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166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78989.9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天然气的二氧化碳预处理系统,包括一级脱水脱烃单元以及分离脱碳单元。进入第一分子筛的原料气分离出水后进入分离器,进入膜分离装置完成初步脱碳后进入吸收塔,吸收塔用以进一步脱去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经过一级脱水脱烃单元处理后,原料气完成一级的脱水脱重烃工序,并进入到分离脱碳单元中,其中,膜分离装置开始对原料进行脱碳处理,降低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随后进入到吸收塔内进行进一步的脱碳处理,经过吸收塔进一步脱碳后,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降低,系统整体具有较高的二氧化碳分离效率,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28296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811311221.5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输立管内有害流型快速识别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集输立管水面以上一端固定连接垂直管道一端,垂直管道另一端通过弯头连接水平管道一端,水平管道另一端固定连接气液分离器;2)在垂直管道和水平管道上分别设置阻力元件;3)分别采集两阻力元件处管道的压差信号;4)计算两阻力元件处管道压差信号的均值与标准差;5)分别计算两阻力元件处管道压差信号的功率谱主频;6)识别集输立管是否为有害流型,当集输立管是有害流型时,进入步骤7);当集输立管不是有害流型时,输出集输立管的流型识别结果;7)识别集输立管有害流型的种类,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石油工程多相流检测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0511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0933294.9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芯保压连续性检测和切割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岩芯存储舱、岩芯切割器、非接触式无损检测系统、接触式检测系统、岩芯抓取转移系统;岩芯存储舱、岩芯切割器、非接触式无损检测系统、接触式检测系统和岩芯抓取转移系统构成一个保压的密闭体系;岩芯存储舱出口设置有阀门,岩芯存储舱的出口通过管道依次经岩芯切割器、非接触式无损检测系统和接触式检测系统连接岩芯抓取转移系统,岩芯切割器用于对岩芯样品进行切割,非接触式无损检测系统用于对岩芯样品进行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接触式检测系统用于对岩芯样品进行接触式检测,岩芯抓取转移系统用于抓取岩芯存储舱内的岩芯样品,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带压岩芯检测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32162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84708.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能协同的海上油田伴生气固化封存装置,主要包括海水淡化组件、淡水转运组件、伴生气固化组件和辅助制冷组件,海水淡化组件通过淡水管和淡水转运组件相连,淡水转运组件通过连接管和伴生气固化组件相连,伴生气固化组件和辅助制冷组件通过循环管相连。本发明巧妙的将清洁可再生的风能、太阳能与机械传动以及水合物生成相结合,将海上油气田伴生气固化封存起来,具有节能环保、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等优点,可适用于距离陆地较远的深海油田的伴生气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833547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0635719.0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生产系统设备数量快速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水下生产系统的布置方式和功能类型进行分析,获得构建水下生产系统所需的由若干基本模块单元组成的不同种类的典型子系统;2)将待核算的水下生产系统进行拆分,得到能够组合为待核算水下生产系统的典型子系统及其他不属于典型子系统的设备种类;3)分别对步骤2)中得到的典型子系统及其他不属于典型子系统的设备种类和数量进行核算,得到待核算水下生产子系统的设备数量。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水下生产系统前期研究水下设备数量快速核算。
-
公开(公告)号:CN11285808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43278.7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海底沉积物中水饱和度及结合水含量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海底水合物藏海泥作为沉积物样品;S2.采用离心法测定沉积物样品中部分孔隙水含量;S3.然后采用热重法测定剩余样品中孔隙水含量,并计算海底沉积物样品中水饱和度;S4.采用微商热重法分峰计算获得孔隙水中结合水与自由水比例,计算海底沉积物样品中结合水含量。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海底沉积物进行离心、烘干失重快速且准确的测量沉积物中孔隙水含量,计算沉积物中水饱和度的方法,克服了常规压榨法无法完全取出孔隙水的问题。同时针对孔隙水中自由水和结合水含量进行详细的划分,获得海底沉积物中结合水含量,为海底沉积物中水合物生成和分解研究提供有效的分析基础数据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61955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51673.0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主相水合物悬浮液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气体注入模块、压力调节模块、旋转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和取样模块;反应釜为一密封压力容器,用于盛放水合物样品;反应釜的一端连接气体注入模块,另一端连接取样模块,在反应釜的进气端和取样端均设有压力调节模块,反应釜顶部设有一废气排放管路,反应釜顶部还设有旋转控制模块,反应釜放置在温度控制模块中,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反应釜内的反应温度。其能够原位生成水合物浆液并且模拟实际深海油气管路中特定地温压条件,为后续对水合物浆液流动性质的测量提供相应物质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59455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341999.8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7D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输油管道泄漏监测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站系统和主站系统,其中,每一分站系统均包括次声波传感器、前置放大器、数据采集装置和BD/GPS授时装置,主站系统包括数据处理系统和显示终端;次声波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待测管道内对应监测点处介质的次声波信号并转换为次声波电信号;前置放大器用于对次声波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数据采集装置用于将放大滤波后的次声波电信号转换为次声波数据;BD/GPS授时装置用于得到校准后的次声波数据,并发送至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判断待测管道是否存在泄漏以及确定泄漏点的位置,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海底管道监测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05112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33294.9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芯保压连续性检测和切割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岩芯存储舱、岩芯切割器、非接触式无损检测系统、接触式检测系统、岩芯抓取转移系统;岩芯存储舱、岩芯切割器、非接触式无损检测系统、接触式检测系统和岩芯抓取转移系统构成一个保压的密闭体系;岩芯存储舱出口设置有阀门,岩芯存储舱的出口通过管道依次经岩芯切割器、非接触式无损检测系统和接触式检测系统连接岩芯抓取转移系统,岩芯切割器用于对岩芯样品进行切割,非接触式无损检测系统用于对岩芯样品进行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接触式检测系统用于对岩芯样品进行接触式检测,岩芯抓取转移系统用于抓取岩芯存储舱内的岩芯样品,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带压岩芯检测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49802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16683.4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3B3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极地的浮力破冰装置及其作业方法。所述浮力破冰装置包括两个形状和大小均一致的浮筒,浮筒的顶部为锥形;浮筒包括两个独立的舱室,上部为封闭的空腔,下部为压载腔;空腔内的抽水泵的两端分别连接抽水管和排水管,抽水管延伸至压载舱的内部,排水管穿过空腔的侧壁与外界相通;空腔内设有通气管,通气管的一端延伸至压载舱的内部,另一端穿过空腔的侧壁与外界相通;压载舱的底部设有进水阀;当压载舱内充满海水后,浮筒的浮力大于其重量;两个浮筒的底部通过系泊缆连接,滑轮套设于系泊缆上,滑轮固定于海底;两个浮筒通过金属梁铰接。本发明浮力破冰装置位于水下,采用浮力破冰,运营成本低,可在同一地点长期破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