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0910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171701.1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非金属油管的滑套式封隔器,包括:外筒;同心布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包括第一管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下端的第二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的轴向之间的球座,所述球座用于与封堵球适配以进行憋压;以及沿轴向彼此间隔开套设在所述中心管上且用于胀封的第一胶筒、第二胶筒和第三胶筒,所述第一胶筒、第二胶筒和第三胶筒均构造成多层胶筒结构;其中,所述球座的上端部分的内径构造成从端部轴向向内递减,从而形成用于放置封堵球的锥形腔体,所述锥形腔体的侧壁面的纵向截面呈圆弧波浪形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37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1002770.1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底水油藏井间侧向驱增效方法,包括:S1.根据待驱替油井所在的地层及油层的相对厚度、井间距离及底水参量的相对大小,建立了三维底水油藏物理模型装置,并计算堵剂用量;S2.设计隔板段塞、驱替段塞和顶替段塞三段堵水段塞,并根据油藏孔隙体积计算注入总量;S3.根据生产压力梯度和和注采比、地层渗透率,结合步骤S1计算的堵剂用量和步骤S2根据油藏孔隙体积计算的注入总量,分别计算三段堵水段塞的注入压力值、注入排量;S4.向待驱替油井的地层中依次按照所计算的注入排量注入三段堵水段塞进行驱替施工。本发明通过前置隔板和侧向驱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井间剩余油高效驱替,提高井间剩余油动用,使得后期采收率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98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013229.9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C09K8/5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纳米油基堵水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所述纳米油基堵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疏水纳米多孔混合物与油基硅烷混合液;所述改性疏水纳米多孔混合物包括:预改性疏水纳米粉混合物和疏水性纳米多孔颗粒;所述预改性疏水纳米粉混合物为纳米粉颗粒依次经无水乙醇、十二胺或三乙胺或三乙烯四胺、二环己基碳酰亚胺改性得到的混合物;所述油基硅烷混合液包括:塔河自产稀油或煤油,和硅烷偶联剂。该纳米堵水剂粒径小、初始溶液粘度适中,注入性好,封堵能力强,有较强疏水能力,在高温(110℃)高盐(22×104mg/L)条件下表现出长期稳定性,最终实现堵水增油。
-
公开(公告)号:CN11490910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0171701.1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非金属油管的滑套式封隔器,包括:外筒;同心布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包括第一管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下端的第二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的轴向之间的球座,所述球座用于与封堵球适配以进行憋压;以及沿轴向彼此间隔开套设在所述中心管上且用于胀封的第一胶筒、第二胶筒和第三胶筒,所述第一胶筒、第二胶筒和第三胶筒均构造成多层胶筒结构;其中,所述球座的上端部分的内径构造成从端部轴向向内递减,从而形成用于放置封堵球的锥形腔体,所述锥形腔体的侧壁面的纵向截面呈圆弧波浪形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98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0013229.9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C09K8/5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纳米油基堵水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所述纳米油基堵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疏水纳米多孔混合物与油基硅烷混合液;所述改性疏水纳米多孔混合物包括:预改性疏水纳米粉混合物和疏水性纳米多孔颗粒;所述预改性疏水纳米粉混合物为纳米粉颗粒依次经无水乙醇、十二胺或三乙胺或三乙烯四胺、二环己基碳酰亚胺改性得到的混合物;所述油基硅烷混合液包括:塔河自产稀油或煤油,和硅烷偶联剂。该纳米堵水剂粒径小、初始溶液粘度适中,注入性好,封堵能力强,有较强疏水能力,在高温(110℃)高盐(22×104mg/L)条件下表现出长期稳定性,最终实现堵水增油。
-
公开(公告)号:CN11468619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564902.X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植物油副产品油脚堵剂及制备方法,所述堵剂原料包括硫磺和植物油油脚,其中所述硫磺与植物油油脚的质量比为5~30:100。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硫磺加热至120℃以上熔融成硫磺熔液;S2)将硫磺熔液加入植物油油脚中,搅拌加热至160‑200℃,反应30~200min;得到产物。本发明为目前油田堵水调剖面临的高温、高矿化度等极限地层条件和油价低迷情况下堵水调剖作业的成本压力以及日益增强的环保压力,提供了一种新型堵水调剖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63519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618497.X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B21D3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狼牙棒式胀接装置,包括基座和设在基座上的多组液压单元,基座设有沿其轴线延伸并通过轴线的中心油孔,每组液压单元中的多个液压单元以中心油孔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每个液压单元的活塞腔的一端均通过连通孔与中心油孔连通,多组液压单元中活塞杆同步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同的液压单元构成一排液压单元,对应于每一排液压单元,基座设有两个平行于中心油孔的边缘油孔,且两个边缘油孔分别位于该排液压单元的活塞腔的轴线的两侧,且该排液压单元中每个液压单元的活塞腔远离连通孔的一端均与为该排液压单元而设的两个边缘油孔相通。本发明提供的狼牙棒式胀接装置可以克服现有的胀接装置胀接幅度小,且胀接形成的轴向承载力低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37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002770.1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底水油藏井间侧向驱增效方法,包括:S1.根据待驱替油井所在的地层及油层的相对厚度、井间距离及底水参量的相对大小,建立了三维底水油藏物理模型装置,并计算堵剂用量;S2.设计隔板段塞、驱替段塞和顶替段塞三段堵水段塞,并根据油藏孔隙体积计算注入总量;S3.根据生产压力梯度和和注采比、地层渗透率,结合步骤S1计算的堵剂用量和步骤S2根据油藏孔隙体积计算的注入总量,分别计算三段堵水段塞的注入压力值、注入排量;S4.向待驱替油井的地层中依次按照所计算的注入排量注入三段堵水段塞进行驱替施工。本发明通过前置隔板和侧向驱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井间剩余油高效驱替,提高井间剩余油动用,使得后期采收率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087699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580423.6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缝洞型油藏携砂调剖剂组合物及调剖方法。该组合物包括:前置段塞用组分,包括:稠化携砂液以及5-15%砂比的陶粒;主段塞用组分,包括:稠化携砂液以及10-25%砂比的砂粒;以及后置段塞用组分,包括:交联携砂液以及10-25%砂比的覆膜陶粒;其中,依照爬坡压力小于8MPa时,逐级递增砂比的方式在前置段塞用组分、主段塞用组分和后置段塞用组分中分别加入陶粒、砂粒和覆膜陶粒。本发明调剖剂组合物成本低、稳定性好、耐冲刷、有效期长,调剖后在缝洞体系中形成具有渗流能力的砂桥,具有“调而不死”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强非均质性的缝洞型油藏。
-
公开(公告)号:CN102994057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37111.7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4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温抗盐调剖剂,含有废弃泥浆、泥浆固化剂、强度改性剂、分散剂、缓凝剂和水。其中,以废弃泥浆重量为100%计,含有:泥浆固化剂6-12重量%,强度改性剂6-12重量%,分散剂0.2-1.5重量%,缓凝剂0.02-0.15重量%,水6-12重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耐温抗盐调剖剂的制备方法,以废弃泥浆重量计,将废弃泥浆固化剂,强度改性剂,分散剂以及缓凝剂和水加入到废弃泥浆中,放置66-78小时后得到耐温抗盐调剖剂。本发明还提供了废弃泥浆在制备耐温抗盐调剖剂中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