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09035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90523.3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IPC: E04H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角形断面铁塔,包括由热轧角钢构成的塔身,所述塔身包括塔身主材、塔身斜材以及塔身横隔材,其中所述塔身斜材和所述塔身横隔材均与所述塔身主材相连,所述塔身主材的肢背朝向三角形断面的内部,且所述塔身主材的肢背设置在所述三角形断面的对称轴上。本发明将所述三角形断面铁塔采用热轧角钢做为主材形式,塔身横隔材通过焊接直接连接在所述塔身主材上,不但连接简单,而且可降低原材料采购加工和安装难度,有利于减小材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45684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710097601.2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铝钢输电铁塔接地装置制造工艺,解决输电铁塔接地装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易腐蚀与产品表面粗糙的问题,属于输变电工程领域。本发明包括加热除油、酸洗除锈并水洗、活化与钝化处理、加热烘干、快速热浸渗铝处理与分组电焊等步骤,有效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渍,防止材料表面形成漏渗缺陷。本发明提高工件的镀层质量,加强接地装置的防腐蚀性能。将现有技术中的热浸铝与扩散渗铝步骤融合为快速热浸渗铝处理一个步骤,显著提高了工艺效率,减少了操作工序,同时使得工件渗铝外壁更光滑。同时,本发明提高接地装置的力学性能,结构稳定,保障工艺过程的安全,特别适用于输电铁塔接地装置的制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0629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1711348847.9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电杆力学性能试验时所用试验技术,特别是一种复合材料电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及其试验装置,其要点在于,还包括有双向动滑轮、转向固定绳和两地锚定位点,双向动滑轮包括有轨道动滑轮和加载动滑轮,两动滑轮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两地锚定位点分别安装在电杆梢端的外侧空间和下方,转向固定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两地锚定位点,中间串绕轨道动滑轮;加载绳的一端连接卷扬机,另一端串绕加载动滑轮后连接传感器,并最后与电杆梢端固定连接。操作时,先进行预加载,对两个动滑轮的位置进行调整,确保滑动顺利再进行试验。本发明优点在于:能够减小加载绳方向变化、提高荷载模拟准确度、避免加载绳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1022286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343594.9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飞 , 杨风利 , 韩军科 , 张宏杰 , 黄国 , 汪长智 , 刘海峰 , 朱彬荣 , 张子富 , 胡晓光 , 黄耀 , 张姝俊 , 许军 , 翁兰溪 , 周刚 , 林德元 , 韩纪层
IPC: G06Q10/04
Abstract: 一种极值风速的预测方法及其系统,基于预测风速地区的风速数据确定所述地区的风速类型;根据风速类型、风速数据对暴风重现期风速公式的参数进行设定;基于设定好参数的暴风重现期风速公式计算预测期间的风速;从所述风速计算结果中选择极值风速;对不同的风速类型进行极值预测,能让结构设计更加可靠合理,还能提高设计的运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40629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11348847.9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电杆力学性能试验时所用试验技术,特别是一种复合材料电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及其试验装置,其要点在于,还包括有双向动滑轮、转向固定绳和两地锚定位点,双向动滑轮包括有轨道动滑轮和加载动滑轮,两动滑轮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两地锚定位点分别安装在电杆梢端的外侧空间和下方,转向固定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两地锚定位点,中间串绕轨道动滑轮;加载绳的一端连接卷扬机,另一端串绕加载动滑轮后连接传感器,并最后与电杆梢端固定连接。操作时,先进行预加载,对两个动滑轮的位置进行调整,确保滑动顺利再进行试验。本发明优点在于:能够减小加载绳方向变化、提高荷载模拟准确度、避免加载绳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206585081U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20161590.5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铁塔接地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多个第一连接件首尾相接构成方形环,方形环的四角处分别连接有第二连接件,处于所述方形环的四角处的第二连接件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方形环的几何中心,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渗铝钢。本实用新型耐腐蚀性能强,结构设计合理,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易于加工,生产成本低,施工方便;能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253062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02129.3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IPC: H01T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T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管避雷针横风向涡振控制的低风压扰流板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扰流板长度和高度;通过扰流板上碎涡孔的分布算法,确定多个碎涡孔中每个碎涡孔的半径以及圆心坐标;并根据每个碎涡孔的半径及圆心坐标,对扰流板上的碎涡孔的分布进行布置;以及将扰流板安装在所述钢管避雷针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改变气动外形的基本原理,通过在扰流板上设置碎涡孔,一方面可增强扰流板的涡振控制效果,另一方面也可减少扰流板自身增加的风压。
-
公开(公告)号:CN106253062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802129.3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IPC: H01T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管避雷针横风向涡振控制的低风压扰流板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扰流板长度和高度;通过扰流板上碎涡孔的分布算法,确定多个碎涡孔中每个碎涡孔的半径以及圆心坐标;并根据每个碎涡孔的半径及圆心坐标,对扰流板上的碎涡孔的分布进行布置;以及将扰流板安装在所述钢管避雷针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改变气动外形的基本原理,通过在扰流板上设置碎涡孔,一方面可增强扰流板的涡振控制效果,另一方面也可减少扰流板自身增加的风压。
-
公开(公告)号:CN11040990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396835.1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E04H12/00 , E04H12/02 , C04B28/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2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塔及输电塔支撑柱,所述输电塔包括:竖直设置的塔身和横向设于所述塔身顶部的横担,所述塔身底部纵向设有支撑柱;支撑柱包括:径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粘接剂、加强架和外层管;加强架的外壁和所述外层管的内壁间设有砂浆。本发明提供的输电塔支撑柱结合了这两种材料的受力特点,充分发挥钢混结构协同工作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承压能力;可有效提高加强架和外层管防局部屈曲能力、避免采用厚钢板的层状撕裂问题,顺利解决加强架和外层管的加工、制作等难题,其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401265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610294406.4
申请日:2016-0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节点。其中,该装置包括:塔身主材、横材和第一连接板;其中,所述塔身主材包括呈线性布置的第一塔身主材段和第二塔身主材段;所述横材包括呈线性设置的横担主材和隔面横材;所述塔身主材和所述横材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并且,所述塔身主材与所述横材呈夹角设置。本发明中,塔身主材成为塔头的一部分,直接向下传力,使得传力效果更好;塔身主材、隔面横材和横担主材与连接板的连接方式均为双肢连接,不存在偏心,传力均匀,进而不用考虑强度折减;取消横担主材外贴短角钢,减小了横担主材的规格,避免了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