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浮式光伏支架柔性连接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6785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92283.1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式光伏支架柔性连接装置及系统,属于光伏组件安装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连接装置无法为漂浮式光伏组件的支架模块提供较大的运动自由度,导致光伏组件易损坏,以及现有连接装置易受海水腐蚀、海洋生物附着等影响,不便于拆装维护的问题。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分别用于与两个待连接的光伏支架模块的边缘连接;柔性连接件,绕设在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上,且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之间留有空隙;固定单元,设于第一连接单元上,用于将柔性连接件固定在第一连接单元上。本发明用于连接漂浮式光伏组件的支架模块。

    一种风电土建工程稳固性好的地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266182U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22529839.7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土建工程稳固性好的地基结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固定板,安装座与固定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安装杆,安装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承重板。该风电土建工程稳固性好的地基结构,将安装座放进地面上挖出的基坑内,再通过安装槽将连接杆套接在安装杆上,使承重板与安装座组装在一起,此时,转动固定板直至其上的安装槽与安装座的安装槽错开,并通过固定螺栓对连接杆进行固定,在承重板的作用下可以提高该地基结构的触地借力面积,避免该地基结构出现沉降的情况,在地脚螺栓的作用下可以进一步提高该地基结构与地面的稳固性。

    一种风力发电机设备转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383290U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23339147.2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设备转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设备转运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放置座,放置座的顶部设有压板,压板的一侧与放置座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设置,放置座和压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放置槽,压板的另一侧与放置座的另一侧之间设有固定机构,底座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设有托座;底座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设有转轴,转轴的下端转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滚轮,安装板的下表面一侧设有用于将滚轮固定的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风力发电机叶片稳固放置,避免在转运的过程中出现碰伤和摩擦损伤的现象,提高了风力发电机叶片的转运质量。

    一种风电施工混凝土浇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160882U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22382130.3

    申请日:2023-0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施工混凝土浇筑装置,具体涉及风电施工浇筑技术领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仓,所述电机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底端延伸至罐体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L形搅拌块,所述罐体的内部下表面开设有出液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出液口、活动腔一、抵杆一、抵板一、楔形槽一、连接板一、弹簧一、挤压腔、活塞板、竖杆、把手、通气管一、出气腔一、楔形活塞一、加料仓、出料口、活动腔二、抵杆二、抵板二、连接板二、弹簧二、楔形活塞二、通气管二和出气腔二实现本装置的控制加料功能。

    一种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

    公开(公告)号:CN217150075U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20093320.6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态护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包括:主立墙,副立墙,坡面,其中主立墙的顶部高于副立墙的顶部;主立墙和副立墙的底端均设置有回流口,主立墙回流口上方还设置有收集口;设置在与收集口的位置相对应且位于主立墙的内腔中的防反流板;设置在防反流板上,用于打开或关闭防反流板的动力机构;设置在防反流板上,用于使防反流板保持闭合状态的保持机构。本申请提供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防反流板具有能够随水位进行自动开启或关闭的功能,可以防止水流从收集口反流时,使已经收集在内腔中的垃圾又重新回到河道中,提高了该生态护岸回收垃圾的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