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61280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795805.2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科梁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多电平换流器混合仿真系统的虚拟阻抗的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混合仿真系统的物理动模端的多电平换流器交流端口的端口电压实际值和端口电流实际值,并传递至混合仿真系统的数字仿真端;基于存在虚拟阻抗的数字仿真端进行仿真计算,确定数字仿真端的多电平换流器交流端口的端口电流计算值;确定所述端口电流计算值和端口电流实际值相等时,所述混合仿真系统的位于数字仿真端的多电平换流器的虚拟阻抗等于位于物理动模端的多电平换流器的等效内阻。本发明基于换流器虚拟阻抗进行补偿,能够实现适用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的功率接口,提高了数模混合仿真系统的稳定性与精确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66128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10795805.2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科梁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多电平换流器混合仿真系统的虚拟阻抗的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混合仿真系统的物理动模端的多电平换流器交流端口的端口电压实际值和端口电流实际值,并传递至混合仿真系统的数字仿真端;基于存在虚拟阻抗的数字仿真端进行仿真计算,确定数字仿真端的多电平换流器交流端口的端口电流计算值;确定所述端口电流计算值和端口电流实际值相等时,所述混合仿真系统的位于数字仿真端的多电平换流器的虚拟阻抗等于位于物理动模端的多电平换流器的等效内阻。本发明基于换流器虚拟阻抗进行补偿,能够实现适用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的功率接口,提高了数模混合仿真系统的稳定性与精确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1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74497.5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线路的保护方法、系统、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网故障类型;当所述故障类型指示电网发生对称故障时,获取线路测量点任一相的相电压测量值和相电流测量值,进行坐标变换以获取相电压分量和相电流分量,判断所述相电压分量和相电流分量是否满足第一预设判据,并当满足第一预设判据时,确定为区内故障,保护动作;若均不满足,则确定为区外故障,保护不动作;当所述故障类型指示电网发生不对称故障时,获取线路测量点任意两相的线电压测量值和线电流测量值,进行坐标变换以获取线电压分量和线电流分量,判断线电压分量和线电流分量是否满足第二预设判据,并当满足第二预设判据时,保护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74500.3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H7/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序差流能量突变的变压器保护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变压器两侧每相的正序差流计算每相的单一采样间隔内的正序差流能量值;基于所述正序差流能量值计算每相的正序差流能量突变值;进行滑窗求和,基于每个滑窗内的采样点对应的正序差流能量突变值计算每个滑窗对应的变压器每相的正序差流能量突变值之和;对于任一相,若存在连续的预设数量的滑窗对应的该任一相的正序差流能量突变值之和满足预设判据,则保护动作。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使得保护装置不误动作,提升变压器内部严重故障发生后变压器保护的动作速度,同时隔离故障,避免对设备和系统造成影响和严重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188679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36821.2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幅值和相位补偿的储能送出线路保护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针对储能电站送出线路的保护,计算储能电站送出线路两端电流工频分量的幅值和相位;检测储能电站的充/放电状态;根据储能电站的充/放电状态,以及储能电站送出线路两端电流工频分量的幅值比,确定储能电站送出线路两端电流的补偿函数;补偿函数,包括:幅值补偿函数以及储能端电流的相位补偿函数;根据储能电站送出线路两端电流工频分量的幅值、相位及补偿函数,构建差动保护判据;根据差动保护判据,识别储能电站送出线路的区内外故障。本发明能够很好地适应储能电站的充/放电状态,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15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61081.5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流虚拟突变能量的变压器保护方法及系统,属于变压器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基于所述运行参数及能量守恒定律,构建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变压器某一相突变能量的第一计算模型;基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型,构建用于计算目标变压器某一相差流虚拟突变能量及差流虚拟突变能量总和的第二计算模型,并基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型及第二计算模型,构建目标变压器的保护判据;确定目标变压器的某一相差流虚拟突变能量及差流虚拟突变能量总和,基于所述保护判据对所述某一相差流虚拟突变能量及差流虚拟突变能量总和进行判定,基于判定结果,执行变压器的保护动作。本发明能够保证保护装置不进行误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43900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70745.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助增作用的配电网通用保护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引入过流保护原理和距离保护原理,提出了出线保护I段复合判据,当测量得到的故障点的电流幅值大于在光伏助增作用下保护流过电流的最大理论极限时,根据出线保护I段复合判据确定故障点位于预设的出线保护I段的保护范围内,能够保护可靠动作。当故障点的电流幅值小于或者等于最大理论极限,并且测量的阻抗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阻抗定值时,根据出线保护I段复合判据确定故障点位于预设的出线保护I段的保护范围内,能够保护可靠动作。从而,本发明提升了有源配电网保护的可靠性和选择性,能够广泛地适用于不同的高比例光伏接入和运行场景下的配电网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42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480300.5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端配电网的自同步保护方法及系统,属于有源配电网的保护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对所述电气量瞬时值数据进行滤波处理,以获取所述配电网节点电气量的电流滤波输出值和电压滤波输出值;对所述同步的电流滤波输出值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得到分组电流值;基于所述皮尔森相关系数和加权皮尔森相关系数,确定配电网发生区内或区外的故障,并根据配电网的区内或区外故障,控制配电网执行保护动作。本发明能通过确定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和加权皮尔森相关系数,判定配电网是否发生区内故障或是区外故障,因此,能够快速的确定配电网是否发生区内故障或是区外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32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717823.0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时域突变信息的故障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当高压交流线路故障时,进行风电场侧和柔直侧电流信号的采集,获取风电场侧和柔直侧每相的故障电流,并根据所述风电场和柔直侧每相的故障电流分别构造多阶矩阵;根据所述多阶矩阵分别计算风电场侧和柔直侧每相的故障电流对应的突变特征值;根据风电场侧和柔直侧每相的故障电流对应的突变特征值以及预设判据,确定故障类型;本发明能够实现故障的高速可靠判别,从而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中传统保护灵敏性降低以及不正确动作的风险问题,可适应多种新能源电源接入送出的场景,对于未来新能源高比例消纳、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6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475798.X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差动保护动作边界计算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送出线路两侧的电流,确定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并确定差动保护的动作判据;根据所述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的关系方程组,构建差动保护动作边界函数;分析所述差动保护动作边界函数的变化属性,确定所述差动保护动作边界函数中变化量的变化规律;根据所述差动保护动作边界函数,通过所述变化规律确定保护拒动区域边界,评估保护动作性能。从而,明确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的差动保护正确动作边界,进而评估电网安全运行的新能源接入容量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