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345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84916.2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四川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贵州大学 , 三峡大学 ,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常理 , 王永猛 , 魏浪 , 王猛 , 曲直 , 陈求稳 , 严登华 , 安瑞冬 , 李析男 , 张艳霞 , 陈端 , 卢晓春 , 尹华政 , 郑雪玉 , 林育青 , 脱友才 , 穆祥鹏 , 陈旻 , 秦天玲 , 杨韬 , 王煜 , 殷国栋 , 陆波 , 马卫忠 , 张庆 , 高传彬 , 杜帅群 , 李延孟 , 金志军 , 王火云 , 张倩 , 单承康 , 张峻玮 , 吴瑶洁 , 汤永娟 , 张蜀豫 , 李楠 , 唐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坝大库原址重建下游流量保供的施工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在旧坝原址的下游设置堰坝并形成反调节水库;堰坝包括溢流坝段和生态闸门段;生态闸门段和溢流坝段上分别设置有多个闸门;当旧坝完全拆除时,在旧坝坝址处采用分段围堰结构进行分段修筑新坝;并以未建成围堰的部位作为下泄流量的通道向反调节水库泄水、或者利用已修筑完成的新坝段向反调节水库泄水;当旧坝未完全拆除时,利用旧坝作为挡水结构,并在旧坝的下游侧设置有横向挡堰,该横向挡堰位于旧坝发电厂房的上游侧,且横向挡堰的两端连接至两侧山体,利用旧坝已存在的取水口和引水管将水从旧坝上游库区引流至旧坝发电厂房进行发电后下泄至反调节水库。
-
公开(公告)号:CN1191218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39178.6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常理 , 王永猛 , 王猛 , 安瑞冬 , 陈求稳 , 严登华 , 李析男 , 张艳霞 , 陈端 , 卢晓春 , 郑雪玉 , 林育青 , 脱友才 , 陈旻 , 秦天玲 , 殷国栋 , 陆波 , 马卫忠 , 张庆 , 高传彬 , 李延孟 , 金志军 , 单承康 , 张峻玮 , 吴瑶洁 , 汤永娟 , 张蜀豫 , 李楠 , 唐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梯级水库拆除的河道生态修复与生境功能恢复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泥沙输送;步骤二、河道修复;步骤三、冲沙闸改建或补建;步骤四、梯级电站下泄流量调整。从流域梯级整体出发,在完成泥沙输送和待拆大坝拆除后,对待拆大坝上下游的河道生态和生境功能进行修复、恢复,为水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生境,对待拆大坝下游的下一级大坝的冲沙闸B进行改建或补建,以提高下一级大坝的调沙冲沙能力,降低下一级大坝出现溃坝的风险,对待拆大坝的上一级大坝、下一级大坝的下泄流量进行调整,使其与生态流量需求相适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1453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31234.1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常理 , 王永猛 , 王猛 , 安瑞冬 , 陈求稳 , 严登华 , 李析男 , 张艳霞 , 陈端 , 卢晓春 , 郑雪玉 , 林育青 , 脱友才 , 陈旻 , 秦天玲 , 殷国栋 , 陆波 , 马卫忠 , 张庆 , 高传彬 , 李延孟 , 金志军 , 单承康 , 张峻玮 , 吴瑶洁 , 汤永娟 , 张蜀豫 , 李楠 , 唐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应下游多目标生态流量需求的闸坝改造升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原有闸坝的上游新建上游侧闸坝,以及原有闸坝的下游新建下游侧闸坝;S2、对原有闸坝的进行改造,由高闸坝改为低闸坝,保留挡水功能,形成拆后闸坝;S3、在拆后闸坝的一侧或两侧坝肩补建生态泄水闸;S4、在生态泄水闸与岸边之间的位置处新建鱼道,并利用生态泄水闸常年保持正常下泄为新建的鱼道进行补水。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对原有闸坝的升级改造不仅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还能够提升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84920.9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贵州大学 , 三峡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生态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nventor: 常理 , 王永猛 , 高传彬 , 脱友才 , 陈求稳 , 严登华 , 曲直 , 王猛 , 张艳霞 , 卢晓春 , 马卫忠 , 魏浪 , 王火云 , 安瑞冬 , 张庆 , 金志军 , 李延孟 , 郑雪玉 , 尹华政 , 田斌 , 陶宇 , 陈旻 , 张倩 , 杜帅群 , 林育青 , 秦天玲 , 殷国栋 , 李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老坝体布置结构及下泄水温联合调控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该布置结构包括旧坝,在一侧山体内设置有旧坝引水管连接至旧坝发电厂房;旧坝引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不同高程的高位进水口和低位进水口;在旧坝的下游侧设置新坝,新坝与旧坝间隔设置形成小库区;在山体上设置有新坝发电厂房;在山体内设置连接管道和新坝引水管;在山体上设置新建引水口,且该新建引水口位于小库区内;新坝引水管的进水端连接至新建引水口,连接管道的进水端连接至旧坝引水管;新坝引水管与连接管道的出水端均连接至新坝发电厂房,根据新坝的死水位高程和旧坝的坝高,确定是否拆除旧坝顶部,以及保留旧坝引水设施。
-
