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76867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200410018821.4
申请日:2004-04-02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Abstract: 在海上油田开发钻井作业过程中,表层钻井通常采用集中钻井、固井作业模式。但在集中表层固井施工中,由于密集井距,往往刚固完的井就被旁边的大排量的钻井海水冲出,造成水泥浆还未凝固就被破坏,继而造成各井之间的“窜”和“漏”,不但固井成本增加,而且表层固井的质量差。采用本发明的密集井距表层集中固井防漏法,可防止由于“井间距小”、“表层疏松易漏”、“低温下水泥浆强度发展缓慢”等固井技术难题,实现密集井距条件下表层固井一次成功,且固井质量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724860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54561.1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Abstract: 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步骤:预处理:在返排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和破乳剂进行絮凝除油,过滤;氧化处理:在上述预处理出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剂进行氧化处理;絮凝:在上述氧化处理出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和助凝剂进行絮凝,过滤;催化氧化处理:在上述絮凝出水中加入稀有贵金属铱作为催化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氧化剂进行氧化处理,过滤;该处理方法流程简单,运行费用低,净化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775048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026095.4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海上低孔渗储层压裂裂缝高度方法,通过对比压裂前后固井质量测井资料确定固井不存在窜层的情况下,通过对交叉偶极子横波测井数据进行快、慢横波分离处理并计算压裂前后横波分裂程度,以压裂前横波分裂程度为背景值,将同一井段的压裂后横波分裂值与背景值进行对比,压裂后横波分裂值大于等于背景值的所对应的水泥固井段的长度即为压裂缝高度。本方法直观准确,可以应用在低孔渗储层压裂效果评价和区域综合研究中,能有力地提高海上低孔渗储层压裂后的评价成功率,为海上低孔渗储层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775048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26095.4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海上低孔渗储层压裂裂缝高度方法,通过对比压裂前后固井质量测井资料确定固井不存在窜层的情况下,通过对交叉偶极子横波测井数据进行快、慢横波分离处理并计算压裂前后横波分裂程度,以压裂前横波分裂程度为背景值,将同一井段的压裂后横波分裂值与背景值进行对比,压裂后横波分裂值大于等于背景值的所对应的水泥固井段的长度即为压裂缝高度。本方法直观准确,可以应用在低孔渗储层压裂效果评价和区域综合研究中,能有力地提高海上低孔渗储层压裂后的评价成功率,为海上低孔渗储层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204644001U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20196468.2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姜伟 , 喻贵民 , 刘刚芝 , 王杏尊 , 罗勇 , 徐延涛 , 孙东征 , 廖前华 , 付英军 , 李三喜 , 张海山 , 黄杰 , 鲍文辉 , 郭布民 , 上官志高 , 邢云龙 , 蔡伊娜 , 袁文魁
IPC: C02F9/04
Abstract: 一种压裂返排液的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顺次连接的絮凝除油单元、第一压滤单元、第一氧化降解单元、第一沉降单元、第二压滤单元、第二氧化降解单元、第二沉降单元、第三压滤单元以及深度氧化单元;该处理系统结构简单,适用于大工作量、高COD值、高气含量的返排液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03678257U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20883990.9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刚芝 , 姜伟 , 喻贵民 , 王杏尊 , 罗勇 , 徐延涛 , 孙东征 , 廖前华 , 郭士生 , 李三喜 , 张海山 , 黄杰 , 鲍文辉 , 郭布民 , 邢云龙 , 李小凡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其包括圆筒和设置在圆筒两端的固定板,所述圆筒一端的所述固定板设置有液体进口,另一端的所述固定板设置有浓缩液出口,所述圆筒的侧壁设置有清水出口;在所述圆筒内沿圆筒轴向方向平行排列有多个中空纤维膜束,所述中空纤维膜束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装置,其中中空纤维膜是呈束固定在多孔固定板上,中空纤维膜束沿圆筒轴向方法平行排列在圆筒内,增加了污水处理效率,返排液废水和城市污水经过滤处理后,固含量明显降低,COD值下降较多,悬浮固体明显下降。而且滤芯内附着的污垢或夹杂物,经水洗后大量减少,证明该中空纤维膜滤芯不仅处理效果明显,而且可以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3104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73133.0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
