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188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34250.2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4L45/12 , H04L41/149 , H04L41/14 , H04L43/08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延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fgOTN的电力通信网延时检测方法及装置。首先,依据电力通信设备及其的链路关系建立电力通信网络模型,通过选取网络中任意两节点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并获取数据在两端传输时的延时。其次,基于历史数据在不同流量条件下获取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所有路径,获取不同流量下所有路径的平均延时。同时依据构建的延时检测模型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不同流量下的最优路径延时。最后,获取电力通信网络中当前流量状态及其延时,将延时与平均延时函数和最优延时函数进行对比,判断延时是否处于正常区间;若延时超出该区间,则通过计算高突发延时概率,预测网络异常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922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42476.7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慧电力网络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OSU的电力数据动态分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首先,基于OSU采集电力通信数据,并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和归一化。其次,利用电力通信数据,基于回归模型构建流量预测模型,预测电表传输在未来使用的数据流量。接着,建立动态带宽分配机制,为动态带宽分配机制设立触发条件。其中,动态带宽分配机制通过优先级调度算法调整带宽分配策略。最后,实时采集网络状态数据,与流量预测模型预测的数据流量进行比较,计算预测误差,并对流量预测模型进行更新。本发明在电力网络高负载情况下,针对不同数据流动态分配带宽,提高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8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34250.2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4L45/12 , H04L41/149 , H04L41/14 , H04L43/08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延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fgOTN的电力通信网延时检测方法及装置。首先,依据电力通信设备及其的链路关系建立电力通信网络模型,通过选取网络中任意两节点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并获取数据在两端传输时的延时。其次,基于历史数据在不同流量条件下获取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所有路径,获取不同流量下所有路径的平均延时。同时依据构建的延时检测模型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不同流量下的最优路径延时。最后,获取电力通信网络中当前流量状态及其延时,将延时与平均延时函数和最优延时函数进行对比,判断延时是否处于正常区间;若延时超出该区间,则通过计算高突发延时概率,预测网络异常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61129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91829.6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无线局域网的访问管理方法及处理器:接收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访问请求携带用户标识和第一网络访问信息;基于用户标识查找用户注册表,若用户注册表中没有存储用户标识,则将访问请求转发至认证模块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将用户标识存储在用户注册表中,并将用户标识以及对应于用户标识的权限信息存储在权限信息表中;当用户注册表中存储有用户标识时,获取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基于用户标识和位置信息查找权限信息表,判断用户是否满足访问条件,若满足,则响应访问请求。本发明对用户进行管理并设置访问权限,解决了基于用户账号和密码可以访问网络中所有信息的问题,保证了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722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69004.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4L41/0896 , H04Q11/00 , H04L43/0882 , H04L41/14 , H04L41/142 , H04L43/08 , H04L4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fgOTN的电力通信数据传输带宽调整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第一电力通信数据和第二电力通信数据;优先级评估模块构建通信数据评估模型对第一电力通信数据进行识别,得到各数据流的紧急性、重要性和隐私性得分进行识别,最终输出第一数据流优先级;流量监测模块构建流量监测模型对第二电力通信数据识别,得到历史网络流量特征,并根据网络流量特征计算第二网络拥塞评价值;带宽调整模块判断各个数据流的第二网络拥塞评价值均值是否超过预设网络拥塞评价阈值,若是,则触发带宽分配策略,根据第一数据流优先级对各个数据流的带宽资源进行自适应调整。本发明有效提升了电力通信网络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7225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69004.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4L41/0896 , H04Q11/00 , H04L43/0882 , H04L41/14 , H04L41/142 , H04L43/08 , H04L4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fgOTN的电力通信数据传输带宽调整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第一电力通信数据和第二电力通信数据;优先级评估模块构建通信数据评估模型对第一电力通信数据进行识别,得到各数据流的紧急性、重要性和隐私性得分进行识别,最终输出第一数据流优先级;流量监测模块构建流量监测模型对第二电力通信数据识别,得到历史网络流量特征,并根据网络流量特征计算第二网络拥塞评价值;带宽调整模块判断各个数据流的第二网络拥塞评价值均值是否超过预设网络拥塞评价阈值,若是,则触发带宽分配策略,根据第一数据流优先级对各个数据流的带宽资源进行自适应调整。本发明有效提升了电力通信网络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8450558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1723768.8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力用无线网接入装置,包括外壳、盖板和滤网,所述外壳两侧设置有多个天线,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多个壳体散热孔,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电子元件,所述外壳上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外壳卡接,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多个盖板散热孔,所述滤网设置在外壳内部,覆盖在电子元件上方,所述滤网与所述外壳旋转卡接;该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该电力用无线接入装置中电子元件正常工作,散热效果足以满足电力系统无线网络传输的需求,保证电力用无线网接入装置的通信传输,并且保证其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6385973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3336175.4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IPC: G01H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监测光缆接头盒振动的光栅阵列传感器模块,涉及电力通信技术领域。一种监测光缆接头盒振动的光栅阵列传感器模块,包括安装壳体以及设于上述安装壳体的光纤光栅传感器,上述光纤光栅传感器包括应力传感光栅阵列区;光纤光栅传感器设有用于在安装壳体摆动时使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力发生变化的驱动组件。采用本实用新型,其能够将振动信号转换为应变信号,借助光栅传感技术实现长距离光缆接头盒的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219915699U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20970501.7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R1/04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电力数据采集装置,包括箱体组件、支撑组件、采集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箱体组件内部,所述采集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旋钮,箱体组件内部底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柱,第一支撑板与支撑柱插接,箱体组件侧壁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限位肋柱,第一支撑板周向开设有与限位肋柱插接配合的限位槽,第一支撑板一侧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柱,第二支撑板与支撑柱上端插接,旋钮与支撑柱上部旋转卡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旋钮将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箱体与第一支撑板卡接,方便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拆卸与安装,使得需要更换内部配件时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21926749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20443939.4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防火防水功能的可塑性光缆引下装置,套入引下光缆上并将其引入地下,包括保护帽、可塑性引下管、封堵头和卡紧组件;保护帽和可塑性引下管均套设在引下光缆外部,保护帽位于地面上方,可塑性引下管上端与保护帽下端插接,且可塑性引下管下部延伸至地下;所述卡紧组件设置在保护帽内部,卡紧组件中部与可塑性引下管上端卡接;所述封堵头包括第一封堵头和第二封堵头;所述第一封堵头设置在保护帽上端与引下光缆连接处,所述第二封堵头设置两个,两个第二封堵头分别设置在引下光缆与可塑性引下管两端连接处;该装置可以提升排水效率,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且适用于不同的构架混凝土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