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5624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610262595.7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SCD模型间隔解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SCD模型间隔建模;(2)间隔之间关联关系分析;(3)间隔物理解耦;(4)分析关联间隔配置修改的内容;(5)合并间隔文件。本发明提供隔离不同业务配置信息改动影响范围的手段,降低SCD文件应用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5611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10878035.9
申请日:2017-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7/30 , G06F8/35 , H04L67/2871 , H04L67/34 , H04L67/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控装置的通讯方法及系统,包括当模型驱动测控装置工作时,将预先设定的模型文件实例化后下装至测控装置;所述测控装置解析所述实例化后的模型文件;将解析后的模型文件数据,按照通讯类型分别传递至各功能模块。本发明提供的模型驱动的互联互通将测控系统所有配置信息融入模型文件,降低应用功能与程序实现的耦合程度,并考虑了影响装置互联互通的大部分相关因素,消除互联互通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2780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710645041.X
申请日:2017-08-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4/06 , H02J13/0062 , H02J13/0075 , H04L1/0061 , H04L69/04 , H04L69/30 , H04Q11/0067 , H04Q2011/00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过程层信息实时转发方法及装置,包括:第一过程层网络通过与所述第一过程层网络连接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按照预先设定的收发频段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和与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的第二过程层网络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完成两个或多个过程层网络的无线透明连接,对于设备运行于就地化状态不便于接线的情况下,可以完成无接触的信息传输。对于未来一、二次设备的融合运行方式提供了安全可靠且与现在变电站通讯网络完全兼容的通讯方法和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5117532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510478107.1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间隔信息模型的建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一次设备模型与二次设备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划分二次设备间隔模型,二次设备元素自动归集到二次设备间隔模型。本发明建立一次设备模型与二次设备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有力支撑智能化分析改扩建的相互影响和智能告警、五防联闭锁、数据辨识等高级应用,减少人工费时费力的工作,提高变电站和电网的安全稳定,有利于加强变电站对主站的支撑;本发明可以准确的分析出智能变电站SCD模型中一次设备模型与二次设备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避免信息模型之间孤立的状态,有利于智能变电站中智能告警、五防闭锁、数据辨识和源端维护的功能正确分析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7814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00238.5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869 , Y04S10/16 , Y04S40/128 , H02J13/0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的信息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一次设备的状态信息;扩充IEC61850信息模型中二次设备的在线监测逻辑节点,并采集所述二次设备的在线监测状态信息;通过Web service方式获取生产管理系统的设备信息;对设备对应的一次设备的状态信息、二次设备的在线监测状态信息以及生产管理系统的设备信息进行融合。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集成一、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数据,并与生产管理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实现相关设备信息的统一,为无人值班和调控一体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3107595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210499021.3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838 , Y04S10/16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式变电站中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进线智能模块、变压器智能模块、出线智能模块和自动化模块;所述自动化模块分别与所述进线智能模块、所述变压器智能模块、所述出线智能模块连接;所述进线智能模块与所述变压器智能模块进行连接。本发明提供的预制式变电站中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具有设备成熟可靠、施工方便简单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86075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410538511.9
申请日:2014-10-13
IPC: H04L9/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ICD模型文件数字签名的验证方法,该方法包括:定义并确定ICD模型文件的特征内容范围;局部解析并抽取ICD模型文件的特征内容;对特征内容进行文本化处理,生成摘要并加密形成数字签名值;组织形成完整签名信息并赋予XML格式;设备检测合格后,将签名信息附加在ICD模型文件中;工程模型集成配置时,导入各个设备ICD模型文件,将ICD模型文件的签名信息转移附加到SCD模型文件中;工程配置过程完成后对SCD文件进行签名一致性比对验证。本发明为工程建设和调试过程的模型管控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保证了实际装置运行模型与设备入网检测合格的ICD模型文件内容完全一致,保障了智能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14768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159228.9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7/06 , H04L9/3247 , H04L41/0823 , H04L41/145 , H04L6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配置工具与模型云系统双向校核互动方法,包括:智能变电站系统配置工具请求从模型云系统下载ICD模型文件;智能变电站系统配置工具对ICD模型文件的功能信息进行签名验证;智能变电站系统配置工具将经过签名验证后的ICD模型文件与存储于智能变电站系统配置工具中的SCD模型文件进行一致性校验;智能变电站的系统配置工具将通过一致性校验的SCD模型文件上传至模型云系统。本发明采用了系统配置工具与模型云系统双向互动、并进行现场配置模型校核的方法,可以保证系统配置工具与模型云系统双向互动,避免现场配置与模型云系统模型不一致的问题,同时进行数字签名验证、在线模型动态校核保证现场配置的模型真实性、不可篡改性、离线与在线模型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60186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210193980.2
申请日:2012-06-12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的矢量图形自动生成方法,针对变电站一次接线图可以分别对单设备图元和间隔图元进行处理,将一次接线图中的图元按类型存到本地图元列表,采用映射方法将本地图元映射到目标系统设备图元上,形成映射图元对;对间隔图元处理时,识别目标系统对应的间隔图元,并对其进行匹配,将匹配结果形成间隔图元匹配对;按照XML文件格式将映射图元匹配对的图元信息保存;按照映射的方法,将智能变电站一次接线图的图元替换为目标图元,对目标图元按照原图的尺寸进行调整;导出矢量图形完成图形定制,传输给各级调度系统导入,完成图形文件共享。本发明图形中引用的一次设备图元,支持单个图元映射替换,且本发明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5624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262595.7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 Y04S40/22 , G06F17/5068 , G06F22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SCD模型间隔解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SCD模型间隔建模;(2)间隔之间关联关系分析;(3)间隔物理解耦;(4)分析关联间隔配置修改的内容;(5)合并间隔文件。本发明提供隔离不同业务配置信息改动影响范围的手段,降低SCD文件应用的复杂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