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6983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35334.6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非介入负荷辨识的自动化特征提取方法及系统,属于工业用户电力负荷用电监测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电负荷设备侧非介入负荷的电压电流波形,根据电压电流波形确定目标用电负荷设备的启停标志时间点和稳定运行时的功率波动范围;根据启停标志时间点,确定启停前后预设时间内的时域及频域特征差值序列;确定疑似启停标志时间点前后预设时间内的时域及频域特征差值序列;选取相关系系数大于预设值的特征量作为辨识特征,并对辨识特征的参比系数进行设定;对设定参比系数的辨识特征,建立非介入负荷辨识的特征库。本发明可实现对目标设备在设定特征阈内辨识特征和对应参比系数的自动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93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359960.0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高电压计量站
Inventor: 周峰 , 殷小东 , 胡浩亮 , 黄俊昌 , 杜新纲 , 曾非同 , 彭楚宁 , 熊前柱 , 陈昊 , 林繁涛 , 李仲青 , 聂琪 , 李小飞 , 陈昱卓 , 潘瑞 , 刘京 , 杨春燕 , 王翰 , 杨玉博 , 蒋依芹 , 徐熙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数字化变电站的集中计量装置,包括机架、电源插件、若干个计量插件、监测插件和业务插件,每个计量插件用于采集计量点的计量数据和SV报文,生成SV镜像报文;监测插件用于汇总暂存计量数据和SV镜像报文,并计算所需分析数据的特征值;业务插件用于对计量插件进行配置,以数据库形式存储监测插件传输的数据和报文,并基于上述数据实现对变电站的监测分析功能;所述插件之间通过机架背面的背板实现总线连接,并基于总线实现数据传输。所述装置能实现中小型数字化变电站数字化电能量的采集与计算,基于存储的海量数据实现在线电能数据分析,站内电能质量、计量设备运行工况监测,从而有效支撑电力市场现货交易。
-
公开(公告)号:CN11309812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13498.X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波动信号的自适应抽样方法及系统,属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工商业用户非介入负荷辨识应用场景,选取波动信号的特征量,并采集波动信号并获取工商业用户总线侧波形数据,根据多维特征量确定波动信号的计算间隔,根据计算间隔,计算工商业用户总线侧波形数据的多维特征量;对多维特征量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及消除噪声处理,保留多维特征量的上升沿及下降沿,生成多维特征量序列;对多维特征量序列的点进行异动点进行判定,保留判定的异动点作为抽样数据,针对抽样数据进行自适应抽样。本发明保证了负荷辨识算法中负荷状态判断的自动化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9812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0213498.X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波动信号的自适应抽样方法及系统,属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工商业用户非介入负荷辨识应用场景,选取波动信号的特征量,并采集波动信号并获取工商业用户总线侧波形数据,根据多维特征量确定波动信号的计算间隔,根据计算间隔,计算工商业用户总线侧波形数据的多维特征量;对多维特征量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及消除噪声处理,保留多维特征量的上升沿及下降沿,生成多维特征量序列;对多维特征量序列的点进行异动点进行判定,保留判定的异动点作为抽样数据,针对抽样数据进行自适应抽样。本发明保证了负荷辨识算法中负荷状态判断的自动化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58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0171882.8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志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13/00 , G06Q50/06 , G06Q10/063 , G06F16/906 , G06F16/29 , G06F16/2455 , G06F16/23 , G06F16/2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拓扑大数据分析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用户分支的台区拓扑识别的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接入及处理:根据用户采集特征、地址特征和用电特征将用户分类;S2:以供配电设计规范分析作为主要分析方法,采集拓扑分析和电压相关性分析作为辅助分析方法,实现用户分支识别;S3:用户分支识别后,对用户分支应属台区进行诊断;S4:依据电压相关性分析结果和或供配电设计规范,通过分支邻近识别、分支共线识别,实现台区拓扑自动识别和输出。本发明构建了一个现有档案数据和采集运行数据限制条件下的以用户分支为基础的虚拟供电网络,由于运行数据受限于实际供电网络,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高,完全可以达到实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1283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950578.7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碳源融合计量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采集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采集,获取用户或企业的能耗和职级碳排放测量数据;根据用能设备的类型,基于能源枢纽模型对能耗和职级碳排放测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不同用能设备的空间耦合关系和时间耦合关系,构建基于能源枢纽的多能源耦合模型,并根据所述多能源耦合模型计算不同能源的用能效率;根据多能源系统碳流理论,构建基于能源系统碳流理论的能量流‑碳排放流耦合传递模型,并根据所述能量流‑碳排放流耦合传递模型计算不同能源流的碳流率;根据碳流率和用能效率计算用户或企业不同碳源的用能间接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099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29760.5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昊 , 孟静 , 李宗嵘 , 蒋依芹 , 段晓萌 , 张密 , 白静芬 , 宋晓卉 , 杨玉博 , 徐熙彤 , 葛亚男 , 段永贤 , 张丽 , 耿爱玲 , 贾福泉 , 岑炜 , 李华
IPC: H04L67/12 , H04L67/10 , H04L67/1095 , H04J3/06 , H04Q9/00 , H02J13/00 , G06F16/25 , G06F16/906 , G06F18/2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计算和多源数据融合的时频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计量和时间同步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系统数据流设计单元,用于将电力系统的关键数据分类为时频同步数据和命令与监测数据;数据融合设计单元,用于对所述分类后的多源的时频同步数据和命令与监测数据进行融合;数据标准化设计单元,用于将融合获取的数据,基于云计算进行标准化计算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以预先制定的适应性的时频增量数据结构和存储模式,对所述标准化数据进行存储。本发明全面的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3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07416.3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融合方法,并公开了具有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融合方法的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融合方法分别包括动态测量数据成分分离、确定性成分不确定度评定、随机性成分不确定度评定、最终不确定度合成的步骤,实现更准确的不确定度评定,同时还不需要考虑数据平稳性和一些统计特性。能够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13125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0767098.9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6/2455 ,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网多业务间信息交互的接口平台及其工作方法,涉及交互接口技术领域。目前电网各系统间运行相对独立,难以实现对一些交叉性数据的共同使用。本发明包括接口服务层、后台计算层、数据源层、文件服务层及通讯层;接口平台针对不同实时性要求的数据采用对应的传输方式。在本技术方案中,接口平台既能提供静态数据,又能提供实时数据,可依不同的需求,进行提取;接口库是静态数据的数据源,可缓解主库传输数据的压力;有效提高处理速度,使得在高并发数据访问时,也能保证服务质量;且接口服务层在获取到数据后把数据存储到分布式缓存中,使用分布式缓存可便于多次共享相同数据时不用重复访问数据库;提高反馈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86135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110181856.3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模组辨识准确度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用于测试的波形文件库,并选取至少一个波形文件作为需求波形文件,并将所有的需求文件顺次连接以形成测试方案;配置至少一个待测负荷辨识模块的工位信息,对每个测试工位和对应的待测辨识模组进行初始化操作;通过SPI广播每个需求波形文件中的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至每个测试工位对应的待测辨识模组,并获取每个待测辨识模组在每个辨识时间段内产生的辨识数据;对于任一个待测辨识模组,根据该任一个待测辨识模组在所有辨识时间段内产生的辨识数据和所有需求波形文件对应的标准辨识结果,确定该任一个待测辨识模组的辨识准确度评分,并根据辨识准确度评分确定辨识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