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346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25713.0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唐云南新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扰动后亚高山草甸边坡生态修复的方法,采用棋盘式的布局方式移植当地原生草皮至边坡指定位置,并将草皮原生地的土壤剥离填入除去移植草皮外的空余区域,可有助于快速恢复当地生态系统,同时有利于维护当地生态系统平衡,恢复当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本发明采用棋盘式的布局方式移植当地原生草皮有效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通过移植一半的原生草皮带动土壤中原有的种子库生长,促使整块修复区域快速实现植被覆盖,而且用原生的植被恢复,避免使用外来物种带来的危害,同时具有成本低、恢复快、成活率高等优点,达到用本土的物种和种子库恢复生态系统,以自然的方式修复自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22379385U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21227047.7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云南农业大学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取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寒草甸区土壤深层取样设备。该一种高寒草甸区土壤深层取样设备,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心穿插安装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的表面设置有限位齿,所述支撑架的左侧活动安装有传动杆,在将取样管插入土壤内部后,通过转动的方式将连接柱插入取样管的内部,取样管内部的土壤将会在取样槽的引导下从取样管顶端与限位块之间的空隙排出取样管,在连接柱无法转动时深层土壤将会位于取样槽的内部,在将取样管连通连接柱从土壤内取出后,通过转动的方式将连接柱取下,取样槽内部的土壤将会在限位块的限制下从取样槽内部脱落,这种方式能够避免土壤样本堵塞取样管,以便于土壤样本的转移。
-
公开(公告)号:CN214508446U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22870717.5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01G1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质化建筑顶板绿植固定装置,包括有地埋件、支撑件、钢箍和橡胶垫;所述橡胶垫活动收放在钢箍内侧;所述橡胶垫包括有相对设置第一橡胶条和第二橡胶条;所述第一橡胶条的一端与钢箍一侧铰接;所述第一橡胶条的另一端与钢箍另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橡胶条的一端与钢箍一侧铰接;所述第二橡胶条的另一端与钢箍另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橡胶条和第二橡胶条交错设置在树干分支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绿植固定装置,钢箍和橡胶垫为两个独立的构件导致分别放置和运输存在着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033981U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22870690.X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可靠型生态污水检查井结构,包括有井体、井盖、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管口处活动设置有拦污篮;所述拦污篮内随水位升降上下活动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对应拦污篮横截面设置;所述拦污篮两侧上部铰接连接有限位耳;所述限位耳限制浮板继续上浮;所述浮板包括有滤网和浮杆;所述浮杆固定设置在滤网边缘上;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拦污篮结构简单,但当检查井内水位上升至漫过拦污篮上端时,原本滞留在拦污篮的垃圾等杂物极有可能再度被冲出拦污篮导致影响拦污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033575U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22743267.3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坝坝后水温调节过鱼诱鱼装置,包括:混凝土本体、进水段、闸门、加热板、多组温度传感器、显示器,混凝土本体内沿混凝土本体横向设置通腔;通腔从通腔的第一端至第二端被分隔为进水段、闸门控制段、赶鱼段、诱鱼段,闸门靠近通腔的第一端设置于通腔内;加热板靠近闸门设置于通腔内,加热板设置于闸门远离通腔第一端的一侧;加热板包括换热壳体、换热扁管、过水通孔,换热扁管盘绕设置于换热壳体内;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器电连接。通过在通道的闸门一侧设置加热板,对流经其中水体温度进行调节后,能提高鱼类收集效率,同时提高对不同鱼类的收集针对性,从而提高过鱼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4033626U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22956060.4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8/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升鱼机工程中的放鱼系统,所述的放鱼系统包括高程对接平台、第一平槽口、第二平槽口、排鱼管道、水槽通道、放流滑道;所述的高程对接平台与坝下设置的垂直提升塔的高程位置齐平对接;所述的高程对接平台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平槽口,第一平槽口与垂直提升塔提升后的运鱼箱的出口配合对接;在坝上水域处设置第二平槽口;等等。