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渣自整平集渣坑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8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00598.9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堆渣自整平集渣坑及施工方法,所述集渣坑内设有坑底凹槽,所述坑底凹槽的尺寸与所述岩塞体爆破产生的碎渣的体积匹配,所述坑底凹槽的开口边缘预埋有泵送混凝土泵管。所述集渣坑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岩塞体爆破水工模型;S2.运行所述模型,爆破后得到模拟渣堆;S3.根据所述模拟渣堆的尺寸参数,在所述集渣坑内设置所述坑底凹槽;S4.在所述坑底凹槽的开口边缘处预埋所述泵送混凝土泵管;S5.对所述岩塞体进行爆破,得到的渣堆回填至所述坑底凹槽中;S6.通过所述预埋泵送混凝土泵管向所述渣堆表面浇筑自密实混凝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下渣堆不易输运清理的技术问题。

    一种锥形的鱼道结构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349615U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20471306.4

    申请日:2024-0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锥形的鱼道结构,包括依次相接的鱼道进口段、鱼道主体结构段和鱼道出口段,其特征在于,鱼道主体结构段包括锥形基座,锥形基座的下方设有基础支撑结构,锥形基座上设有以其顶点为圆心、沿着锥形基座的底部向上螺旋爬升若干圈的鱼道挡墙,鱼道挡墙在锥形基座上爬升的高度越高,其半径逐渐减小,相邻的两圈鱼道挡墙之间形成用于过鱼的鱼道,鱼道主体结构段采用锥形基座,鱼道沿着锥形基座的底部变半径式螺旋抬升,抬升坡度越来越小,鱼类的爬升难度降低;锥形基座制作简单,同时减少建材用量,节省成本;锥形基座的下方采用基础支撑结构,降低了整体施工难度。

    一种容易收纳的挡水袋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919196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20218181.4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易收纳的挡水袋结构,包括挡水结构,挡水结构包括挡水袋,挡水袋的上面连接有若干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在挡水袋的两端之间设有若干列,每列固定结构内穿过有一根弧形撑杆,弧形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挡水袋宽度方向的两侧并插入挡水袋的下方,挡水袋的上面撑起的弧度与弧形撑杆相同,结构简单,弧形撑杆能够从固定结构中抽离,方便组装、拆卸和运输;在挡水结构的迎水侧设置盖重结构,提高挡水袋结构的抗滑稳定能力;使用后可通过挡水袋两端的开口排水,挡水袋结构能够反复使用。

    一种复合堤顶结构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227188U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20220114.6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堤顶结构,包括堤顶基座,堤顶基座的上部设有浮升空腔,浮升空腔的两侧分别留有第一堤顶路道和第二堤顶路道,堤顶基座的迎水侧设有进水通道,进水通道的一端连通外界,另一端连通浮升空腔,浮升空腔内设有浮升式防浪墙,浮升式防浪墙远离进水通道的一端连接有转轴装置,浮升式防浪墙的上面与堤顶基座的上面平齐且其底面高于进水通道,设置能够收纳于堤顶基座的浮升空腔内部的浮升式防浪墙,满足非汛期时日常景观观赏及其他亲水、近水活动,同时还能在水位升高的情况下浮升至挡水所需的高程,预留的第一堤顶路道和第二堤顶路道能够保证上游挡水的缓冲空间和下游的检修空间。

    一种重力坝补强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919266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20218178.2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力坝补强加固结构,包括设于重力坝背水侧的坝后回填结构,坝后回填结构包括填筑于重力坝背水侧的防渗黏土料,坝后回填结构远离重力坝的一侧设有加固支撑墙;通过在重力坝的背水侧填筑具有防渗黏土料的坝后回填结构,并在坝后回填结构远离重力坝的一侧设置加固支撑墙,使用较低的成本对中小型的重力坝进行补强加固,保证大坝的稳定性;组成加固支撑墙的加固预制块均为预制产品,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