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85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11509171.2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用超临界CO2致裂实验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页岩压裂试件的天然裂纹分布形态;对页岩压裂试件进行渗透率测试;再进行压裂前气密性检查;加载设定的轴压和围压,并稳压;在恒温下向页岩压裂试件注入超临界CO2进行压裂实验;对压裂后的页岩压裂试件进行渗透率测试;根据压裂前后的渗透率数据分析页岩压裂增渗效果;根据压裂裂纹分布形态与天然裂纹分布形态获取超临界CO2压裂裂纹扩展形态。本发明通过声发射监测技术和工业CT技术开展页岩超临界CO2压裂过程中的裂纹扩展机理和致裂增渗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超临界CO2压裂实现页岩气储层体积压裂改造的可行性,为探索页岩气藏无水压裂技术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49437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917271.8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杂岩性的裂缝扩展模拟方法及装置,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储层中不同岩性组分分布区域,将储层划分为多种岩性等效节点;在位于裂缝尖端的岩性等效节点中确定破裂点位;确定所述破裂点位的周向应力大于临界周向应力,基于所述破裂点位的破裂概率,在其余的岩性等效节点中确定新的破裂点位;基于所述破裂点位和所述新的破裂点位,输出裂缝形态。本发明的复杂岩性的裂缝扩展模拟方法及装置能够准确得出复杂岩性分布对裂缝形态的影响,为压裂生产措施调整,方案部署优化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91618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0725683.6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及含有其的压裂液。本发明制备的组合物包括有机聚硅氧烷、乳化剂、助乳化剂和水;由其进一步和水复配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压裂液。在实际使用时,先将所述压裂液的pH调节为7.5至10再使用。调节pH后的压裂液的乳液液滴依旧足够小从而容易进入储层,且对储层依旧有良好的表面润湿改性效果,可以做到堵水不堵气,适用于控水压裂。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65238.8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计算页岩微观力学参数的方法,包括:构建不同矿物成分的分子结构模型,并设置目标加载条件;在目标加载条件下,对不同矿物成分的分子结构模型开展多轮分子模拟并获得相应的轨迹数据和应力应变数据,直至模型体系结构发生破坏,其中,每轮分子模拟包括依次实施的驰豫和按照预设应变率而执行的三轴拉伸模拟;根据每轮分子模拟获得的轨迹数据和应力应变数据,获得基于微观的页岩力学性能参数。本发明能够明确纳米尺度下不同物质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机理,为页岩压裂改造提供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10931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0880524.X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汲装置及方法,包括:底锚,底锚用于锚定于井管,底锚上设有滑轮组件;缆绳,缆绳呈U型绕设于滑轮组件,缆绳的两端用于连接动力装置;抽塞,抽塞连接于缆绳,且位于缆绳的第一端与滑轮组件之间,抽塞上设有单向阀组件,抽塞下方的液体能够通过单向阀组件流至抽塞上方;将底锚锚定于井管底部,上提揽绳的第一端,带动抽塞在井管中上行,将抽塞上方的液柱抬升至井口排出;上提揽绳的第二端,带动抽塞在井管中下行,使抽塞复位。本发明可实现抽塞的动力升降及快速复位,提高了抽汲速度和抽汲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3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237786.X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复杂裂缝内压裂液排量分配快速计算方法及装置,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复杂裂缝的网络结构以及与所述网络结构对应的压裂液入口注入量;基于所述网络结构和所述压裂液入口注入量,采用哈根泊肃叶定律以及流量守恒求解得到复杂裂缝内主裂缝与分支裂缝的排量分布。本申请基于复杂裂缝网络结构,在已知压裂液入口注入量的情况下,通过哈根泊肃叶定律以及流量守恒,能够简单、有效地对主裂缝以及各级分支裂缝进行排量分配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68163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265096.9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26 , E21B41/00 ,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切割抛物线形差异化压裂布缝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收集目标水平井及邻井的地质及工程资料,分析总体工程地质特征和各井段的工程地质特征;以均质模型为假设前提,基于总体工程地质特征制定基础的密切割抛物线形压裂布缝策略;然后区分正常甜点区段及局部特殊区段,基于制定的基础压裂布缝策略,分别根据井段对应的工程地质特征和压裂布缝优化原则进行差异性优化;进一步以产能预测结果为依据,针对各个井段差异性优化后的压裂布缝参数进行改进,形成当前非均质产能最优的目标密切割抛物线压裂布缝参数。采用该方法可最大程度地提高压裂改造效率,充分解放非均质非常规储层产能,大幅度提高非常规油气田采收率及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6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105916.8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阻水的沿程摩阻评价方法,通过获取第一粘度减阻水在各个压裂段的停泵时刻排量、沿程‑射孔摩阻以及迂曲摩阻,并在选定压裂段获取基于第一粘度减阻水和第二粘度减阻水进行降排量测试的数据;获取各个压裂段的中部测深,基于各个压裂段的中部测深以及第一粘度减阻水在各个压裂段的停泵时刻排量、沿程‑射孔摩阻以及迂曲摩阻,计算第一粘度减阻水的沿程摩阻系数梯度以及第一粘度减阻水在各个压裂段的射孔摩阻系数和迂曲摩阻系数;基于降排量测试的数据、第一粘度减阻水的沿程摩阻系数梯度以及第一粘度减阻水在选定压裂段的射孔摩阻系数和迂曲摩阻系数,计算第二粘度减阻水的沿程摩阻系数梯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56548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010355872.5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模拟水平井暂堵压裂的模拟装置,包括:用于制备压裂液的配制罐;注入泵;与注入泵连接的水平井筒,水平井筒的出液口通过回收管线与配制罐连通;至少3个彼此间隔开设置在水平井筒中的模拟井筒,模拟井筒设有多个射孔;投球装置;其中,模拟井筒设有出液孔,出液孔通过第一管线与回收管线连通,从而使注入泵、水平井筒、模拟井筒和回收管线形成压裂液循环回路,投球装置投入的暂堵球能够随压裂液进入模拟井筒,并封堵射孔,从而模拟井下暂堵作业,透过水平井筒和模拟井筒能够观测并记录暂堵球的运移轨迹、运移速度和对射孔的封堵情况,进而能够得到暂堵球的封堵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模拟水平井暂堵压裂的模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21741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428719.5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7/04 , E21B43/26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非常规油气压裂改造工艺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直井挖潜工艺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根据裂缝型油气藏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和已开发直井的生产状况,筛选出具备二次改造潜力的目标直井,并确定直井挖潜工艺;利用径向微井眼钻孔沟通井筒中远端的天然裂缝体,采用水力压裂在径向微井眼沟通的天然裂缝体中形成部分支撑的压裂裂缝,使得天然裂缝体中的油气通过储层流向压裂裂缝,由压裂裂缝流向径向微井眼钻孔,最终流向开发井筒,能够进一步沟通初次压裂改造后未沟通的裂缝体储集空间,采出井筒中远端储层的剩余油气,提升单井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