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74283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1610920156.0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N)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CN)
Abstract: 一种生产低碳烯烃和轻芳烃的催化裂解方法,预热后的重质烃油进入反应器与催化裂解催化剂进行反应,反应油气和待生催化剂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其中反应油气经进一步分离得到包含低碳烯烃和轻芳烃的产物;待生催化剂经汽提后进入催化剂再生器中烧焦再生,再生催化剂返回反应器中循环使用;所述催化裂解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15%~65%的天然矿物质,10%~60%的氧化物和25%~75%的Y型分子筛和含磷IMF结构分子筛。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低碳烯烃和轻芳烃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8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183003.5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G11/0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改变催化裂化产品组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运行中的生产汽柴油的催化裂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催化裂化反应器和再生器,催化裂化反应器和再生器中循环有用于生产汽柴油的催化裂化催化剂;S2、向催化裂化系统中注入过渡催化剂,并保持催化裂化的持续运行,过渡催化剂中的分子筛由ZSM‑5分子筛组成;S3、当催化裂化系统中的过渡催化剂的量占系统中的催化剂总藏量的30‑40重量%时,向系统中注入用于生产低碳烯烃的催化裂化催化剂,并保持催化裂化的持续运行。该方法既能够解决催化剂快速置换过程中带来的干气、焦炭产率明显升高的问题,又能够明显提高低碳烯烃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85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182985.6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增产乙烯和BTX的催化裂解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催化裂解反应器中,在610‑670℃的温度下,将催化裂解催化剂与油浆混合并进行第一接触,得到第一物料;S2、在催化裂解反应条件下,将原料油与所述第一物料进行第二接触,得到反应油气和待生催化剂;S3、将所述待生催化剂进行再生,得到再生催化剂,并且将所述再生催化剂与新鲜催化剂混合,得到混合后的催化剂,还将所述混合后的催化剂作为所述催化裂解催化剂返回步骤S1的操作。本公开提供的方法一方面能够提高烃类裂化的低碳烯烃产率,明显降低烃类原料裂解生成焦炭;另一方面有利于油浆进一步转化,降低低价值产品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5151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810542889.4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G5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丙烯和轻芳烃的催化裂解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重质烃类原料与第一催化裂解催化剂在第一催化裂解反应器中接触并进行第一催化裂解反应;(2)、将甲醇和第一轻质烃类注入第二催化裂解反应器中与第二催化裂解催化剂接触并进行第二催化裂解反应;(3)、将步骤(2)所得第二反应油气和半待生催化剂引入第三催化裂解反应器中与注入第三催化裂解反应器的第二轻质烃类一起进行第三催化裂解反应;(4)、将所得第一反应油气和第三反应油气进行分离。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多产丙烯和富含轻芳烃的汽油。
-
公开(公告)号:CN11054086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810524642.X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G5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裂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原油全馏分进行分离,得到轻质馏分油、中质馏分油和重质馏分油;(2)、将所得重质馏分油进行第一催化裂化反应,得到第一反应产物和第一待生催化剂;(3)、将所得轻质馏分油进行第二催化裂化反应,得到第二反应产物和半待生催化剂;(4)、将所得第二反应产物和半待生催化剂引入流化床反应器与中质馏分油和催化裂化汽油一起进行第三催化裂化反应,得到第三反应产物和第二待生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充分考虑了不同馏分原油的裂化特性,通过分区反应控制及热量耦合,能够显著的提高催化裂化过程中低碳烯烃产率,提高催化裂化装置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722287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711036354.1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多产丙烯和提高轻质油品质量的催化转化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系统,该方法包括:将重质烃油原料在第一反应器中进行第一催化反应;将馏程为8~88℃的轻馏分组分注入第二反应器中进行第二轻馏分催化反应,并将馏程为145~253℃的重馏分组分在所述轻馏分组分的下游注入所述第二反应器中进行第二重馏分催化反应;将第二反应混合物引入第三反应器中,继续进行第三催化反应;将馏程为41~190℃的中馏分组分注入第四反应器中进行第四催化反应;将所述第一产物、第三产物和第四产物引入产品分离装置进行产品分离。采用本公开的方法能够大幅生产丙烯,同时提供符合GB17930‑2013车用汽油烃类组成指标要求的高辛烷值汽油组分。
-
公开(公告)号:CN109423333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710787289.X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G55/0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催化裂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加氢改质裂化轻油送入第一反应器的第一反应区中与催化裂化催化剂接触并进行轻油催化裂化反应;将轻油催化裂化反应所得催化剂和油气与重质烃类原料一起送入所述第二反应区中进行重质烃类催化裂化反应,得到第一待生催化剂和第一反应产物;将烯烃含量在30重量%以上的裂化汽油送入第二反应器中与催化裂化催化剂接触并进行汽油催化裂化反应,得到第二待生催化剂和第二反应产物;将所述第一待生催化剂、第一反应产物、第二待生催化剂和第二反应产物进行气固分离。本公开提供的催化裂化方法能够多产丁烯和轻芳烃。
-
公开(公告)号:CN107974281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610919744.2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生产低碳烯烃和轻芳烃的催化裂解方法,重质原料在第一反应器与第一部分催化裂解催化剂接触进行反应,富含饱和烃的轻质原料和富含烯烃的轻质原料在第二反应器和第三反应器与第二部分催化裂解催化剂接触进行反应,所有反应油气和待生催化剂均进行气固分离,其中反应油气经进一步分离得到包含低碳烯烃和轻芳烃的产物;待生催化剂经汽提后进入催化剂再生器中烧焦再生,再生催化剂返回反应器中循环使用;所述催化裂解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5%~65%的天然矿物质,10%~60%的氧化物和24%~74%的Y型分子筛和至少一种孔径小于的分子筛,0.1%~15%的磷添加剂。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低碳烯烃和轻芳烃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05694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810229971.1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产低碳烯烃和轻芳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催化裂解原料送入第一催化裂解反应器中与第一催化裂解催化剂接触并进行第一催化裂解反应,得到第一油剂混合物;将加氢循环油送入第二催化裂解反应器中与第二催化裂解催化剂接触并进行第二催化裂解反应,得到第二油剂混合物;其中,所述加氢循环油的馏程在190‑230℃范围内;将所得第一油剂混合物和第二油剂混合物送入第三催化裂解反应器进行第三催化裂解反应,得到待生催化剂和反应油气;将所得反应油气进行分离,得到低碳烯烃、裂解汽油、裂解循环油和裂解油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多产乙烯、丙烯和轻芳烃。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903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1053150.8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G5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烃油加工领域,公开了催化转化重质石油烃原料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1)原料I与催化剂I在第一反应器中接触;(2)将第一反应器中的物流引入第三反应器中,以与由第二反应器进入的含有催化剂II的物流进行第三催化裂化反应;(3)将反应后所得物流在沉降器中进行分离;(4)将待生催化剂引入至再生器中进行再生,并将再生催化剂分为催化剂I和催化剂II进行循环,且作为催化剂II进行循环的待生催化剂在由再生器中引出后,经过或者不经过换热后再引入至第二反应器中。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产品结构的灵活调变,工艺灵活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