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567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95487.6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所述雷达检测装置包括行进机构、适应机构、夹持机构以及由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所述行进机构用于沿着盾构隧道的纵向延伸推进适应机构、夹持机构以及由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所述适应机构包括旋转底座、与旋转底座相铰接的支撑杆、与支撑杆相铰接的伸缩杆以及设置在伸缩杆另一端的角度调节器,所述角度调节器与夹持机构相连接,所述角度调节器用于调整角度以使得由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与盾构隧道内表面相贴合。本发明可以适应不同盾构直径和掘进路线的隧道的壁后注浆层的环向测线和纵向测线,甚至不规则路径的测线执行检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44945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20519.X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层贝叶斯模型的海洋土孔隙率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收集目标场地的波阻抗‑孔隙率测量数据;S2、收集多个其他场地的波阻抗‑孔隙率测量数据;S3、建立波阻抗‑孔隙率数据集,建立考虑波阻抗‑孔隙率的分层贝叶斯模型,结合有限数量的目标场地数据和数据量充足的其他场地数据,确定目标场地的孔隙率。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考虑不同场地土体的差异性,提高对目标场地孔隙率确定的可靠度,为在仅有少量数据时准确预测孔隙率提供一条可能途径;目前常使用波阻抗‑孔隙率转换模型为确定性模型,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考虑模型误差,从而更合理、可靠地预测孔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8457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43610.3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111/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贝叶斯更新的隧道沉降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土体参数,进行合理的正交设计,构造具有代表性的土体参数组合;S2、根据工程实际的土层情况和盾构施工情况建立相应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按照正交设计依次输入不同的土体参数组,模拟盾构掘进,获得地表沉降数据集;S3、根据地表沉降数据集构建盾构不同掘进阶段下的响应面模型;S4、获得地表沉降的实时监测数据,利用马尔科夫蒙特卡洛融合所获得的地表沉降实时监测数据,更新土体参数;S5、将更新后的土体参数代入响应面模型,进行地表沉降预测。本发明能够快速融合现场监测值,更新土体参数,提高盾构掘进过程引起的地表沉降的预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244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20521.7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不确定性的海洋土深度剖面孔隙率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收集大量波阻抗‑孔隙率数据资料,建立波阻抗‑孔隙率概率转换模型;S2、收集目标场地的沿深度方向分布的波阻抗测量数据;S3、结合目标场地的数据,考虑不确定性,使用集合卡尔曼滤波对目标场地沿深度方向的孔隙率进行预测。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准确预测海洋土沿深度方向的孔隙率概率分布,并量化了海洋土孔隙率的不确定性,为海洋工程设计参数取值提供理论依据,确保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952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11157415.5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渗漏水渗流示踪装置,包括模型箱、渗流示踪装置、水位控制系统及渗漏水收集系统,所述模型箱前侧开设有圆孔,圆孔内用于放置隧道模型,渗流示踪装置设于模型箱上部,渗流示踪装置包括含颜料的输液袋,所述输液袋下部设有滴速控制阀,水位控制系统连接与模型箱上方及侧面,渗漏水收集系统用于收集放置的隧道模型渗出的渗漏水并记录渗漏水的流量。该装置不仅可以对裂缝周围的流线进行示踪,还可以通过平面粒子成像测速,将示踪粒子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转换为流场流动的速度矢量信息,进而分析出流场的流动特性;可以总结出不同的渗漏点位置对于渗漏水的影响;通过临界裂缝宽度对渗流路径进行跟踪,确定了裂缝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624459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20520.2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F18/2431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洋土压缩参数的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收集目标场地土体参数数据;S2、对步骤S1所收集的目标场地土体参数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对数据缺失值进行填补;S3、将经预处理后的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训练集上进行k折交叉验证;S4、将处理好的数据输入LightGBM模型中,为模型设置需要调试的超参,训练模型并预测目标参数;S5、通过贝叶斯优化寻找令评价指标达到最优的超参,通过模型准确率评价指标来评价预测结果是否满足要求;S6、得出最终土体参数预测模型。本发明能够实现通过一些便于获得的土体物理性质参数来预测难以获得的变形参数,利于降低海洋土体勘察成本,提高土体参数勘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40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38623.4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渗漏监测方法,包括:利用自加热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器在地下连续墙结构上敷设感测光缆线路,构建分布式光纤监测网;通过光纤调节仪和现场主机对自加热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器进行解调和测量,采集分布式光纤监测网的感测数据;建立通信通道,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互;对分布式光纤监测网的感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渗透信息分析结果;完成安全决策制定。该技术方案增强了渗流场监测的敏感性,可以更为差异化的测量渗漏和渗漏的水流速度,完成对结构体关键部位一定范围内空间的温度测量。能够实现地下连续墙结构渗流长期、精确的系统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1694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87788.X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地下水位变动及振动引起隧道变形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模型箱、隧道模型、光纤组、注水回水组件和振动源;模型箱内按照现场施工的土层分布分层填埋有现场采集的土样;隧道模型贯穿模型箱,并埋覆在相应的土层位置;光纤组分别布置在隧道模型的内部、外部以及不同的土层位置;注水回水组件的注水端靠近模型箱上部设置,回水端靠近模型箱下部设置,用于向模型箱内部注水和回水;振动源按照指定速度和振动频率在隧道模型内行驶。本发明可实现对隧道变形的全方位监测,并准确评估地下水位变动及振动对隧道结构整体变形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26300.X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强夯室内模型试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PIV技术的强夯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模型箱体,所述模型箱体正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模型箱体背部设置有活动调节机构,所述活动调节机构底部设置有辅助实验机构,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数据监测机构,该一种基于PIV技术的强夯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处理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电机工作,使连接板运动,通过活动块运动,使第一弹簧压缩与释放,便于调节夯锤的前后位置,通过电磁铁工作,配合连接块,便于实现对夯锤的限位与释放过程,通过引入PIV数字图像技术,以用来实时记录每次夯击下土体变化情况,后续利用GeoPIV‑RG图像处理算法进行计算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47006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559837.3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G06T7/246 , G06T5/50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T7/10 , G06T7/277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粗粒土破碎检测方法,步骤如下,S1.获取粗粒土破碎颗粒视频;S2.制作原始数据集,并对原始数据集进行标记,然后对标记前后再进行数据增强;S3.进行格式转换;S4.制作数据集;S5.优化YOLOv8模型;S6.训练优化获得预测模型;S7.优化strongsort算法;S8.获取追踪数据,输出运动轨迹;S9.运动轨迹坐标轴进行转换,将获取到的追踪数据从像素坐标转为实际坐标,计算得到粗粒土实际的颗粒位移与破碎颗粒情况。该检测方法实现粗粒土土工试验中粗粒土破碎颗粒的精确追踪。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