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3569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444141.2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突发性气体泄漏诊断方法、诊断装置及诊断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区域的多个气体组分的实时浓度和历史浓度;根据历史浓度确定每一气体组分的常态排放特征规律;根据多个气体组分的常态排放特征规律和实时浓度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气体组分;若确定存在,根据异常气体组分的历史浓度判断异常气体组分中是否存在突发异常气体组分;若确定存在,根据突发异常气体组分的历史浓度确定是否存在持续突发异常气体组分,持续突发异常气体组分为待测区域发生突发性泄漏的气体组分。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根据实时浓度和历史浓度从异常性、突发性、持续性三方面综合诊断,提高突发性泄漏的诊断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2062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1530309.3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点挥发性污染物筛选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从多个生产装置进行污染物采样,获得挥发性污染物;对每一挥发性污染物的挥发性污染物检出率和挥发性污染物浓度值进行初步筛选,获得初步筛选结果;从初步筛选结果中确定每一挥发性污染物的不同风险因素的指标系数;根据各个风险因素的指标系数和预设权重,计算初步筛选结果中每一挥发性污染物的风险值;根据风险值从初步筛选结果中筛选重点挥发性污染物。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评价方法,能够快速确定重点挥发性污染物,筛选结果更加客观、准确,便于对重点挥发性污染物以及污染点进行处理,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有针对性的为环境监管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46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904762.X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立生产装置挥发性有机物的指纹图谱的方法和装置,属于污染监测领域。该方法包括:分析在采样点位上采集的所述挥发性有机物的样品,以获取针对每一所述采样点位的样品数据;以所有采样点位及每一所述采样点位对应的所述样品数据为基础进行处理,以剔除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采样点位及所述挥发性有机物;以经过处理后剩余的所述采样点位及所述挥发性有机物为基础,确定每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平均浓度及占比,其中,所述占比为每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平均浓度占剩余的所述挥发性有机物的第一总浓度和的第一百分比;以及基于每种挥发性有机物及该挥发性有机物的占比,建立所述指纹图谱。藉此,实现了建立指纹图谱。
-
公开(公告)号:CN11351632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010280986.8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石化企业污染监测预警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待监测区域的卫星地图,基于待监测区域的卫星地图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虚拟监测网格;获取虚拟监测网格内所有预确定的监测点的第一污染物浓度值,依据所有监测点的第一污染物浓度值得到虚拟监测网格的第一评价值;依据第一评价值控制虚拟监测网格以不同颜色高亮显示。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虚拟监测网格并实时计算评价值,依据评价值的不同以不同颜色使对应网格高亮显示,解决了现阶段石化企业缺乏污染状况有效监测、难以全面掌握厂内重点污染区域、装置或污染源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05510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904332.2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厂区气体污染分布预测方法,包括步骤:S110获取目标区域的气象数据和多个采样点的位置与浓度数据,建立静态分布特征数据库,其中,多个采样点包括在线监测点;S130根据当前监测状态,筛选出最匹配的静态分布特征数据库;S140建立目标区域浓度调控系数模型,得到动态分布特征数据库;S150基于所得到的动态分布特征数据库,利用空间插值和可视化手段形成目标区域气体污染分布图。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厂区气体污染分布预测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多个采样点实测建立静态分布特征数据库,结合当前监测状态,构建目标区域浓度调控系数模型,综合考虑了厂区内气象与距离两大显著影响因素,实现厂区级气体污染分布的实时准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10058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906206.6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合成领域,公开了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利用其去除苯系物的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包括聚合物和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所述聚合物与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之间的重量比为1:(1‑25),所述聚合物为聚乙烯醇缩丁醛和/或聚乙烯醇缩乙醛。该复合材料的骨架结构稳定,并且该复合材料的孔容、孔径和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并且该复合材料的颗粒粒径较大,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不易堵塞工艺设备,且传热传质效果较好,压力降较低,可以用于环境中低浓度VOCs的吸附,同时,制备该复合材料的方法简单环保,合成原料价格低廉,易于大规模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3627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444164.3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挥发性污染物监测方法,属于污染物监测领域。所述挥发性污染物监测方法包括:将监测区域网格化为网格单元;获取所述网格单元内的污染物浓度和风速、风向;根据所述风速和风向确定污染物的浓度驻留时间;根据所述污染物浓度和所述浓度驻留时间确定所述网格权重浓度;根据所述网格权重浓度的大小划分浓度区间,各浓度区间对应不同标识,将所述网格单元以其所属浓度区间对应的标识进行显示。该方法将监测到的污染物浓度与风速、风向相耦合从而确定网格单元的网格权重浓度,并对网格权重浓度划分浓度区间,将网格单元以其所属浓度区间对应的标识进行显示,通过标识可以观测到网格单元浓度的动态变化过程并进行有效溯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10058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904777.6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合成领域,公开了具有轻烃吸附功能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利用其去除轻烃的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包括聚合物形成的缔合结构和负载于所述缔合结构中的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所述聚合物与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之间的重量比为1:(1‑15),所述聚合物选自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丙烯、聚苯砜和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该复合材料的骨架结构稳定,具有较强的机械稳定性,并且该复合材料的孔容、孔径和比表面积较大,且具有较高的轻烃吸附容量,制备该复合材料的方法简单环保,合成原料价格低廉,易于大规模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00580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010904777.6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合成领域,公开了具有轻烃吸附功能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利用其去除轻烃的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包括聚合物形成的缔合结构和负载于所述缔合结构中的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所述聚合物与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之间的重量比为1:(1‑15),所述聚合物选自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丙烯、聚苯砜和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该复合材料的骨架结构稳定,具有较强的机械稳定性,并且该复合材料的孔容、孔径和比表面积较大,且具有较高的轻烃吸附容量,制备该复合材料的方法简单环保,合成原料价格低廉,易于大规模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3569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110444141.2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突发性气体泄漏诊断方法、诊断装置及诊断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区域的多个气体组分的实时浓度和历史浓度;根据历史浓度确定每一气体组分的常态排放特征规律;根据多个气体组分的常态排放特征规律和实时浓度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气体组分;若确定存在,根据异常气体组分的历史浓度判断异常气体组分中是否存在突发异常气体组分;若确定存在,根据突发异常气体组分的历史浓度确定是否存在持续突发异常气体组分,持续突发异常气体组分为待测区域发生突发性泄漏的气体组分。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根据实时浓度和历史浓度从异常性、突发性、持续性三方面综合诊断,提高突发性泄漏的诊断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