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87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46143.1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裂解气脱硫脱碳的方法。裂解气是从裂解单元送来的氢气、烷烃、烯烃和炔烃等气体的混合物,其中烷烃为C1‑C5。另外,裂解气中还含有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必须将其脱除。经过本发明醇胺洗和碱洗处理后,裂解气中的硫化氢小于6mg/m3,二氧化碳小于50ppm。
-
公开(公告)号:CN116020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246729.3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提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纯氯碱工艺的副产氢气的方法及装置和氯碱工艺生产氢气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1)将来自氯碱工艺的副产氢气进行预处理,得到脱氯脱氧氢气;(2)将所述脱氯脱氧氢气与吸附剂接触进行吸附处理,得到净化氢气;其中,所述吸附剂为改性活性炭。该提纯氯碱工艺的副产氢气的方法能够制备获得高纯氢气,并且纯度可灵活调节,成本较传统工艺较低、对环境友好,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90949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37755.3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硫尾气处理或含硫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脱除硫化氢的吸收剂和脱除硫化氢的方法,其中,所述吸收剂包括主剂和助剂;其中,所述主剂包括末端基为羟基的聚酰胺‑胺、二异丙醇胺和三乙醇胺;所述助剂包括磷酸二氢钠和碳酸钠;其中,以所述吸收剂的总质量计,所述主剂的含量为85wt%‑95wt%,所述助剂的含量为5wt%‑15wt%。将含有硫化氢的工业尾气和废气通入到含有本发明所述吸收剂的吸收液中进行吸收处理时(原料气中H2S的含量为0.01vol%‑2vol%,CO2的含量为5vol%‑20vol%,其余为非酸性气体),该吸收液对硫化氢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使得净化气中H2S低于10mg/Nm3,同时能提高再生酸气中的H2S浓度,再生气中H2S浓度达47.8vol%‑56.6vol%,能够满足后续使用较高浓度的再生气进行硫元素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979341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34282.2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固体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固体吸附剂由多孔固体载体和负载物两部分构成。多孔固体载体包括分子筛、硅胶、氧化铝、水滑石及其衍生物。负载物由主剂和助剂构成,其中主剂是末端基为胺基和羟基改性的聚酰胺‑胺,其中胺基和羟基的摩尔比为1:1‑1:1.5;助剂为AMP、羟乙基哌嗪(HPZ)、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环丁砜(TS)中的一种或几种。负载物是占多孔固体载体重量的25%‑150%,主剂在负载物中的质量分数为35%‑80%。本发明具有选择性可调,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COS、甲硫醇、乙硫醇等有机硫脱除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61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32429.3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IPC: C08F126/02 , C08F2/38 , C08F8/00 , C08F116/14 ,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烯烃醇胺聚合物、聚烯烃醇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所述聚烯烃醇胺聚合物含有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imgabs0#其中,R1为键,或含或不含杂原子的亚烷基;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含或不含醚键的亚烷基。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聚烯烃醇胺聚合物能够高效吸收工业气体中的硫化氢、有机硫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减少原料气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满足工业气体净化应用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8424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01231.X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天然气脱硫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步骤S101、对含有硫化氢的天然气进行初步脱硫,得到脱硫后的富液和初步处理的天然气;步骤S102、对脱硫后的富液进行闪蒸,得到闪蒸后的富液和闪蒸气;步骤S103、通过洗涤液对闪蒸气进行洗涤,以脱除闪蒸气中残存的硫;步骤S104、采用洗涤闪蒸气的洗涤液对初步处理的天然气进行洗涤,得到最终脱硫的天然气;步骤S105、采用洗涤闪蒸气的洗涤液对初步处理的天然气进行洗涤,得到目标天然气。本发明可以降低天然气中的有机硫含量,又不增加原有脱硫装置的再生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90964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19357.9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纯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脱水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纳米氧化铝和复合吸附剂;其中,所述复合吸附剂包括:4A分子筛和13X分子筛;其中,所述纳米氧化铝与复合吸附剂的质量比为1:7‑5:1;所述4A分子筛和13X分子筛的质量比为1:5‑2:1。该脱水剂组合物具有高比表面积、较好的吸附能力、催化效率高、脱水率高、成本低、制备方便、低毒环保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094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20512.9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净化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纳米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脱硫剂和应用。所述消泡剂包括纳米复合材料和表面活性剂;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其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的摩尔比为1:1‑3:1;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径为5‑50nm,比表面积为100‑200m2/g;所述纳米氧化铝的平均粒径为1‑100nm,比表面积为50‑300m2/g。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纳米消泡剂的消泡效率高,稳定性高,能够长效抑泡,并且绿色安全,制备方法简单,可以适应各种恶劣工业环境,与胺液配合得到的脱硫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脱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0940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37796.2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化学品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氨脱水的装置和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蒸发罐和吸附床;其中,所述蒸发罐的上部为丝网填料,下部为翅片式换热管;其中,所述丝网填料的高度为300‑600mm;其中,所述换热管水平面的最下端离所述蒸发罐底部的距离为300‑600mm;所述换热管水平面的最上端离液氨液面的距离为100‑200mm;其中,所述吸附床由承担吸附、再生、冷却三种功能的至少3个吸附床组成。本发明采用特定工艺方法和装置,以工业液氨为原料,经加热预处理和吸附处理,在不引入额外杂质的同时,进一步脱除液氨中的水分,制备得到的含水量低于2×10‑7(体积分数)的高纯氨气,满足光电子级氨气的标准要求,同时脱水操作工艺简便、能耗低、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8691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84043.X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净化领域,公开了一种脱硫吸收剂,以重量份计,所述脱硫吸收剂中含有1‑20重量份的有机碱胍和10‑70重量份的醇胺。所述有机碱胍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imgabs0#其中,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烷基;或者,R5与R1或R4成环,和/或R2与R3成环。该脱硫吸收剂中含有特定含量的有机碱胍和特定含量的醇胺,能够形成协同效应,提高所述脱硫吸收液的脱硫效率。另外,所述有机碱胍具有特定的结构,能够实现对含硫气体中的多种有害气体有效脱除并且对含有的二氧化碳选择性脱除,提高所述脱硫吸收液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
-
-
-
-
-
-
-
-