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6028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898113.3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率约束确定新能源和直流规模的方法,包括:计算初步满足频率稳定性约束的常规机组的最小开机容量,以作为初始的安全开机容量约束,调整新能源并网规模;获取各个规模下的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弃电率,根据消纳要求,将满足最大新能源弃电率的新能源并网规模作为新能源最大开机规模;基于生产模拟的常规机组的最小开机容量,校验电力系统是否满足频率稳定约束;根据暂态频率偏差的最大值、引起暂态频率偏差最大值的故障持续时间、电力系统的惯量和电力系统额定频率,确定电力系统的最大直流外送规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方法确定新能源和直流开发规模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3537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811409848.4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IPC: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相量时域法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包括:建立适用于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的元件动态相量模型;使用梯形积分方法,将所述动态相量模型转换为代数方程,获得故障节点的电导矩阵;对所述电导矩阵进行三角分解,使用三角分解后获得的公式对发生故障的电路进行电流计算,解决了短路电流标准简化实用计算方法在远距离输电线路、串联补偿电容附近等位置发生短路情况下的计算精度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0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419407.4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使柔性直流电网输电能力最大的功率疏散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采集送端换流站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功率,然后在送端任意一个换流站发生直流单极闭锁故障时,将双极直流线路最大传输功率PR1和双极换流站与交流系统最大交换功率PR2比较大小,依据两者大小关系制定不同功率分配策略在送端换流站之间进行功率疏散。通过将发生单极故障的送端换流站的功率采用极间转带从故障极传输带健全极,以及故障极站间转带传输至正常运行的送端换流站,使柔性直流电网系统处于临界运行状态,从而保证了柔性直流电网系统在发生单极故障时具有最大输电能力,充分保证了柔性直流系统输电的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6028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0898113.3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率约束确定新能源和直流规模的方法,包括:计算初步满足频率稳定性约束的常规机组的最小开机容量,以作为初始的安全开机容量约束,调整新能源并网规模;获取各个规模下的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弃电率,根据消纳要求,将满足最大新能源弃电率的新能源并网规模作为新能源最大开机规模;基于生产模拟的常规机组的最小开机容量,校验电力系统是否满足频率稳定约束;根据暂态频率偏差的最大值、引起暂态频率偏差最大值的故障持续时间、电力系统的惯量和电力系统额定频率,确定电力系统的最大直流外送规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方法确定新能源和直流开发规模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3537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09848.4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相量时域法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包括:建立适用于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的元件动态相量模型;使用梯形积分方法,将所述动态相量模型转换为代数方程,获得故障节点的电导矩阵;对所述电导矩阵进行三角分解,使用三角分解后获得的公式对发生故障的电路进行电流计算,解决了短路电流标准简化实用计算方法在远距离输电线路、串联补偿电容附近等位置发生短路情况下的计算精度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00080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0845485.X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级水电多阶段优化调度方法,属于优化调度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1)以max‑min的数学算法建立模型,确定各个单目标函数,得出初期优化调度效益;(2)以风险评估算法建立模型,确定各个单目标函数,得到预测水电流量趋势;(3)结合步骤(1)的初期优化调度效益和步骤(2)的预测水电流量趋势,考虑水流延时的日优化调度情况,确定各个单目标函数,确定水电出站约束限制;(4)将步骤(3)确定的水电出站约束限制进行求解,获取梯级水电站的调度过程;(5)将步骤(4)确定的梯级水电站的调度过程采用逐次逼近算法进行收敛计算,即可。本发明提供一种梯级水电多阶段优化调度方法,为梯级水电站群实时调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理论和技术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688683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081440.8
申请日:2017-02-1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彦涛 , 张小东 , 任景 , 王智伟 , 丁恰 , 刘鹏飞 , 张磊 , 范越 , 马晓伟 , 段乃欣 , 张振宇 , 孙骁强 , 高宗和 , 昌力 , 涂孟夫 , 曹斌 , 吴炳祥 , 李炎 , 彭虎 , 沈茂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 G06Q10/04 , G06Q10/06315 , G06Q30/0605 , G06Q3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义联络线模式下网省两级实时交易预测协调优化方法本,通过计算未来一段时间省内购售电需求、省内购售电能力、主控制区购售电需求和主控制区购售电能力,结合弃风电量,得到省间购售电能力和省间购售电需求,基于实时交易平台的消息推送功能,及时推送省间交易需求信息至各省级电网,保证省间交易需求量的准确性和交易签订的及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3689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11459124.8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0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全电磁暂态仿真的三阶段初始化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针对直流输电系统模型,读入模型参数,并进行潮流计算;通过潮流计算确定机电暂态仿真模型数据,并将机电暂态仿真模型数据转换为全电暂态仿真模型数据;针对全电暂态仿真模型数据,进入三阶段仿真。本发明的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适用于大多数直流输电系统的初始化,也可以适应大多数的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具有更好的计算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57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97871.2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路故障下双馈风机峰值电流计算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电磁暂态模型得到双馈风机的转子电压和电流方程;建立转子磁链计算方程以及转子电压计算方程,并联立转子电压和电流方程,确定RSC控制下双馈风机贡献的短路转子电流计算公式;根据电磁暂态模型以及短路转子电流计算公式,确定双馈风机的定子侧暂态短路电流计算方程;计算定子侧暂态短路电流计算方程的四分之一个周波,确定双馈风机的定子侧短路电流计算公式;基于双馈风机的机端跌落电压,代入定子侧短路电流计算公式,确定双馈风机的短路电流峰值,其中短路电流峰值结果输入至电网运行系统,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06574.2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天气影响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将实测电力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后提取得到多组电力负荷数据;基于获取的气象数据,对多种冷暖指数进行计算;基于所述多组电力负荷数据,建立每种冷暖指数对应的非对称单谷曲线拟合模型,其中非对称单谷曲线拟合模型用于描述电力负荷与冷暖指数之间的关系,拟合的非对称单谷曲线为由两段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在最低值处连接形成的非对称单谷曲线;基于每种冷暖指数对应的非对称单谷曲线拟合模型,根据预设的筛选规则,从多种冷暖指数中确定与电力负荷关系最优的目标冷暖指数;基于某一日期的天气数据,采用目标冷暖指数对应的非对称单谷曲线拟合模型预测电力负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