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2995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075151.4
申请日:2022-09-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接口自动化测试的软件缺陷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自动生成测试用例;步骤S2、执行测试用例;步骤S3、填报缺陷;步骤S4、分配及修复缺陷;步骤S5、回归测试;以及步骤S6、评价项目。所述系统包括:接口解析模块、接口调试模块、用例库模块、测试执行模块、缺陷管理模块以及测试质量评价模块。本发明可以极大地提升软件项目的接口测试效率和软件缺陷跟踪管理效率,帮助软件项目自动化管理缺陷的测试、提交、分配、验证等过程,并且通过缺陷数据,对软件项目进行量化、客观、深度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320457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1201683.9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业星 , 张璇 , 唐松强 , 张姣 , 路云菲 , 袁涛 , 顾丹鹏 , 何栓康 , 陈肖勇 , 张浩洋 , 胡天一 , 黄丝米 , 周斌斌 , 主令恒 , 周浩 , 蔡永健 , 程斯静 , 王翰宇 , 王雪慧
IPC: G06F16/2457 , G06F4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码属性管理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建立编码属性场景;步骤S102,建立元码在不同编码属性场景下的元码属性、元码属性赋值规则及元码属性校验规则;步骤S103,建立元码组在不同编码属性场景下的元码组属性、元码组属性赋值规则及元码组属性校验规则;步骤S104,设定编码属性、编码属性赋值规则及编码属性校验规则;步骤S105,管理编码属性。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便于用户进行编码属性管理的方法,将元码、元码组及编码与元码属性、元码组属性及编码属性强关联,能够实现编码属性的复用,通过设定编码属性赋值规则及编码属性校验规则在编码属性管理时进行属性值的校验,提高了用户在不同编码属性场景下的编码属性管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0457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011201683.9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业星 , 张璇 , 唐松强 , 张姣 , 路云菲 , 袁涛 , 顾丹鹏 , 何栓康 , 陈肖勇 , 张浩洋 , 胡天一 , 黄丝米 , 周斌斌 , 主令恒 , 周浩 , 蔡永健 , 程斯静 , 王翰宇 , 王雪慧
IPC: G06F16/2457 , G06F4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码属性管理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建立编码属性场景;步骤S102,建立元码在不同编码属性场景下的元码属性、元码属性赋值规则及元码属性校验规则;步骤S103,建立元码组在不同编码属性场景下的元码组属性、元码组属性赋值规则及元码组属性校验规则;步骤S104,设定编码属性、编码属性赋值规则及编码属性校验规则;步骤S105,管理编码属性。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便于用户进行编码属性管理的方法,将元码、元码组及编码与元码属性、元码组属性及编码属性强关联,能够实现编码属性的复用,通过设定编码属性赋值规则及编码属性校验规则在编码属性管理时进行属性值的校验,提高了用户在不同编码属性场景下的编码属性管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0481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1220964.9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唐松强 , 张业星 , 邬远祥 , 路云菲 , 顾丹鹏 , 张璇 , 张姣 , 陈肖勇 , 何栓康 , 张浩洋 , 胡天一 , 周浩 , 黄丝米 , 周斌斌 , 主令恒 , 程斯静 , 王翰宇 , 王雪慧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联或追溯BIM模型修改前后信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建立BIM模型;步骤S102,提取并建立BIM模型与业务信息的关系,所述信息均存储于BIM数据库;步骤S103,修改BIM模型;步骤S104,提取并更新BIM模型与业务信息的关系,所述信息均存储于BIM数据库。该关联或追溯BIM模型修改前后信息的方法考虑跨阶段、跨版本时BIM模型修改、BIM模型构件修改以及创建副本BIM模型并对副本BIM模型、BIM模型构件进行修改后,能够关联、追溯原BIM模型或BIM模型构件信息的各个方面,能够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内不同工程阶段、不同版本的BIM模型对建筑信息的集成、流转、共享,真正体现BIM技术“信息共享”这一核心价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