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1755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647103.2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9/00 , G01N33/24 , G01N23/2251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储层页理缝密度的预测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取芯井段岩芯样品的页理缝密度;获取取芯井段岩芯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基于页理缝密度和总有机碳含量,建立页理缝密度定量预测关系;基于页理缝密度定量预测关系和水平井测井数据,计算水平井未取芯井段的页理缝密度。本发明的页岩储层页理缝密度的预测方法基于取芯井段岩芯样品的页理缝密度和总有机碳含量确定页理缝密度与总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即页理缝密度定量预测关系,依据此预测关系和水平井测井数据,计算水平井未取芯井段的页理缝密度,实现对页岩气田范围内未取芯井段页理缝密度的横向预测,可用于页岩气勘探开发选区、选层评价以及产能评价和递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05996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010793744.9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输管线温控消泡装置及井口气液分离系统,该消泡装置包括:电热环,电热环的两端分别与集输管线连接,电热环内布设有至少一个电热网;一对温度检测模块,一对温度检测模块分别靠近电热环的两端;温度控制开关,温度控制开关分别与每个温度检测模块和电热环连接,温度控制开关根据温度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控制电热环停止加热。本发明对电热环及电热环内布设的电热网加热,当含泡沫的气液两相流体自入口连接端进入消泡装置后,依次通过电热环内布设的多个电热网,在流体流动的过程中,多个电热网加热流体,流体温度升高,泡沫的壁厚逐渐变薄,直至泡沫破裂,变为液相流体,消除气液两相流中的泡沫,同时抑制二次起泡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4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31877.3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属于零担物流运输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可采储量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一种可采储量计算方法,包括:获取区域中目标井的地质参数,并根据所述地质参数确定相对应的综合评价因子;获取目标井的穿行轨迹,根据所述目标井的穿行轨迹确定所述目标井在优质页岩中的穿行长度;根据所述综合评价因子、所述穿行长度以及可采储量的第一预设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井的可采储量。本申请通过所述区域的地质参数、目标井的穿行长度和第一预设关系对目标井的可采储量进行计算,使得本申请计算的可采储量较为精准,同时受到限制较少,可以在油田现场进行推广,同时也不会受到对井实际操作的影响,进而使得计算出来的结果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7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0117989.3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量识别地下走滑断裂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根据确定断裂的发育层位厘定断裂的平面展布特征;确定研究层位并选取与断裂走向垂直的剖面并编号处理;获取断裂在研究层位处的倾角和垂直位移量;绘制倾角‑垂直位移量交会图,所述倾角‑垂直位移量交会图用于判定断裂是否为走滑断裂。用定量手段判定断裂是否为走滑断裂,在断裂精细解释的基础上,采取绘制断裂在研究层位的倾角与垂直位移量交会图的方法,将从垂直断裂走向的剖面上读取的断裂倾角与垂直位移量数据投至交会图上,根据数据点所在的象限识别走滑断裂,可实现走滑断裂识别的定量化,减少了人为判定走滑断裂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3481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065692.7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价暂堵流体的实验系统,包括:模拟井下环境压力的环压装置;多个构造为柱状结构的岩心;分别设置在环压装置的第一和第二端面上的第一安全罩和保压装置;通过第一加注口与第一安全罩连通的第一加注设备;设置在第一安全罩底部的排出口;控制装置,其用于在实验前控制第一加注设备将实验气体注入岩心,并测量每块岩心的第一渗透率,以及控制第一加注设备将携带实验封堵流体的压裂液注入岩心以开展压裂实验,从而测量每块岩心的第二渗透率,继而通过对比每块岩心在实验前后的渗透率,评价实验封堵流体的封堵效果。本发明能同时实现暂堵剂优选与评价的一体化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00970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476055.4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含水饱和度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预先建立含水饱和度计算式,在获取目标井的目标生产时间后,可以输入到含水饱和度计算式中,快速计算出含水饱和度值,提高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7735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159664.7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热流体发生装置、系统及方法,该装置设置在位于井下的油管内部,包括发生部件以及与所述发生部件连通的输入管线;其中,所述输入管线向所述发生部件输入发生原料,所述输入管线包括多个运输单一原料的输入通道,所述输入通道包括与所述发生部件连接的多个管道内的区域以及所述油管与所述管道之间的区域。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连续油管将装置整体注入油管内或由油管内取出,操作流程简单方便,作用费用低,能够减少复合热流体的沿程热损失,提高油层的加热效应,保证对油层的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7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446805.5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T11/20 , G06F16/215 , G06F7/5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析数据波动页岩气井产量经验递减曲线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先针对待评价井收集生产时间、日产气量及累产气量的生产动态数据,并将早期生产波动段的低质量数据和因测试误差或现场工艺导致的异常数据筛除,进而通过累产气曲线拟合步骤利用累产气对数与生产时间的幂运算数据绘制关系曲线,并调整幂参数使满足线性关系;基于此依据拟合后线性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数据计算模型的系数,确定用于表征波动页岩气井产量递减特征及预测未来开发变化的产量经验递减模型。采用该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针对数据波动页岩气井的应用局限性,不受数据波动的影响,基于简明的计算过程实现可靠、精确的页岩气井产量经验递减曲线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59640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778328.6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N)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CN)
IPC: E21B41/00 , F23G7/06 , F16F15/067 , H02K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气井试气放空燃烧装置和页岩气井试气采集方法。其中放空燃烧装置包括燃烧主体和固定机构;燃烧主体包括外壳、燃烧仓、燃烧筒和燃料管;外壳套设在燃烧仓的外壁上,外壳和燃烧仓上分别设置螺孔;固定机构均包括保护盒和设置在保护盒内的导轨、滑动件、电机和转动杆;保护盒上有螺孔,电机通过滑动件与导轨滑动连接;转动杆上设置有外螺纹,电机连接并驱动转动杆转动,使转动杆依次穿过保护盒、外壳和燃烧仓上的螺孔与外壳和端板形成螺纹连接,可以达到对保护盒、外壳和燃烧仓三者进行固定的效果,使得放空燃烧装置整体便于进行安装、拆卸和维护工作,节约作业施工的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05996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93744.9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输管线温控消泡装置及井口气液分离系统,该消泡装置包括:电热环,电热环的两端分别与集输管线连接,电热环内布设有至少一个电热网;一对温度检测模块,一对温度检测模块分别靠近电热环的两端;温度控制开关,温度控制开关分别与每个温度检测模块和电热环连接,温度控制开关根据温度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控制电热环停止加热。本发明对电热环及电热环内布设的电热网加热,当含泡沫的气液两相流体自入口连接端进入消泡装置后,依次通过电热环内布设的多个电热网,在流体流动的过程中,多个电热网加热流体,流体温度升高,泡沫的壁厚逐渐变薄,直至泡沫破裂,变为液相流体,消除气液两相流中的泡沫,同时抑制二次起泡效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