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8133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74127.1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高电压计量站
Inventor: 周峰 , 赵兵 , 黄俊昌 , 白静芬 , 胡浩亮 , 杜新纲 , 孟静 , 葛得辉 , 李仲青 , 熊前柱 , 曾非同 , 聂琪 , 李小飞 , 陈昱卓 , 潘瑞 , 刘京 , 杨春燕 , 杨玉博 , 蒋依芹 , 徐熙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数字化电能计量板卡,包括多路报文接入单元,APSoC单元,辅助单元,所述报文接入单元含5个百兆SFP接口,用于实现IEC61850‑9‑2协议采样值报文接入并转发至APSoC单元,所述APSoC单元由FPGA核及ARM核组成,由FPGA核实现对IEC61850‑9‑2协议报文的解析并获取采样数据,进一步的,实现中间点积计量及电参数测量,计算结果经内部AXI总线送至ARM核,由ARM核实现多路电能量的整体累积计算,存储管理,通信,最终实现最高5个计量点的同步电能计量,所述辅助单元包括RS485通信接口,千兆报文转发接口,电脉冲输出接口,脉冲指示灯,电源,多类型存储。以上共同组成了一种多路数字化电能计量卡,实现单个板卡对智能变电站内多间隔的数字化计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912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90682.7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压分压器二次电压接收装置,设置在分压器低压臂输出端口,包括:电压跟随器模块、衰减器模块、采集卡模块以及信号接收端模块,其中电压跟随器模块用于将接收的分压器低压臂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隔离放大,输出放大电压并输送至衰减器模块;衰减器模块对放大电压进行衰减,输出衰减信号;采集卡模块固定在距离跟随器模块预定位置处,用于将接收的衰减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并传输至信号接收端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34296.5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卢和平 , 周峰 , 郜波 , 方田 , 刘俭 , 王健 , 刘俊杰 , 易姝慧 , 刁赢龙 , 雷民 , 殷小东 , 张军 , 赵兵 , 袁瑞铭 , 李明 , 陈卓 , 赵威 , 汪根荣 , 吴平
IPC: G01R1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高精度宽频电容分压器,其包括高压臂气体电容器和低压臂集成电路;其中,所述高压臂气体电容器包括多个同心设置的高压电极以及多个同心设置的低压电极,多个高压电极与多个低压电极互相交错且间隔设置;所述低压臂集成电路设于所述金属底座下部,所述低压电极通过低压连接线与低压臂集成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该电容分压器介质损耗小、频率特性好、电压跟随特性好、受温度影响小、测量精确度高;同时,该电容分压器的体积和重量小,工艺简单,经济性能优良,且可以便携式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11343547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07030.9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学习神经网络的负荷辨识方法及系统,属于用电监测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在接入混合类型负荷的用户计量点处,采集用户的用电网络数据,针对用电网络数据生成负荷多维特征样本,并针对负荷多位特征样本构建用电网络的负荷特征空间;确定负荷特征空间中识别度最高的主成分特征指标;将主成分特征指标中的不同负荷特征输入自学习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学习,获取负荷辨识模型;将待识别的用电网络数据输入至负荷辨识模型中,通过负荷辨识模型对待识别的用电网络数据进行负荷辨识。本发明保证了已建立特征库用户的内部用电负荷状态辨识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532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64356.1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臂电容器及具有该低压臂电容器的电容分压器。该低压臂电容器包括:上下平行且间隔布置的上极板和下极板;两组同轴导电筒组相互交错布置在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形成等间距分布的叠套的同轴筒结构,两组同轴导电筒组之间的间隙处于下极板和上极板之间设有电介质层,同轴筒结构的内部设有中心导电柱;绝缘支撑件设置在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输入端连接件与上极板电连接;输出端子的接地端与下极板电连接,连接导线与中心导电柱的另一端电连接。本发明采用了同轴设计,与标准电容分压器的高压同轴电容共同构成纯同轴电容回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轴结构可以减小低压臂的自感,使得低压臂在测量高频电压信号中更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691390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110788080.1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计量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H04L41/0631 , H04L41/0677 , H04L67/12 , H04N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端协同的边缘节点报警系统及方法,属于边缘节点报警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应用模块,信息服务模块,安防模块,边缘计算模块和监控模块等。本发明完整的描述了如何根据故障的相应关键信息,分析判断出故障设备和故障类型,并且利于其信息问题自动识别分析,截取故障发生前后监控模块所采集的监控信息,自动匹配故障发生情况,并经过差异化处理后,得出故障应发出监控信息,并将监控模块发出监控信息进行自动比对分析,得出信息存在的误报或漏报等问题,可以实现的可控、在控、能控,降低监控信息管理成本,减轻了监控运行人员工作强度,提高了事故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0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28478.6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黄金分割算法的新能源外送系统出力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新能源系统的出力优先模式以及运行边界条件;在所述出力优先模式以及运行边界条件下,基于黄金分割算法,根据新能源外送系统的安全稳定约束,确定所述新能源外送系统的风电出力系数及光伏出力系数;基于所述风电出力系数及光伏出力系数,分别优化所述新能源外送系统的风电出力及光伏出力。本发明能够适应系统、新能源多变运行方式影响,给出场站内各类新能源满足基础暂、稳态运行约束的出力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4962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18853.1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新能源出力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压支撑强度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基于所述监测数据,计算得到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监测点预测时刻T2的新能源出力控制量;基于所述控制优化量,对所述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进行控制,以优化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出力。本发明通过监测即可计算出新能源出力控制量,进而通过控制量进行优化控制,计算简单,且满足系统的电压支撑强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4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218528.6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估构网型电力电子设备电压支撑能力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压支撑强度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构网型电力电子设备的设备参数;基于所述设备参数,计算出所述构网型电力电子设备的阻抗;基于所述阻抗,评估出构网型电力电子设备的电压支撑能力。本发明将为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能源转型的推进。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4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36938.8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暂态稳定性的虚拟阻抗限流控制方法,包括:构建储能变流器的计及虚拟阻抗限流的储能变流器暂态功率模型;根据储能变流器暂态功率模型进行储能变流器暂态功角失稳形态仿真分析,确定储能变流器的自适应虚拟阻抗优化控制策略;根据储能变流器的实际角频率以及自适应虚拟阻抗优化控制策略,确定储能变流器的自适应阻抗比;基于自适应阻抗比对储能变流器进行自适应阻抗限流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