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1372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33973.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寒区利用渣场材料制作人工草地基质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每年的4月中旬,在渣场将渣石、剥离土壤和生物炭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然后以乡土物种选择黄花草木犀、中华山蓼和披碱草,商品物种选择紫花苜蓿和燕麦,将乡土物种和商品物种混合均匀作为高寒区干暖河谷渣场修复用草种;播种前将草种用清水浸泡12个小时;将处理后的草种与混合萌发基质撒入整理好的渣场,覆土。本发明通过减少客土使用,并以乡土物种和商品物种混合均匀作为高寒草原修复用草种,能够适应高寒区干暖河谷低温和干旱的恶劣环境,混合萌发基质进行保水和锁肥,对于提高草种的成活率,对高寒区干暖河谷渣场修复具有显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5830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873211.5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盆栽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观赏盆栽的雾化栽培系统。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培养液输送组件,所述培养液输送组件包括并排设置在储存箱上的导流管和回流管,所述储存箱通过所述导流管和所述回流管与植株培育机构连接,所述导流管位于所述植株培育机构内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所述导流管通过泵体与储存箱连通;还包括支撑组件,以用于支撑所述植株培育机构,所述培养液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内部。本发明储存箱内的培养液通过导流管上的若干个雾化喷头以水雾形态喷落在植株培育机构内,避免了植株烂根的情况,植株培育机构可以通过支撑组件进行角度调节,进而使得所有植株充分受到光照。
-
公开(公告)号:CN115868377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00296.7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干暖河谷水电开发区域植被恢复方法,基于藏东南干暖河谷多砾石、气候干旱的生态条件,提出人工草地建植和经果林建植进行植被恢复。本发明的人工草地建植选择苜蓿与燕麦组合,成活率较高,现状盖度达90%以上;经果林建植选用核桃进行种植,成活率均在90%以上,整个试验区基本覆盖植被,治理效果良好,能够加快生态脆弱区水电站渣场的植被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584361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00295.2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IPC: A01G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寒区土料场草皮移植与人工草地建植方法,对藏东南高山峡谷区水电工程扰动区植被进行恢复,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寒区土料场草皮移植包括以下操作:草皮剥离、草皮堆放、草皮堆放养护、草皮回植、草皮回植后养护;所述高寒区土料场人工草地建植包括以下操作: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本发明提出切割区域最长边不要大于50cm、最短边不要小于25cm,防止分块过小切断植物根系导致草皮枯死,而过大既不利于搬运又影响草皮的存活性;堆放空间要满足草皮块不要重叠堆放的要求,以免因浇水不及时,草皮块与草皮块之间因空气缺乏导致草皮死亡;并且在移植和堆放时需要做到草皮底部与土壤完全接触,能通过冬季锻炼,完全返青存活。
-
公开(公告)号:CN11572080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399564.8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高山土料场草‑灌‑林人工植被恢复方法,选择垂穗披碱草、老芒麦作为草种进行单播;在回覆的表土上层置放砾石,有利于土壤保温、保水和保肥,进而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本发明通过探索人工草种建植及其比例搭配、砾石促进植物生长的置放技术、表土覆盖厚度最佳方案、乔灌木移植和养护手段、以及芒苞草草皮移植等技术,通过3年的连续监测,构建了良好的植被恢复方案:经过两个生长季的养护后云杉树种存活率接近100%。
-
公开(公告)号:CN11617174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0303357.6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截杆繁育方法及设备。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植物截杆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种苗茎秆的韧皮部切开并环剥处理;(2)对环剥部位进行消毒灭菌,随后喷洒促生根试剂;(3)用繁育设备中的基质覆盖植株的环剥口,并紧实基质;(4)通过打开繁育设备,观察环剥口生长出一定数量的根系后,从环剥口下方截断茎秆,以获得生根的繁育植株。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繁育失败率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17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854305.4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01G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高寒区植被恢复水平的方法,包括:草皮护根揭取措施、草皮叠置堆存暂稳态维持措施与草皮移植回铺脊移定植措施。本发明通过草皮护根揭取技术、草皮叠置堆存暂稳态维持技术与草皮移植回铺脊移定植技术三部分的配合实现了工程实施后的高寒区原生植被恢复。通过确定草皮揭取的尺寸、厚度和时间等关键因素,提出了最优边界条件下的草皮叠置堆存方法与草皮移植回铺方法,解决了高寒区原有草皮保存和回植存活率低的关键科学问题,满足了高寒区重大建设工程实施后的原生植被恢复需求,具有低成本、易操作、高保活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3011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813781.1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寒区渣场修复的象草种植方法及其装置,属于渣场修复技术领域,一种用于高寒区渣场修复的象草种植装置,包括L形支撑架,L形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料箱,料箱内盛装有象草茎秆(2‑3节),L形支撑架外侧通过移动机构固定安装有立筒,立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料杆,出料杆的一端与立筒内部连通,出料杆的另一端与料箱之间固定连接有上料管,还包括:种植组件,种植组件设置在立筒内,种植组件内设置的敲击板往复撞击受力板,受力板表面产生电流并通过导线传递至导电板上,渣土经过强电电击以后产生相应的高温,导致有害生物死亡,并且使土壤中的化学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和分解等反应,对渣场的生态修复起到良好治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4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308194.5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15N的高寒草地恢复工程植物氮吸收速率评估方法,其步骤包括:根据有草地恢复工程实施的待检测草地植被数据构建得到用于表征标记样点草地恢复工程实施后的植物目标核素第一原子百分超;根据无草地恢复工程实施的待检测草地植被数据构建得到用于表征标记样点植物目标核素第二原子百分超;利用第一原子百分超和第二原子百分超反应草地恢复工程实施后的目标核素植被吸收特征,以便能够明晰高寒草地恢复工程实施后的植被氮吸收速率差异。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15N的植物氮吸收速率评估方法简单易行,能够有效评估高寒草地恢复工程实施后植物氮吸收速率,对指导高寒植被恢复成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561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853588.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青藏高原亚高山干旱河谷乔‑灌‑草配置方法,包括:搭配模式、选地、整地、栽植、栽培、田间管理、施肥管理、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的措施;其中,所述搭配模式选择抗寒、耐旱、耐贫瘠的乡土种云杉、高山栎、垂穗披碱草为座位搭配模式的人工群落建植物种。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植物成活率高、群落稳定性强。是一种适宜于干旱河谷区、且水保效益(护坡、拦沙、固土、保水等)较好的植被配置方法,在植被恢复过程以乡土物种为主,兼顾提升植被群落功能,并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