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地形将高程位置的鱼类依坡顺势而下,期间不需要任何动力作用,十分节约能源,均可顺水槽通道中的水流依势而下,不会发生拥挤和堵塞。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放流滑道采用旋转滑梯式结构,可以有效地将鱼安全地送至坝上的水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48463.0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8/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边坡地震易损性评估方法,包括:获取边坡不同土层的土体物理参数来构建边坡二维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应得到一系列与PGA对应的边坡最大位移;根据边坡最大位移,确定边坡每个震害等级对应的PGA;根据边坡每个震害等级对应的PGA,确定边坡不同损伤状态分别对应的超越概率,以构建不同震害等级对应的易损性曲线;根据地震烈度与PGA的转换关系以及损性曲线,确定每个地震烈度对应的超越概率;最后根据每个地震烈度对应的超越概率,确定每个地震烈度对应的破坏概率。本发明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易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92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48463.0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8/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边坡地震易损性评估方法,包括:获取边坡不同土层的土体物理参数来构建边坡二维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应得到一系列与PGA对应的边坡最大位移;根据边坡最大位移,确定边坡每个震害等级对应的PGA;根据边坡每个震害等级对应的PGA,确定边坡不同损伤状态分别对应的超越概率,以构建不同震害等级对应的易损性曲线;根据地震烈度与PGA的转换关系以及损性曲线,确定每个地震烈度对应的超越概率;最后根据每个地震烈度对应的超越概率,确定每个地震烈度对应的破坏概率。本发明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易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3204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13527.X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弃渣场内部的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呈U型结构,且所述排水沟顶端开口处设有格栅板,所述排水沟内部沿格栅板底部设有过滤组件,所述排水沟内侧一端沿过滤组件下方设有刮板,所述刮板前端面中部连接有链条。在排水沟顶部加装格栅板,且格栅板底部设有过滤组件,通过格栅板和过滤组件可以有效的将弃渣场渗透到排水沟内侧的大颗粒物质阻挡,从而避免排水沟容易被堵塞的问题。同时排水沟底部设有刮板,通过链条牵引刮板可以定期对排水沟底部的污泥进行刮动,以保证排水沟底部的污泥能够定期清除,避免污泥过多而影响排水沟的正常运作。排水沟端口设有导向头,链条从导向头中部穿过,从而方便对链条进行导向。
-
公开(公告)号:CN1168687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47728.5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 中国矿业大学 , 临沧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 云南远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川 , 李博 , 张耿杰 , 段青松 , 李靖 , 陈正发 , 许超 , 李效顺 , 湛方栋 , 余建新 , 李媛 , 代启亮 , 宁东卫 , 徐兴倩 , 范春梅 , 李淑芳 , 刘淑霞 , 黎李杨 , 张玉锴 , 赵永丽 , 魏巍 , 阎凯 , 郑宏刚 , 李燕增 , 陈飞林 , 谢祥荣 , 普建丹 , 王楚燕 , 李涛 , 李颖慧 , 李钰婷 , 李政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耕地整治中新造水田的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坡耕地开挖处呈阶梯状分布的梯田;S2、修整田埂使其为50‑60度的边坡;S3、向下开挖梯田使其深度为50‑60cm;S4、向梯田内填充有下向上分布的防渗层、黏土层及有机土层;S5、向田埂喷射混有草种子的护坡泥浆,形成一层的护坡层;S6、在每一梯田的一边均修建蓄水沟,蓄水沟从上向下呈阶梯状分布,每一蓄水沟靠近梯田的一边均留有入水口,每一蓄水沟的前端均开设有溢水口。本发明改造后的水田具有良好的防渗透能力,可减少水田因渗漏而造成水分流失,降低化肥农药使用引发的水体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有利于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生作物种植,还对田埂进行护坡,提高田埂的稳定性和植被恢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