,降低了设备配置容量的要求,提高了碾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449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36448.1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碾压混凝土输送系统,包括上卸料平台、下接料平台和管道,管道设于上卸料平台和下接料平台之间,上卸料平台上设有储料斗,管道的上端通过上阀门与储料斗连接,管道的下端设有下阀门,储料斗上设有料位检测机构,碾压混凝土输送系统还包括混凝土运输车、仓面转料车、控制中心、用于检测混凝土运输车内物料量的物料检测机构,料位检测机构、上阀门、下阀门、混凝土运输车、仓面转料车和物料检测机构均与控制中心信息连接。还公开了一种碾压混凝土输送方法,采用碾压混凝土输送系统进行。本碾压混凝土输送系统及方法能够确保混凝土质量、协调性好、自动化程度高以及整体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285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083161.1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湘 , 曾伟 , 刘凯远 , 戈雪良 , 汤荣平 , 吴都督 , 刘伟宝 , 徐聪云 , 王珩 , 余记远 , 杨虎 , 张习平 , 陆冬婷 , 陆采荣 , 梅国兴 , 候炼 , 徐海燕 , 向崎伟 , 张政男 , 段宇炜 , 蒋袁圆 , 刘紫玫
IPC: C04B18/14 , C04B28/04 , C04B111/76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抗冲耐磨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碱煮‑离子交换法钨冶炼产生的钨渣,超细石灰石粉、粉煤灰漂珠为主要材料,通过控制上述三种材料的颗粒细度与颗粒级配组合,以及设计合理的配比,得到一种混凝土抗冲耐磨剂。本发明采用碱煮‑离子交换法钨冶炼产生的钨渣作为主要组分,废物利用,成本低廉,同时可利用混凝土中的水泥对钨渣中的有害重金属离子进行固化锁定;该混凝土抗冲磨剂利用钨渣硬度高的材性特点提升混凝土胶凝体系力学强度、抗冲磨性能,同时利用超细石灰石粉、粉煤灰漂珠的形貌特征、微级配特性改善粉体颗粒间的堆积状态,进而有效减低混凝土的黏度,可施工高、开裂风险低,适用于高海拔高寒地区。
-
公开(公告)号:CN1168765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97864.5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坝溢流面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法,将大坝或者溢流坝段浇筑区按上游至下游截面分为变态混凝土区、第一碾压混凝土区、第二碾压混凝土区、抗冲耐磨混凝土区;进行变态混凝土区、第一碾压混凝土区、第二碾压混凝土区的施工,第二碾压混凝土施工后其右侧端顶部倾斜向下形成表孔溢流面台阶,然后进行抗冲耐磨混凝土区的一次性浇筑施工,抗冲刷耐磨混凝土区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基础处理;S2、钢筋绑扎;S3、模板安装;S4、混凝土浇筑;S5、模板拆除;S6、混凝土抹面;S7、混凝土养护。本发明的一种大坝溢流面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法是在碾压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再一次性浇筑抗冲耐磨混凝土,提高了大坝溢流面的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93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08974.8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金山 , 吴都督 , 侯炼 , 段川 , 宋玉龙 , 安辉 , 张天伟 , 吴俊 , 朱约喜 , 何金龙 , 朱小敏 , 乐贵培 , 李志 , 倪磊 , 何绍波 , 孙颖 , 向崎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碾压混凝土坝运输车辆直接入仓方法。碾压混凝土坝运输车辆直接入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碾压混凝土坝下游靠岸坡侧施工一条预设层厚的胶结砂砾石道路;运输车辆通过所述胶结砂砾石道路将碾压混凝土坝原料运输入仓;施工所述预设层厚的碾压混凝土坝的坝体,所述胶结砂砾石道路与所述坝体交替施工所述预设层厚至预设高度。本发明的碾压混凝土坝运输车辆直接入仓方法,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87650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59930.X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高程碾压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柱、横向框架组件、两个侧向框架、滑槽支撑架以及用于输送混凝土的簸箕滑槽,其中,两个支撑柱与先浇筑混凝土侧面固定连接;横向框架组件与两个支撑柱连接,两个侧向框架与滑槽支撑架分别倾斜地连接到横向框架组件连接的两侧和中部;簸箕滑槽连接到滑槽支撑架之上。该实施方式通过将簸箕滑槽和滑槽支撑架倾斜地设置,因此能够连接先浇筑仓面和后浇筑仓面。通过调整簸箕滑槽和滑槽支撑架的长度能够适配多种高差仓。在工作状态下,相较于垂直输送,能够降低混凝土高落差输送时的速度,进而避免骨料分离,保证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高了输送装置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20519587U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22161398.4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斜式料斗,包括储料筒以及设置在储料筒底部并与之相连通的斗体,所述斗体顶部和底部中心点的连线为倾斜线,该倾斜线的下端向所述储料筒一侧倾斜;所述斗体底部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竖向设置的通道、驱动机构和移动板,所述通道顶部与斗体底部相连通;所述移动板设置在通道内,且与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移动板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通道内移动来调整通道的大小。本实用新型的偏斜式料斗,结构简单、方便现场施工,当自卸汽车进入斗体底部接料时,斗体的卸料位置更靠近自卸汽车头部,以便于车辆装满料,有效提高混凝土入仓效率,保证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14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83749.2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坝施工进度动态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大坝BIM模型,所述大坝BIM模型包括多个坝段BIM模型;获取大坝分层分块图,根据所述大坝分层分块图对所述大坝BIM模型进行剖切,根据剖切结果以及所述大坝分层分块图中每块区域的宽度确定多个浇筑单元;将剖切后的大坝BIM模型以及设计好的施工工期导入可视化和仿真软件中,根据所述施工工期对每个所述浇筑单元设置施工起始时间和施工完成时间,自动生成模型上升动画。本发明可以使无专业技能的管理人员直观、形象地了解大坝施工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0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42116.9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拌和系统布局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待布局区域的实景地形三维模型,导出实景地形三维模型文件;设计拌和系统,构建拌和系统的BIM模型,并导出BIM模型文件;将实景地形三维模型文件、BIM模型文件导入InfraWorks软件中,且在文件导入时选择同一坐标系;检测BIM模型与实景地形三维模型之间、BIM模型内部是否存在干扰;当存在干扰时,对干扰区域进行布局优化;当不存在干扰时,对布局优化后的BIM模型和实景地形三维模型进行可视化。本发明可以在狭长且有限空间内实现拌和系统的科学布局,避免了各部分之间的干扰,提高了混凝土的生产和运输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