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6217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011242700.3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压裂示踪剂返排曲线的裂缝解释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不同裂缝条件下的返排曲线特征理论解释;步骤2,建立表征双翼缝/复合缝的数学模型,建立返排曲线与裂缝特征的一一对应关系;步骤3,利用已建立的双翼缝/复合缝数学模型与实际返排曲线进行反演拟合分析,得到裂缝参数;步骤4,建立起基于压裂示踪剂返排曲线的裂缝解释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压裂示踪剂返排曲线的裂缝分析。该基于压裂示踪剂返排曲线的裂缝解释方法针对不同压裂井的示踪剂返排浓度曲线,能够得到裂缝形态及裂缝参数等,且误差小、应用方便,对后续相似井层的压裂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9676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059072.8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9K8/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酸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络合铁离子的固体酸解堵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固体酸解堵液体系包含固体酸解堵剂8‑20wt%、渗透剂0.1‑1.0wt%、缓蚀剂0.3‑1.0wt%、粘土稳定剂0.8‑2.0wt%、余量为水。所述渗透剂为十二烷基甜菜碱、OP‑10、OE‑35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缓蚀剂为醛酮胺类缩合物、吲哚嗪类衍生物、咪唑啉类衍生物、硫脲类中的一种或两种;述粘土稳定剂为氯化钾、乙二胺盐酸盐、氯化铵、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解堵液体系具有低表界面张力,表面张力低于29mN/m,界面张力低于2mN/m;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解堵液体系具有优良的粘土防膨率性能,防膨率达到90%以上。因此可广泛地应用于油井酸化解堵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63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011176564.2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8F220/56 , C08F220/06 , C08F220/32 , C08F2/32 , C08F8/32 , C08F220/58 , C08F212/14 , C09K8/68 , C09K8/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稠油降粘功能的压裂液减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多烷基取代多胺化合物的制备;(2)高分子量聚合物乳胶的制备;(3)减阻剂的制备。本发明还公开了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具有稠油降粘功能的压裂液减阻剂。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原料易得,过程简单安全,生产成本低;2.产品具有良好的减阻效果;3.产品表面活性的部分含有氧、氮原子和阳离子结构,提升产品与胶质、沥青质的作用,增强产品对稠油的乳化效果;4.在水溶性聚合物主链上引入疏水单体,提高了聚合物的黏弹性,可以提升产品消除湍流、降低流动阻力的性能;5.后处理简单,容易实现连续生产;6.与常规稠油开采药剂的配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99198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216812.6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公开一种超小尺寸活性纳米流体,由0.05~0.2wt%的超小尺寸活性纳米硅点和水组成。一种超小尺寸活性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超小尺寸活性纳米硅点固体粉末;(2)、将超小尺寸活性纳米硅点固体粉末溶于水中,配制母液;(3)、将母液在搅拌条件下加水,稀释至0.05~0.2wt%的浓度。上述的超小尺寸活性纳米流体用于低渗透油藏驱油剂的用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与低渗透油藏纳微孔喉匹配性高,易进入纳微孔喉,对孔喉伤害小;(2)高界面活性,可以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出程度;(3)油膜剥离效率较高;(4)环境友好,自分散,易配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45826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1134577.3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的储层增产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CO2浸泡辅助水力压裂破岩方法,适用于致密或高破裂压力油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超临界CO2浸泡阶段,通过压裂管柱向压裂井目标地层注入超临界CO2,对压裂井目标地层进行关井浸泡;滑溜水压裂液破岩阶段,浸泡结束后通过压裂管柱向压裂井目标地层持续注入滑溜水压裂液,压开地层,形成人工裂缝或裂缝网络。该方法既可用于直井压裂,又可用于水平井压裂。与常规水力压裂方法,本发明避免了单纯水力压裂时破岩难、破岩效果差、破岩效率低、人工造缝效果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19827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1016084.7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6 , E21B43/119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精准调节射孔方位的页岩人造试样制备系统及使用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成型的可融物射孔模型固定在井筒上,井筒通过射孔定位表盘固定在人造试样模具上,人造试样模具由人造试样模具连接搭扣固定;本发明通过刻度表盘可以精准地实现射孔的定位,操作简单,节省实验人员的时间精力;可融物在融化过程中不会滞留在试样内部,射孔质量保持均一;通过可融物质的冷凝与融化,实现了可融物的回收与利用,节约了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7916917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610884782.9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67 , E21B49/00 , E21B4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水力压裂双翼裂缝缝长的方法,提高水力压裂双翼裂缝缝长的方法包括:步骤1,对实施井进行静、动态岩石力学测试,并进行校正,得到油藏纵向上地应力数据;步骤2,进行模拟优化,得到最佳的射孔方案,防止缝高失控,提高裂缝长度;步骤3,进行不同压裂液粘度下、不同施工排量下、不同砂比下支撑剂的运移规律物理模拟,并得到数学模型。该提高水力压裂双翼裂缝缝长的方法在压裂过程中,通过设计压裂液粘度和施工排量,配套裂缝缝高设计,可以实现裂缝缝长的有效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10191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010105.4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离散元的砂砾岩水力压裂裂缝穿砾过程描述方法,该基于离散元的砂砾岩水力压裂裂缝穿砾过程描述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砂砾岩离散元物理模型;步骤2,确定砂砾岩离散元模型参数;步骤3,不同模拟参数下裂缝穿砾过程裂缝形态分析;步骤4,不同模拟参数下裂缝穿砾过程压力分析;步骤5,建立砂砾岩储层压裂参数优化基本原则。该基于离散元的砂砾岩水力压裂裂缝穿砾过程描述方法从细观上描述了裂缝穿砾过程中裂缝形态及压力变化规律,为砂砾岩油藏压裂设计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可有效提高砂砾岩油藏压裂成功率和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8054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710597438.6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9K8/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685 , C09K8/605 , C09K22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硼交联剂,是通过硼酸与有机多胺化合物在无水条件下反应制备得到的,所述有机多胺化合物选自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多乙烯多胺或聚乙烯亚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瓜胶压裂液:羟丙基瓜胶0.2%~0.6%,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硼交联剂0.2%~0.6%,pH调节剂0.01%~0.2%,温度稳定剂0~0.5%,其它添加剂0.2%~2%,余量为水。本发明的有机硼交联剂分子体积大,与低浓度瓜胶水溶液形成的交联点多,所以提高了冻胶压裂液的交联性能和耐温性能,同时降低了交联剂用量,降低了压裂液体系成本。本发明的瓜胶压裂液具有良好的交联性能和耐温性能,可根据储层温度调节羟丙基瓜胶使用浓度,最高使用温度为150℃。
-
公开(公告)号:CN10713339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269209.1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50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道压裂选井选层及动态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搜集目标井的地层地质资料;建立通道压裂选井选层模型;提出通道压裂可行性判断准则;根据选井选层模型,利用地质资料及支撑剂物性参数计算目标井的通道压裂可行性系数;根据可行性准则,判断目标井的通道压裂可行性;基于工艺特征建立加砂液柱、中顶液柱与支撑剂分布之间的联系;给出中顶时间与加砂时间的合理比例,从而优化压裂工艺。该通道压裂选井选层及动态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将支撑剂等因素的影响纳入通道压裂的选井模型,为判断目标井的通道压裂可行性及目标井与支撑剂的压裂配伍性提供了依据,对压裂脉冲间距的优化则保证了通道压裂工艺的高导流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