公开(公告)号:CN12001333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93888.6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CMIP6气候模式综合比选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通过气象实测数据和CMIP6气候模式数据计算各气候模式的第一指标数据,并根据第一指标数据分别计算每个气候模式对一种气象要素模拟能力的第一指数评分和每个气候模式对另一种气象要素模拟能力的第二指数评分,对每个气候模式对应的第一指数评分和第二指数评分之和取平均,得到每个气候模式对应的综合指数评分;根据综合指数评分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从各气候模式中选取出预设数量的气候模式,前述气候模式的选取过程综合考虑了各气候要素对不同气象要素进行模拟时的模拟效果,从而使得选取出的气候模式在对不同的气象要素进行模拟时均能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8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445133.5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优化连通性改善水网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取水系的遥感数据;S2、对已经预处理的水系数据进行量化;S3、选取重要压力节点;S4、对水系结构连通性进行优化分析。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强的普遍性、实用性以及针对性,为水文地貌、水系格局比较复杂的城市水系格局提供了优化参考便利。并进一步简化了识别、优化水系结构的难度,对压力节点以及水系结构参数进行了较为综合的整体优化,提出了针对城市水系结构压力分散的优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54245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84752.9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2 , G06Q50/06 , G06F30/28 , G06T11/20 , A01K61/10 , G06F111/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变动回水区鱼类产卵场生境重塑的生态调度方法,建立水库变动回水区深度二维平面数值模型,记作二维水动力学模型;模拟变动回水区天然河道时多年平均流量下的鱼类有效栖息地面积(WUA),进而确定目标WUA值,然后再模拟建库以后不同流量、水位工况下的WUA,进而明确能够使变动回水区产卵场满足目标WUA值的工况,针对来流情况选定满足营造需求的水位区间进行水位调度。本发明通过整合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和鱼类栖息地模型,建立水库流量‑水位‑鱼类有效栖息地面积三者的关系,明确水库生态调度措施。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生态调度方法可有效改善河流生态,为维护重建变动回水区产卵场的水库提供有效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859384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0361977.4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水体中植被对过饱和总溶解气体吸附速率的实验方法装置和计算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溶解气体过饱和技术领域。该实验方法通过在一系列实验水箱内植入植被充当水体中植被进行实验;即通过在实验水箱内植入植被的实验组和未植入植被的空白对照组进行实验,经对过饱和TDG释放过程进行拟合计算出植被对过饱和TDG吸附速率;从而有助于提高高坝泄水下游过饱和总溶解气体输移释放预测精度,并丰富减缓过饱和TDG不利影响研究内容。本发明可用不同材质充当水体中植被,得出水体中植被对过饱和TDG不同的吸附速率;且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所用仪器设备少。
-
公开(公告)号:CN105716907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610136767.6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层流水槽模型试验水样的多点同步采样系统。包括若干采样装置、废水收集箱、为系统提供电力的发电机和提供负压的真空泵;单个采样装置由采样容器、采样位置调节器、采样钢管和辅助钢尺组成;采样容器顶部设置负压表、采样容器进水管;其中部设置水样取水管、采样开关转换装置;其下部和底部设置采样瓶和采样瓶安置台,采样容器出水口。本发明可实现分层流水槽模型试验中不同断面、不同液态以及不同水深位置的多点同步水样采样,避免了人工采样不及时与无法采样的情况,并保证分层流水槽模型试验结果的精度。本发明的水样多点同步采样系统采用真空吸水原理,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经济适用,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2535407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210027310.3
申请日:2012-02-0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E02B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线形-扇形双轴回转式拦污清污系统,属于水利工程设施领域。该拦污清污系统包括竖直拦污栅,折线形拦污栅,扇形拦污栅,由上游水位传感器和下游水位传感器组成的栅差监测系统,动力装置,传送皮带,工作桥,导污板以及分别控制折线形和扇形拦污栅的轴承。栅差监测系统中上游水位传感器和下游水位传感器分别用数据线与远程计算机系统连接;由远程计算机系统自动或人工控制动力装置,以监测竖直拦污栅前后的水位差。本发明的拦污清污系统于集污、拦污、清污为一体,解决了水利工程运行中取水口污物堵塞导致拦污栅被堵问题,其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靠;且成本低廉,经济适用;集污、拦污、清污效果理想,适合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