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注浆用注浆接头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214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96898.9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注浆管连接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煤矿注浆用注浆接头连接装置,包括:插管和输送管,还包括:固定环、拉环、固定板、拉板、锁紧扣、固定机构、拉动机构和拧紧机构,固定环设有两个,两个固定环之间转动连接,拉环设有两个,两个拉环之间转动连接,固定板设有两个,两个固定板均设置在两个固定环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力拧紧的力度有一定的上限,并且金属管在第一次插进塑料管内时,需要将塑料管加热变软方便将金属管插入,金属管插进塑料管后,塑料管冷却定型,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扭动,容易发生松动分离的现象,两段注浆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较差,进而容易影响煤矿注浆效率的问题。

    一种注浆材料管道输送助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7096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14199.3

    申请日:2022-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浆材料管道输送助流装置,包括输送助流装置本体,所述输送助流装置本体包括输送套筒、活塞组件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后端通过电机驱动,所述传动机构的前端与活塞组件相连接,所述活塞组件的中间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组件的后端安装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的顶部安装有顶部联动杆,所述活塞组件的主体部分均穿入到输送套筒的内部,在活塞组件推进时,通过顶部的封堵机构能够在产生压力前将顶部的注入通道进行阻挡,避免推进过程中浆液继续堆积在活塞上,减轻了活塞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延长了活塞的使用寿命,推进中掉落的注浆材料部分仍旧能够进行回收使用,避免浪费的情况。

    一种注浆材料管道输送助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7096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0914199.3

    申请日:2022-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浆材料管道输送助流装置,包括输送助流装置本体,所述输送助流装置本体包括输送套筒、活塞组件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后端通过电机驱动,所述传动机构的前端与活塞组件相连接,所述活塞组件的中间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组件的后端安装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的顶部安装有顶部联动杆,所述活塞组件的主体部分均穿入到输送套筒的内部,在活塞组件推进时,通过顶部的封堵机构能够在产生压力前将顶部的注入通道进行阻挡,避免推进过程中浆液继续堆积在活塞上,减轻了活塞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延长了活塞的使用寿命,推进中掉落的注浆材料部分仍旧能够进行回收使用,避免浪费的情况。

    一种注浆减沉模拟实验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89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96890.2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注浆减沉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注浆减沉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机箱、机壳、注浆部、移动部、浆液搅拌部、稳压部、输送部和检测部,机箱安装在底板上部,机壳滑动设置在机箱顶部,注浆部安装在机壳上部,用于注浆加固,移动部安装在机壳上,用于调节注浆部的位置,浆液搅拌部安装在机箱的一侧,用于制备注浆浆液,稳压部安装在移动部上,稳压部与注浆部接通,用于稳定注浆时的压力,输送部接通在稳压部与浆液搅拌部之间,输送部用于将制备好的浆液输送到稳压部内,检测部安装在机箱外部,用于检测和记录注浆过程中的各项数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注浆压力不稳定和注浆效果差的问题。

    一种矿井水转移存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735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55227.0

    申请日:2019-04-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井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矿井水转移存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目标层的大致位置后,在工作面巷道内选择合适位置,向目标层大致方位开设探查孔;通过探查孔对水样及各个岩层的岩石样品进行取样并进行分析;在探查孔附近开设向目标层的注水孔,在探查孔和注水孔进行放水试验和压水试验;根据取样分析、放水试验和压水试验的试验结果,确定目标层的精确位置,在工作面巷道内向目标层开设若干新的注水孔,用以将工作面的矿井水回灌至目标层。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有效减少了矿井水的处理费用,保护了矿区地下水资源和矿区的生态环境,减少了矿井突水灾害,为矿井安全生产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综合技术保障。

    一种矿井水转移存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735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355227.0

    申请日:2019-04-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井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矿井水转移存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目标层的大致位置后,在工作面巷道内选择合适位置,向目标层大致方位开设探查孔;通过探查孔对水样及各个岩层的岩石样品进行取样并进行分析;在探查孔附近开设向目标层的注水孔,在探查孔和注水孔进行放水试验和压水试验;根据取样分析、放水试验和压水试验的试验结果,确定目标层的精确位置,在工作面巷道内向目标层开设若干新的注水孔,用以将工作面的矿井水回灌至目标层。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有效减少了矿井水的处理费用,保护了矿区地下水资源和矿区的生态环境,减少了矿井突水灾害,为矿井安全生产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综合技术保障。

    一种地下矿山矿井涌水处理用沉淀池

    公开(公告)号:CN218435176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2486451.3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矿山矿井涌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池体的左侧设置有进气机构,所述池体的右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池体的顶部设置有加药机构。该地下矿山矿井涌水处理用沉淀池,通过设置的进气机构,在使用时,开启驱动电机带着第一皮带盘旋转,第一皮带盘通过传输皮带将动力传输给第二皮带盘,第二皮带盘带着空心转轴转动,空心转轴驱动搅拌杆进行水体与药粉的混合作业,开启气泵,打开进气阀,经进气管把空气输送到空心转轴内由过滤网的网孔排出,气体从水池内往上浮起的过程能加速池体内水体的流动,从而促进药粉与水体的混合,实现快速沉淀的目的。

    一种煤矿采空区充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093124U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22330193.X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煤矿采空区充填装置,包括充填组件,所述充填组件包括内套和喇叭口,所述喇叭口上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环和固定板,所述喇叭口的一侧安装有注料组件,所述注料组件包括进管和电磁阀,所述内套的外侧安装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滑套和外套,所述喇叭口的另一侧安装有压力控制组件,该煤矿采空区充填装置能够根据区域的高度进行调节自身的高度,无需现场进行组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充填装置能够循环利用,降低填充作业所需的成本,能够保障注入的混凝土对区域的顶部和底部具有充足的支撑压力,避免因区域内的压力变化而出现松动,保障对煤矿采空区的支撑牢固度,适用于煤矿采空区的充填支撑使用。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煤矿球磨机

    公开(公告)号:CN221847363U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20347339.8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煤矿球磨机,涉及煤矿球磨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球磨机本体和驱动架,所述驱动架的外表面套设有驱动齿环,所述球磨机本体的侧面均匀设置有导热环,所述球磨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冷却架,所述弧形冷却架的内部设置有弧形贴合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球磨机本体、弧形冷却架、弧形贴合板、冷却槽、循环管、贴合胶条和阻尼胶圈,可以使得设备进行更加高效稳定的持续散热降温操作,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将需要进行球磨加工的煤矿,添加进球磨机本体的内部,此时通过驱动架和驱动齿环对球磨机本体整体进行驱动操作,使其带动球磨机本体整体进行快速的转动操作。

    一种用于煤矿覆岩离层注浆减沉的可提升导管

    公开(公告)号:CN220395714U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22006332.8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覆岩离层注浆减沉的可提升导管,涉及煤矿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稳定轴,所述稳定轴的内部设置有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插设安装在外套筒的内部,所述外套筒的内底壁开设有适配槽;下安装筒,所述下安装筒安装在外套筒的下表面,所述下安装筒与适配槽之间相互适配;第二稳定环,所述第二稳定环安装在第二伸缩杆的左端,效果是通过防滑垫的设计增强与导管本体外表面接触的摩擦力,使得连接更加稳定,随后通过限位环对稳定轴进行限位,避免导管本体偏移,同时通过多组活动滚珠的设计能够辅助导管本体进行移动和固定,加强了导管本体注浆时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