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041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797769.5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鄂尔多斯市伊化矿业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IPC: C02F9/04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水回灌用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设置有粗滤件,所述罐体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壳,所述罐体内设置有细滤件;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轴承块,两个所述轴承块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筒;所述粗滤件包括翻转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翻转机构上;所述细滤件包括数量为两个安装块。该矿井水回灌用过滤装置,通过设置的移动机构和粗滤件的配合可自动清理过滤杂物,无需人们定期维护手动清理拦截的杂质,减小了劳动强度,省事省力,从而便于矿井水回灌过滤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041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797083.6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鄂尔多斯市伊化矿业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IPC: C02F9/02 , B01F27/706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井水回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矿井水回灌存储设备,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内部的过滤组件,以及设置于箱体内部的消毒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腔、架设于过滤腔内部的过滤网、设置于过滤腔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网下方的吸附网、架设于吸附网底部的吸附棉,以及加工在过滤腔底部的漏水孔,所述箱体包括存储箱、架设于存储箱左侧的外接管,以及设置于存储箱右侧的储水箱,所述箱体还包括架设于储水箱顶部的水泵、设置于水泵顶部的进水管。该矿井水回灌存储设备,通过电机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齿轮,因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为活动连接,能够使搅拌组件对搅拌腔内的矿井水进行搅拌,从而方便对矿井水中的杂质进行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216377714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2306305.3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 鄂尔多斯市伊化矿业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2F9/04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水处理回用系统,包括罐体、加药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壳体和数量为两个且均固定安装在罐体底部的插柱,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壁固定安装有滤膜网板和位于滤膜网板底部的活性炭板,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筒,两个所述安装筒的相背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插块,两个所述滑板相背的一侧均活动安装有限位弹簧,两个所述滑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拉杆。该矿井水处理回用系统,通过加药机构和过滤机构的配合可对矿井水回收再利用,可用于降尘和机械设备使用,从而节约水资源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6431895U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22306361.7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 鄂尔多斯市伊化矿业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矿井水余热利用设备,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左侧的稳固箱,以及设置于箱体内部的驱动组件,所述稳固箱包括第一水泵、架设于第一水泵顶部的环形水管、设置于箱体左侧的稳固块,以及架设于第一水泵右侧的出水管,所述箱体包括三组支撑板、架设于三组支撑板顶部的三个放水箱,以及架设于顶部所述放水箱外表面的入水管,所述箱体还包括设置于入水管外表面的控制阀。该环保矿井水余热利用设备,通过第一水泵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水管,因环形水管贯穿箱体并延伸至放水箱的内部,能够利用放水箱内的矿井热水对环形水管内的冷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洗澡用水,从而方便了对矿井水余热利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92642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07322.2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吸附性用粉煤灰配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前处理:对粉煤灰进行球磨、筛分除杂和干燥处理,使粉煤灰变成干燥的粉末状,2)一次改性:将粉末状粉煤灰放置进装有含酸溶液的容器中进行浸泡,浸泡后将改性后的粉煤灰取出,放置时间为5‑8小时,再将改性后的粉煤灰放置进烘箱中进行加热,3)成型:按照重量分计,取改性后的粉煤灰30‑50份、腐殖酸钠溶液10‑20份、硅藻土15‑25份、膨润土20‑40份、凹凸棒粘土20‑40份和纯净水60‑80份加入到装填容器中,然后再使用搅拌器对装填容器中的混料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进行挤压成坯。该作吸附性用粉煤灰配比方法,该过程中提高了粉煤灰比表面积,吸附性能力强,便于与水体分离,避免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384533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08959.3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IPC: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基固废制备充填材料配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筛选:将煤基固废材料中的煤矸石、粉煤灰与煤灰渣进行筛选分类,一次搅拌:将煤矸石、粉煤灰、煤灰渣及煤泥分别投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搅拌机内放入1‑5份黏土,混合后搅拌时间为40‑80分钟,加工:搅拌时间结束后,依据混合物的浓稠程度进行添加稀释剂6‑10份或固化剂4‑12份。该煤基固废制备充填材料配比方法,通过煤矸石与粉煤灰的成分与黏土成分相近,能够在制砖时减少土、煤与黏土的使用,从而能够节约土地面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利用固定剂与稀释剂,能够对煤矸石与粉煤灰等材料进行搅拌成型,从而能够对煤基固废进行充填材料的制备,达到了对煤基固废的资源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30977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09133.7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绿色开采领域,公开了一种煤基固废注浆填充系统和注浆的方法,包括分级子系统和制浆子系统;分级子系统包括第一分级装置和第二分级装置;第一分级装置和第二分级装置内均设有至少一个筛网,筛网将第一分级装置和第二分级装置均分隔为多个依次层叠排布的分级单元;第一分级装置的至少一个分级单元通过皮带机与第二分级装置最上级的分级单元连接,第一分级装置剩下其它分级单元和第二分级装置中的全部分级单元均通过各自对应的料仓与制浆子系统连接。本发明通过分级子系统将煤电固废进行分级,并通过制浆子系统将分级后的产物分别或按比例进行制浆,使其作为减缓地表沉降的注浆充填使用,实现固废的无害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85700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100476.8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矿井水深地封存与地面抽排的复合钻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地面向下钻探第一开井段,且底部至少延伸至地表沙土层底部,固井;S2:从第一开井段的底端开始,向下钻探第二开井段,且底部至主采煤层的顶部,固井;S3:从第二开井段的底端开始,向下钻探第三开井段,其上部贯穿主采煤层,底部至深部地质封存层的顶部,固井;S4:从第三开井段的底端开始,向下钻探第四开井段,其底部至深部地质封存层的底部;S5:在第三开井段的顶部的井壁上设抽排通孔和灌注通孔,在主采煤层的巷道中设抽排水管和灌注水管,它们的进水端均进入井底水仓,抽排水管和灌注水管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抽排通孔和灌注通孔。
-
公开(公告)号:CN11558772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93177.6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2 , G06F17/18 , E21B4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立煤层气井高产模式的方法,属于煤层气开发工程技术领域,首先需进行数据准备;接着确定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的阈值;揭示煤层气井产能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基于敏感度分析结果提取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主控因素;最后基于提取的主控因素对煤层气井进行投点,结合主控因素的阈值,并综合考虑各因素间具有耦合控制性的特性,建立煤层气井高产模式。本申请首次提出利用关联度来定量化表征煤层气井产能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程度,在此基础上揭示煤层气产能的主控因素,建立了煤层气井高产模式定量化的判识模板,以该模板作为基准,可对后期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有效参考和指导意见。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4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321743.X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IPC: G01N2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模拟不同气藏合采兼容性的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若干个并联的模拟储气层单元,每个模拟储气层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一个气罐、样品管和分流量计,所述气罐上设有压力计,用于实时检测气罐的输出压力;实验时样品管内部放置地质样品,用于模拟储气层,样品管连接核磁共振装置和围压泵,分别用于实时监测地质样品的含水量和保持样品管内的压力;若干个模拟储气层单元并联之后连接总流量计,连接在两个模拟储气层单元之间的管道为可伸缩的套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