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倾倒边坡的建模和分析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705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03521.0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倾倒边坡的建模和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开展地质分析确定引致边坡发生倾倒变形破坏的控制性优势裂隙分组,然后直接将控制性优势裂隙视为数值块体边界构建离散单元法数值分析模型,然后完成网格剖分、材料赋值及边界设定步骤,进行计算分析。本发明方法的技术优势在于通过准确把握引致边坡倾倒变形的优势裂隙条件,并直接利用优势性裂隙作为边界构建数值块体从而降低“人工结构面”在模型中的应用数量,数值分析模型的体量得到有效控制,进而保证分析效率和计算精度。

    初衬式竖井系统性监测及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2282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1386957.3

    申请日:2019-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初衬式竖井系统性监测及优化设计方法,包括系统性监测内容的设计,开挖支护设计方案的优化,一方面,论证初衬式竖井开挖支护方案的合理性,保障施工安全;另一方面,为施工方案及初期衬砌厚度优化提供依据,提高施工效率。所述方法步骤主要包括,选取若干监测段;开挖过程中对每一监测段,选择典型监测断面布置6项开挖支护响应监测,根据每一监测段的所述6项开挖支护响应监测的结果判断初衬式竖井开挖支护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优化开挖支护设计方案。

    基于分布式光纤的隧洞掌子面效应监测装置、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5956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340075.X

    申请日:2020-0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隧洞掌子面效应监测装置、结构及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隧洞掌子面效应监测装置、结构及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隧洞掌子面效应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杆和脉冲光及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测杆具有监测管,该监测管上下表面对称固定有BOTDR分布式光纤,监测管上下的分布式光纤相互平行且均平行监测管轴向,该监测管上下的两所述BOTDR分布式光纤均连接脉冲光及数据采集装置。本发明适用于隧洞开挖领域。

    初衬式竖井系统性监测及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2282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86957.3

    申请日:2019-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初衬式竖井系统性监测及优化设计方法,包括系统性监测内容的设计,开挖支护设计方案的优化,一方面,论证初衬式竖井开挖支护方案的合理性,保障施工安全;另一方面,为施工方案及初期衬砌厚度优化提供依据,提高施工效率。所述方法步骤主要包括,选取若干监测段;开挖过程中对每一监测段,选择典型监测断面布置6项开挖支护响应监测,根据每一监测段的所述6项开挖支护响应监测的结果判断初衬式竖井开挖支护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优化开挖支护设计方案。

    深埋大跨度地下洞室群设计参数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518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61436.9

    申请日:2019-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埋大跨度地下洞室群设计参数确定方法,通过设计的综合指标IPS,用于确定高应力条件下,大跨度地下洞室群的基本设计参数,可以广泛地应用与各领域的深埋地下洞群设计。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工程区域实测地应力的最大主应力,岩块的启裂强度,峰后脆性特征因子BDF,计算获得启裂峰后应力比IPS;步骤2,根据最大主应力和启裂峰后应力比IPS确定两个相邻大跨度洞室之间的间距、洞轴线,以及确定顶拱与边墙的支护类型、锚索张拉吨位、开挖分层高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