Inventor: 董星亮 , 刘正礼 , 张红生 , 孙东征 , 苏峰 , 赵景芳 , 顾纯巍 , 金学义 , 田波 , 邓文杨 , 宋林松 , 冼敏元 , 赵春燕 , 付金宝 , 夏强 , 李梦博 , 金勇 , 王海燕 , 申晓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水管遥控监测系统信息双向传输方法,涉及隔水管疲劳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数据接收控制节点与第一数据采集发射节点握手,并在握手完成后向第一数据发射点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数据采集发射节点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后向数据接收控制节点发送第一数据;当第一数据小于第一设定阈值时,数据接收控制节点与第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握手;数据接收控制节点在握手完成后向第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发送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接收第二控制指令后,第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向数据接收控制节点发送第二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完全避免了不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发送数据时可能发生的碰撞冲突,提升了隔水管疲劳监测网络的利用率和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3104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911073133.0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
Inventor: 董星亮 , 刘正礼 , 张红生 , 孙东征 , 苏峰 , 赵景芳 , 顾纯巍 , 金学义 , 田波 , 邓文杨 , 宋林松 , 冼敏元 , 赵春燕 , 付金宝 , 夏强 , 李梦博 , 金勇 , 王海燕 , 申晓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水管遥控监测系统信息双向传输方法,涉及隔水管疲劳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数据接收控制节点与第一数据采集发射节点握手,并在握手完成后向第一数据发射点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数据采集发射节点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后向数据接收控制节点发送第一数据;当第一数据小于第一设定阈值时,数据接收控制节点与第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握手;数据接收控制节点在握手完成后向第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发送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接收第二控制指令后,第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向数据接收控制节点发送第二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完全避免了不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发送数据时可能发生的碰撞冲突,提升了隔水管疲劳监测网络的利用率和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6497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136671.6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星亮 , 刘正礼 , 金学义 , 殷志明 , 张红生 , 孙东征 , 赵景芳 , 王冬石 , 顾纯巍 , 宋林松 , 冼敏元 , 赵春燕 , 付金宝 , 田波 , 夏强 , 李梦博 , 李昊
IPC: E21B47/10
Abstract: 一种井涌井漏监测装置和监测方法。井涌井漏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和分析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均与所述分析单元相连接,第一检测单元获取隔水管组内液面相对于分流器的参照高度变化数据信息,第二检测单元获取伸缩节内筒相对于隔水管组的伸缩节外筒的实际伸缩变化数据信息;分析单元根据参照高度变化数据信息和实际伸缩变化数据信息生成隔水管组内液面相对于伸缩节外筒的实际高度变化数据信息,输出对应监测结果,作业者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是否发生井涌井漏。该装置可大大提高深水钻井过程中井涌、井漏监测的准确度和效率,而且能够满足在各种不同工况下有效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44758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139391.0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星亮 , 刘正礼 , 苏峰 , 金学义 , 张红生 , 孙东征 , 赵景芳 , 顾纯巍 , 田波 , 邓文杨 , 宋林松 , 冼敏元 , 赵春燕 , 付金宝 , 夏强 , 李梦博 , 金勇 , 王海燕 , 申晓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提供了一种隔水管监测系统时分复用的传输方法,涉及隔水管疲劳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数据采集发射节点将采集的第一数据与设定阈值比较,当第一数据小于设定阈值时,第一数据采集发射节点向数据接收控制节点发送第一数据;数据接收控制节点接收第一数据;数据接收控制节点计算本周期内剩余时间t2;当t2>tn+tW2时,数据接收控制节点与第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握手并在握手完成后通知第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可发送指定长度的第二数据;第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接收到可发送指定长度的第二数据通知后,向数据接收控制节点发送第二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自适应调节传输的数据量,既避免了信道变差可能带来的碰撞冲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