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79991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910224172.6
申请日:2009-11-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重烃中可逸出硫化物的脱除方法,包括:将重烃中的C4以下轻烃通过蒸馏分离出来,在轻烃脱硫装置脱除其中的可逸出硫化物,对脱硫轻烃进行累积并与重烃混合,再对重烃进行闪蒸分离轻烃,携带可逸出硫化物的轻烃送轻烃脱硫装置脱硫净化后循环使用。本发明通过累积重烃中少量轻烃或额外增加重烃中轻烃的含量,形成轻烃局部过量的局面,利用大量轻烃蒸馏气化时的携带作用,将有害的硫化物带走,实现可逸出硫化物与重烃的有效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2079991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0910224172.6
申请日:2009-11-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重烃中可逸出硫化物的脱除方法,包括:将重烃中的C4以下轻烃通过蒸馏分离出来,在轻烃脱硫装置脱除其中的可逸出硫化物,对脱硫轻烃进行累积并与重烃混合,再对重烃进行闪蒸分离轻烃,携带可逸出硫化物的轻烃送轻烃脱硫装置脱硫净化后循环使用。本发明通过累积重烃中少量轻烃或额外增加重烃中轻烃的含量,形成轻烃局部过量的局面,利用大量轻烃蒸馏气化时的携带作用,将有害的硫化物带走,实现可逸出硫化物与重烃的有效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740836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11242630.0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润滑油生产配方优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待优化内燃机润滑油的产品规格,从生产配方数据库中确定目标产品的生产配方;基于生产配方与产品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目标产品的目标产品性能参数;在满足基础油互换允许范围的行业共识和待优化内燃机燃油对应的工艺文件和的前提下,基于目标产品性能参数,对待优化内燃机润滑油的当前生产配方进行调整,直至待优化内燃机润滑油的产品性能参数在合格产品性能参数范围内且调整后的当前生产配方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本发明通过对生产配方这一源头对产品性能进行控制,保证其在调合后产品性能达标,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为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和统筹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44556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75066.7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吸附VOCs的铜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挥发性有机物吸附材料领域,该铜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包括石墨烯气凝胶以及负载在石墨烯气凝胶上的纳米铜,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石墨烯水凝胶用铜盐乙醇水溶液清洗并浸渍,浸渍完成后再进行冷冻干燥,冷冻干燥后的凝胶先在惰性气氛中进行热解焙烧,最后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活化气氛中进行活化焙烧,即制得铜掺杂石墨烯气凝胶,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石墨烯气凝胶对VOCs的吸附力较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62064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94621.4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发动机油组合物,以发动机油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发动机油组合物中包括:0.1‑0.4重量%的降凝剂、1.5‑8.0重量%的黏度指数改进剂、1.79‑3.93重量%的清净剂、0.64‑3.07重量%的分散剂、1.04‑3.67重量%的抗氧剂、0.01‑5重量%的减摩剂、0.3‑1.5重量%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和余量的中性基础油;所述降凝剂包括醋酸乙烯‑富马酸酯类降凝剂;所述醋酸乙烯‑富马酸酯类降凝剂中包括:0.4‑0.6重量份的富马酸八醇酯、0.8‑1.2重量份的富马酸十二醇酯、0.8‑1.2重量份的富马酸十四醇酯、0.8‑1.2重量份的富马酸十六醇酯和0.8‑1.2重量份的富马酸十八醇酯。该发动机油组合物具有良好的乳化保持能力、抗磨性能和清净分散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3721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52480.X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5B11/091 , C25B11/032 , C25B3/26 , C25B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基石墨烯气凝胶复合催化剂、气体扩散电极和应用,铜基石墨烯气凝胶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将铜盐、石墨烯气凝胶分别分散于乙二醇中,得到铜盐前驱体溶液和石墨烯气凝胶分散液,然后将铜盐前驱体溶液和石墨烯气凝胶分散液混合得到的混合液采用一步溶剂热反应,制得铜基石墨烯气凝胶复合催化剂。铜基石墨烯气凝胶复合催化剂组成包括:石墨烯气凝胶以及负载于石墨烯气凝胶上的珊瑚状纳米氧化亚铜棒和纳米铜棒,且纳米氧化亚铜棒和纳米铜棒的直径均为40~60nm,由此可见,负载于石墨烯气凝胶上的珊瑚状纳米氧化亚铜棒和纳米铜棒构筑出Cu+和Cu共存的催化还原CO2的界面环境,将其用于电还原二氧化碳可以提高催化反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9939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93803.5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石墨烯气凝胶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还原剂、氧化石墨烯以及水的分散液进行冷冻干燥,形成具有固定形状的气凝胶样品;随后对气凝胶样品进行还原反应得到气凝胶成品。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可以很好的改善传统反应体系中体积收缩变小的问题,制备获得的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其形状固定、结构均一、比表面积大、弹性好。可广泛应用于保温材料、催化载体或吸附材料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99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19187.4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
IPC: C10M105/32 , C10M169/04 , C10N30/10 , C10N30/06 , C10N30/14 , C10N30/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生物降解性的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润滑油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分:合成酯型基础油91~99%、抗氧剂0.04~0.6%、极压抗磨剂0.02~0.6%、分散剂0.1~0.5%、金属钝化剂0.03~0.4%和功能添加剂0.1~3%。本发明提供的润滑油组合物具有突出的生物降解特性,同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抗磨性能、低温性能和热氧化安定性,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4146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538347.7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减少烟气碳捕集系统胺气溶胶排放的工艺及装置,该工艺将CO2吸收塔产生的尾气分两部分排出,一部分尾气注入起泡剂中,使其产生微气泡,另一部分尾气与微气泡混匀之后排放。本发明通过将一部分CO2吸收塔尾气送入微气泡发生器,在起泡剂的作用下,产生微气泡尾气,使尾气中的胺气溶胶存在于微气泡内部和微气泡表面,另一部分CO2吸收塔尾气直接进入胺气溶胶捕集器,然后使微气泡尾气进入到胺气溶胶捕集器,微气泡在胺气溶胶捕集器内聚集、破裂,捕捉胺气溶胶,同时胺气溶胶也互相聚集,使胺气溶胶粒径增大,以此来实现减少烟气碳捕集系统胺气溶胶排放和胺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544556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975066.7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吸附VOCs的铜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挥发性有机物吸附材料领域,该铜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包括石墨烯气凝胶以及负载在石墨烯气凝胶上的纳米铜,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石墨烯水凝胶用铜盐乙醇水溶液清洗并浸渍,浸渍完成后再进行冷冻干燥,冷冻干燥后的凝胶先在惰性气氛中进行热解焙烧,最后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活化气氛中进行活化焙烧,即制得铜掺杂石墨烯气凝胶,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石墨烯气凝胶对VOCs的吸附力较弱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