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89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35422.2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9/54 , G06F9/44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区域智能自治控制终端及其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操作系统层、应用层、消息总线和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层用于为应用层中的实时类应用提供实时操作系统和为非实时类应用提供Linux操作系统;应用层用于在Linux操作系统中运行非实时类应用调用硬件设备进行区域中设备的数据采集,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在实时操作系统中运行实时类应用调用硬件设备进行区域中设备的能量协同控制;消息总线用于进行操作系统层与应用层间和实时类应用与非实时类应用间数据的交互;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同时具有实时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可分别运行实时类应用和非实时类应用,在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也无需搭配其它设备,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24253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032444.8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频断路器传动机构,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其包括低频断路器壳体和绝缘杆,低频断路器壳体上安装有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上均设置有水平导槽,固定板二上还设置有竖直导槽,竖直导槽的一端与水平导槽的一端连通;绝缘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有连杆一、连杆三,连杆一的一端设置有销轴一,销轴一位于固定板一上的水平导槽内,连杆一上通过触点连接件一连接有动触点一;连杆三的一端设置有销轴二,销轴二位于固定板二上的水平导槽或竖直导槽内,连杆三上通过触点连接件二连接有动触点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能使低频断路器内的两对触点一对先动,一对后动,有效缩短灭弧时间,避免长燃弧在长燃弧时间后无法开断。
-
公开(公告)号:CN1159664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398457.7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H33/6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短路电流快速开断装置的燃弧能量调控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短路电流快速开断装置的分闸时间和预设短路故障清除时间阈值;获取短路电流快速开断装置在不同保护出口时间和不同电压初相角下对应的燃弧能量;根据燃弧能量确定保护出口时间区间,并基于所述保护出口时间区间确定保护出口时间;根据所述保护出口时间、分闸时间和预设短路故障清除时间阈值确定燃弧时间,以基于所述保护出口时间和燃弧时间实现短路电流快速开断装置的电弧能量的调控。本发明通过优化设定控制保护出口时间来间接调控合理燃弧时间,确保在任意电压初相角发生大容量短路故障时,燃弧能量在合理的范围区间,同时能够提升短路故障开断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6290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783735.6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触发间隙开关的直流大电流通流试验回路,属于高电压技术领域。本发明试验回路,包括:电流源支路,所述电流源支路,包括:直流充电回路、能量泄放支路、储能电容器、续流二极管、电抗器、燃弧时间控制开关K1、保护开关K2、分压器Ⅰ和电流线圈;所述电压源支路,包括:直流高压发生器、恢复电压调节电容和恢复电压上升时间调节电阻R和分压器Ⅱ。本发明试验回路的试验电压可满足触发要求、输出直流电流满足通流能力考核需求、熄弧瞬间即可施加恢复电压满足快速绝缘恢复考核需求,直流电流峰值、燃弧时间、恢复电压峰值及上升时间灵活可调,可满足不同试验参数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59487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685789.9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触发间隙开关的自旋弧控制电极及设计方法,第一电极组件与第二电极组件相对设置,第一电极组件的底端与第二电极组件的顶端间隔预设距离;第一电极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平面区和第一电弧旋弧区,第一电弧旋弧区围设在第一平面区的外侧;第二电极组件上设置有第二平面区和第二电弧旋弧区,第二电弧旋弧区围设在第二平面区的外侧;设计方法的流程为:确定电极直径‑开设旋弧槽‑分析电场强度;如此设置,一方面,有效控制气体触发间隙开关通流过程中的电弧旋转,减少电极局部烧蚀,提高了气体间隙开关的绝缘性能和电极大通流的抗烧蚀性;另一方面,便于等离子体喷射装置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5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14325.3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1R19/175 , G01R31/52 , G06F17/10 , G06F17/1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在线计算短路电流过零点时间的校正方法,包括:按照低频电力系统的预设比例要求改变直流衰减分量分别进行短路故障仿真计算,得到过零点时间预测误差与直流衰减分量比例之间的第一关系;按照低频电力系统的预设相位调整要求改变故障初始相位分别进行短路故障仿真计算,得到短路过零点时间预测误差与故障初始相位之间的第二关系;根据第一关系以及第二关系得到预测电流过零点时间的误差补偿公式;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短路故障的预测短路电流过零点时间以及短路故障电流参数,并记录计算时间,计算补偿电流过零点时间;根据补偿电流过零点时间对预测短路电流过零点时间进行补偿,得到校正短路电流过零点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252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30779.0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800kV快速断路器用合闸电阻结构,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滑动连接在导向筒内,所述导向筒与断路器的灭弧室动端导电连接,动触头通过连杆组件与断路器主拐臂连接;还包括电阻小串以及位于电阻小串两侧的电阻大串,本发明在不影响断路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将合闸电阻动端传动结构与原断路器结构巧妙结合,发明了一种连杆组件,使合闸电阻部分行程与断路器行程基本一致,设计了一种固定结构将合闸电阻固定在灭弧室下部,设计了一种合闸电阻绝缘支撑筒结构,在满足绝缘支撑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升了绝缘能力;设计了一种合闸电阻串压接机可靠性提升结构,确保合闸电阻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1746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785034.1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H02J3/48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智能配电网分布式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高比例分布式能源及储能系统接入情况下的交直流智能配电网相关参数及数据,搭建交直流智能配电网拓扑模型;基于所述交直流智能配电网拓扑模型构建交直流智能配电网数学模型;基于实际需求,以变电站有功出力最小、网络损耗最小、弃风弃光惩罚最小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由所述交直流智能配电网数学模型和所述目标函数构建智能配电网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本发明搭建交直流智能配电网拓扑模型,并结合实际需求构建智能配电网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可适用于高比例分布式能源和储能装置接入情况下的交直流智能配电网场景,具有较强的可嵌入性,并可拓展到大规模配电网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36096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031419.8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H33/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断路器压气双动组件,属于快速断路器领域,其包括压气缸,所述压气缸上设置有活塞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快速断路器的壳体上,在所述支撑座上靠近压气缸的一侧设置有曲柄;所述曲柄的中部与所述支撑座铰接,所述曲柄的其中一个端部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远离曲柄的一端与所述压气缸的活塞铰接;所述曲柄的另一个端部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上远离曲柄的一端与所述压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能够在曲柄、连杆和拉杆的作用下使得压气缸的缸体和活塞同时相向运动,从而增加压气缸的行程,提高快速断路器上压气缸内气体在开断前的预压力,并提高快速断路器上灭弧室的开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57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510466.5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寨县供电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N3/12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储能的配电网多层协同控制方法,包括:1、获取虚拟储能系统可调有功、无功功率范围,建立虚拟储能出力的数学模型;2、构建配电网多层协同控制上层模型,确定上层目标函数,获取上层控制模型约束;3、构建配电网多层协同控制下层模型,确定下层目标函数,获取下层控制模型约束;4、采用NSGA‑II算法和引入人工蜂群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分别对上下层控制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迭代搜索算法对模型进行博弈,以迭代更新的方式实现上下层决策变量的传递,得到配电网多层协同控制模型的Nash均衡解。本发明能有效解决新能源参与下配电网系统安全运行问题,并提高分布式资源消纳能力,从而保障配电网安全高效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