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面板垂直缝止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7796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187373.X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面板垂直缝止水结构,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本发明的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面板垂直缝止水结构,设置在混凝土面板垂直缝处,其特征在于该止水结构包括上、中和下三层止水组件,上层止水组件固定在混凝土面板表面,下层止水组件固定在混凝土面板底面,中层止水组件设置在混凝土面板垂直缝内。本发明止水结构具有适应大变形、止水封闭效果突出、施工与维修方便等特点,有效防止垂直缝渗漏,大大提高止水结构的防渗可靠性,可广泛应用于300m级的新建混凝土面板坝工程和除险加固修复工程中。

    河道治理排淤泥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7703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42902.1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河道治理排淤泥装置,包括:过滤罩模块、往复碎化防堵结构、挤压排水模块;过滤罩模块设置于进料筒与过滤罩相连通的管路上,或替代过滤罩与抽吸管的进料端相连通;往复碎化防堵结构设置于进料筒侧壁上并与进料筒相连通;往复碎化防堵结构包括:配装螺纹套筒、动力源模块和执行件模块,配装螺纹套筒延伸端上固定设置动力源模块;动力源模块的延伸端上设置执行件模块;执行件模块与动力源模块之间留设间隙。通过在河道治理排淤泥装置的进料筒位置外接往复碎化防堵结构,便于将进入进料筒中的淤泥和水草进行便捷的持续对切,避免了水草和淤泥在进入过程中堵塞进料筒的筒口。

    一种堤坝混凝土面板接缝防渗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0847404U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22704793.2

    申请日:2023-10-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堤坝混凝土面板接缝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面板,两个面板之间具有接缝,接缝之上设置有盖板,盖板两端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两个面板上;固定组件包括一端密封的支撑筒、以及插接于支撑筒内的活动杆,支撑筒密封端的侧壁开设至少两个长条状且与支撑筒内部空间连通的缺槽,每个缺槽邻近支撑筒密封端的一端分别与一个长条状限位板转动连接,每个限位板的中部自与一个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每个连杆的另一端均与活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活动杆的另一端伸出支撑筒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固定组件取代膨胀螺栓,外部驱使活动杆在支撑筒内移动来控制限位板与支撑筒轴线之间的夹角变化,以完成固定组件的安装或拆卸过程。

    一种多功能拦污栅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772920U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21054999.9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拦污栅,涉及拦污栅技术领域,包括多个横杆,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插块和相对应的插槽,插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插块的一端延伸至插槽的内部,插块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齿轮,插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开启第二电机可以带动转动杆转动,进而可以带动转动杆表面的齿轮转动,利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可以带动齿条移动,通过齿条的移动可以带动卡块移动,使卡块的一端卡接至卡槽的内部,从而便于对两个横杆之间进行组合连接。

    一种生态河道护岸结构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847355U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22732582.X

    申请日:2023-10-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河道护岸结构。包括:基础和生态防护坡;所述基础设置在河道左岸和河道右岸的底部,并预埋在河床中;所述生态防护坡沿河道左岸和河道右岸表面铺设,且生态防护坡的底部与基础的顶部连接,且生态防护坡上设有用于河道岸边水生物生存的空腔。该结构内部设有河道生物生存的空间,不仅为河道生物拓展了生存空间,而且美化了护岸,并提升了对河岸的防护效果,避免了水土流失。

    河道治理排淤泥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035551U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21598296.2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河道治理排淤泥装置,包括:过滤罩模块、往复碎化防堵结构、挤压排水模块;过滤罩模块设置于进料筒与过滤罩相连通的管路上,或替代过滤罩与抽吸管的进料端相连通;往复碎化防堵结构设置于进料筒侧壁上并与进料筒相连通;往复碎化防堵结构包括:配装螺纹套筒、动力源模块和执行件模块,配装螺纹套筒延伸端上固定设置动力源模块;动力源模块的延伸端上设置执行件模块;执行件模块与动力源模块之间留设间隙。通过在河道治理排淤泥装置的进料筒位置外接往复碎化防堵结构,便于将进入进料筒中的淤泥和水草进行便捷的持续对切,避免了水草和淤泥在进入过程中堵塞进料筒的筒口。

    一种水利工程导流输水隧洞封堵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0847405U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22733969.7

    申请日:2023-10-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导流输水隧洞封堵结构,涉及输水隧洞封堵技术领域,包括输水隧洞、封堵组件;输水隧洞的内壁上间隔开凿有卡接部;封堵组件包括封堵体、卡接件,封堵体包括封堵头、迎水部和施压部,迎水部、施压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均为楔形,相邻的两组封堵体之间通过迎水部与施压部抵接;卡接件与卡接部连接;通过设置多段封堵体,可分段施工,保证浇筑质量;迎水部和施压部的设置增加封堵体与输水隧洞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面积,同时卡接部与卡接件连接,提高封堵体与输水隧洞的连接稳固性;并在相互抵接的迎水部、施加部的作用下,在水流的推动下,使得迎水部、施加部与输水隧洞之间的作用力增大,提供封堵件的稳定性。

    一种用于消减面源污染的塘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9991310U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21249181.2

    申请日:2023-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消减面源污染的塘库系统,包括依次并排的至少四个生物塘,每个生物塘为不同类型的氧化塘;每个生物塘的两端分别固定装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溢流堰,每个生物塘的进水口邻近相邻的生物塘的溢流堰,且每个生物塘的进水口通过一个导流渠与相邻的生物塘的溢流堰连通,每个生物塘的进水口与当前的生物塘的塘底齐平,每个生物塘的溢流堰与当前的生物塘的塘面齐平;位于起始端的生物塘与外部待处理水源连通,位于末尾端的生物塘与外部待用水终端连通;所有生物塘的塘面标高数值自起始端向末尾端以第一预设差值依次减小;所有生物塘的塘底标高数值自起始端向末尾端以第二预设差值依次增加。本实用新型净化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