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承压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19864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249623.2

    申请日:2014-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冲击承压器,包括承压器本体、活塞环和下接头;承压器本体为中空管状结构,其底端内径收缩以承接落座的堵塞器,其上端和腰部分别设置螺纹,用来连接上部管柱结构和下接头,下接头下端设置螺纹以连接下部管柱;承压器本体下部外侧和与承压器本体相连的下接头中下部管柱结构的内侧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间;通过剪钉固定在承压器本体下部外周的活塞环位于所述环形空间之内,活塞环与所述环形空间形成压力密封;承压器本体位于活塞环之上的位置设置多个循环孔,与活塞环之上的环形空间相通。本发明可实现管柱内再循环,而且抗冲击,不受循环排量的限制,还可避免剪钉提前剪切或不能剪切的问题。

    一种海上小规模气藏的开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00402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429503.1

    申请日:2012-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小规模气藏的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选定已开发气田生产气藏,并在该气田内或其周围选择适合本发明开发的待开发小规模气藏;B、钻井船选择适当海上位置就位,并通过钻井及完井,在已开发气田生产气藏的储层砂体与小规模气藏之间建立人造天然气运移通道以开发小规模气藏;C、利用已开发气田生产气藏的生产平台或水下生产系统进行气藏开发:小规模气藏中的天然气在压差的作用下通过人造天然气运移通道进入已开发气田生产气藏的储层砂体,以储层砂体为输导层流向生产平台或水下生产系统的生产井,最后天然气从所述的生产平台或水下生产系统的生产井网流出,从而实现对所述小规模气藏的开发。本发明通过建立人造天然气运移通道,对已有的开发平台或水下生产系统进行充分利用从而缩短开发周期,降低了投资成本。

    复合管及其制造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16682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66886.2

    申请日:2013-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管及其制造方法。复合管包括基管(1)和机械结合在基管内的耐蚀合金衬管(2),所述基管的端部内周设置有耐蚀合金堆焊层(3),所述耐蚀合金堆焊层(3)的内端面与耐蚀合金衬管(2)的端面相接,所述耐蚀合金堆焊层(3)轴向上的长度不小于耐蚀合金衬管(2)的端面与基管(1)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耐蚀合金衬管(2)机械结合在基管(1)内;S2、去除复合管端部一定长度的耐蚀合金衬管(2);S3、从耐蚀合金衬管(2)的端部起,由内至外在所述基管(1)的端部内周上堆焊形成耐蚀合金堆焊层(3)。本发明解决了双金属机械复合管焊接难度大、焊接合格率低、速度慢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