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0776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10614750.0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常规电源开机获取新能源临界占比的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最小开机;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最大开机;根据新能源常规电源最大开机及最小开机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开机的运行域及可行运行域;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开机的可行运行域,确定新能源临界占比。本发明从整体电源结构的全局视角出发,明确了常规电源开机可行域对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影响,评估了新能源电源接入规模的限制条件,实现对新能源临界占比及整体电源结构可行性的定量评价,实现了新能源与常规电源的协同规划及协调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70776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614750.0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常规电源开机获取新能源临界占比的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最小开机;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最大开机;根据新能源常规电源最大开机及最小开机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开机的运行域及可行运行域;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开机的可行运行域,确定新能源临界占比。本发明从整体电源结构的全局视角出发,明确了常规电源开机可行域对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影响,评估了新能源电源接入规模的限制条件,实现对新能源临界占比及整体电源结构可行性的定量评价,实现了新能源与常规电源的协同规划及协调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47283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630899.8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新能源接入的输电网规划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基于扩展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方法,提出了同时考虑新能源出力区间模型和预测负荷模糊模型的输电网模糊鲁棒规划方法,并给出其等价的考虑给定置信水平对应模糊负荷截集区间的输电网鲁棒规划模型,最后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所述输电网鲁棒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将输出的全局最优方案作为有新能源接入的输电网的最佳规划方案。所述方法和系统采用考虑多种不确定因素区间模型和模糊模型的输电网模糊鲁棒规划方法,对含高比例新能源输电网规划的适应性大大加强;而且相比于仅考虑新能源出力区间模型的输电网鲁棒规划方法,避免了鲁棒规划方法的保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2378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612603.X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性判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常规电源由新能源替代的最大可替换容量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电力系统进行简化;建立简化电力系统的节点电压方程;建立消去系统参考节点后的节点电压方程;在节点电压方程基础上消去常规机组部分,得到系统导纳元素与新能源注入功率之间关系式;根据导纳性质与网络变换,推导出系统导纳元素与新能源注入功率之间简化关系式;通过判断简化关系式中变量在复平面的位置,推导出该关系式成立的条件,得到常规电源由新能源替代的最大可替换容量。本发明可准确地推导出新能源替换常规电源后系统失稳的临界条件,快速确定常规电源可由新能源替换的最大容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32378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612603.X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性判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常规电源由新能源替代的最大可替换容量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电力系统进行简化;建立简化电力系统的节点电压方程;建立消去系统参考节点后的节点电压方程;在节点电压方程基础上消去常规机组部分,得到系统导纳元素与新能源注入功率之间关系式;根据导纳性质与网络变换,推导出系统导纳元素与新能源注入功率之间简化关系式;通过判断简化关系式中变量在复平面的位置,推导出该关系式成立的条件,得到常规电源由新能源替代的最大可替换容量。本发明可准确地推导出新能源替换常规电源后系统失稳的临界条件,快速确定常规电源可由新能源替换的最大容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4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8914.6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Q10/0639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有源配电网暂态特性的评价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将有源配电网内元件的参数值以多个预设步长进行多次变化,并在每次参数值变化后对有源配电网施加预设扰动,获取有源配电网与主网连接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根据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别计算每次参数值变化的有源配电网不同阶段的测度指标;根据不同阶段的测度指标,计算每次参数值变化的有源配电网的综合测度评价指标;根据每个参数值的多次变化的综合测度评价指标,确定有源配电网每个参数的重要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1400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910185201.6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同塔多回输电系统故障严重程度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相同电压等级相同送受端同塔多回输电系统各线路的参数标幺值;根据所述标幺值确定各线路的阻抗,选择阻抗值最小的线路1和线路2为发生故障线路;获取线路1和线路2发生不同类型故障的严重程度指标;对故障严重程度指标进行比较,按值的大小排序,指标最大值对应的故障为最严重故障。本发明利用线路的参数,可直接计算出相同电压等级相同送受端同塔多回线路不同类型故障的严重程度指标,并直接对故障严重程度指标进行排序,可直接判断最严重的故障类型。对指导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校核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4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0079972.9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电网的电力平衡计算方法和装置,包括:确定区域内各柔性元素的柔性范围;根据光伏出力具有典型的昼夜周期特性,对光伏柔性模型进行修正;根据独立电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各节点的主从关系,对节点元素进行整合,并计算整合后的各节点的柔性参数;采用柔性描述的源网荷储系统参数和所述整合后的各节点的柔性参数,构建电力平衡不等式,通过所述电力平衡不等式,确定系统的柔性供给是否满足系统的柔性需求。有效解决运算结果中电源配置过大和过小的问题,确保在电源、负荷不可控部分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系统安全、稳定、灵活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27696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104149.X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力系统的弹性能力评估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电力系统的变电站枢纽程度指标;变电站枢纽程度指标包括枢纽程度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变电站个数;获取待评估电力系统的输电断面裕度指标;输电断面裕度指标包括裕度低于预设第二阈值的输电断面个数;获取待评估电力系统的输电通道密集程度指标;输电通道密集程度指标包括所述待评估电力系统被划分成的网格中输电通道的线路密集程度值大于预设第三阈值的网格个数;基于变电站枢纽程度指标、输电断面裕度指标和\或输电通道密集程度指标,评估待评估电力系统的弹性能力。本申请能够基于多个指标对待评估电力系统的弹性能力进行评估,及时获知待评估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59985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811443388.7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暂态功角薄弱线路的判断方法,包括:根据两区域中线路两端母线的初始角度差和最大运行角度差,获取线路初始功率与最大功率的比值;计算不同线路发生故障时在其他线路上引起的潮流转移值,根据线路初始功率与最大功率的比值及线路发生故障时在其他线路上引起的潮流转移值,确定发生故障后,健全线路的功率与最大功率的比值,并将所述比值作为不同故障下线路的薄弱因子;根据薄弱因子确定发生故障的两区域线路中的薄弱线路。解决了自动寻找电力系统暂态功角薄弱线路的问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